辽作战的亏空。 在宋朝上下沉浸在收回燕京的喜悦中时,金国整治兵马准备了近一年时间,终于开始挥兵南下,攻打大宋了。 金国挥兵南下的初期是很顺畅的,只因宋徽宗以为金国与大宋签了盟约,自己也给出了大量的岁币。 所以金国就该与辽国一般,与大宋一起休养生息,因此大宋甚至连边防的哨卡都撤走了… 金军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一路南下,所过之处极尽烧杀抢掠之事,一路势如破竹,快要兵临宋朝都城。 此时的宋徽宗在干嘛呢?在朝中主战和主和派纠缠不清之时,宋徽宗没有指挥出兵作战,而是忙着扔皇位。 赵佶都快要吓死了好吗!没想到金人这么勇猛,都要打到他家门口了,这皇帝还能做得下去? 所以赵佶抓来太子赵桓,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非要把皇位传给太子赵桓,实则自己暗中备好车马,准备南下逃跑。 赵桓没想到这皇位是这么来的,哭着求宋徽宗收回成命,这皇冠太重,他赵桓戴不起啊! 赵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加威逼利诱,恐吓赵桓不登基为帝,是为不孝,一顶不孝的大帽子就快扣在赵桓头上。 赵桓没办法,只能被迫匆忙登基为帝,是为宋钦宗。 在别的朝代,都说皇家父子亲情单薄,太子长大了容易受到作为帝王的父亲猜忌。 然而这样的场景永远不会出现在赵佶与赵桓身上,他们父子俩此时都对皇位敬而远之,互相谦让。 宫人们在那段时间听到最多的对话就是: “不孝子,这皇帝你不做也得做!” “父皇,父亲,爹!儿求爹留下来继续做皇帝吧!儿实在是做不来啊!” “不行!你今日就登基,为父身体抱恙,得去南方疗养。” “不!父亲!” “就这么说定了,来人,扶太子坐上龙椅,朕先走一步!”】 作者有话要说: 扶苏:… 刘倨:… 李世民:…? —— [1]《续资治通鉴》记载:时帝深悔前举,意欲罢结约。 [2]《续资治通鉴》记载:缘为辽国尚为大金所有…计钱一百万贯。 [3]《山家清供》记载:雪梨大者,去皮核,切如骰子大…可佐酒兴。 [4]《宋史》记载:而宰执犹守避敌之议…后复决意南狩,纲趋朝,乘舆已驾矣。 第73章 喝‘西北风’吧 天幕下,各时空帝王以及太子们都看呆了,除了几位开国帝王外,其余正在太子位置上的皇子内心都无比复杂。 一方面,赵桓有个非要给皇位的爹,这简直是每一位太子都向往的神仙爹爹。 另一方面,这烫手的皇位也吓到了各个太子,有些蠢蠢欲动想要谋杀亲爹的,又再三考虑了一下,这皇位得到了,能做得稳吗? 不得不说,赵佶父子俩给其他时空的帝王皇子们都很好的上了一课,不好好做皇帝的,随时可能连皇位都给不掉。 不好好当太子混日子的,皇位真的突然到了自己头上,压根没命拿可怎么是好? 【最后到底是父亲赢了儿子,赵桓被迫登基成为宋钦宗,而宋徽宗发挥出了祖上的驴车神功,快马加鞭下江南逃命去了。】 - 另一平行时空中,也有儿子正在被父亲狂揍,那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和他的三儿子赵恒。 赵光义一边拳打脚踢赵恒,一边骂骂咧咧: “看看你的好儿孙,都是你这怂包蛋开启的买和平之策,如今外敌兵临城下,竟想着如何逃命!” 打累了的赵光义歇了歇,他绝对不会承认是因为看到了驴车神功才气成这样的,绝对是因为怂包宋徽宗父子俩的举动而生气。 被揍得很惨的赵恒也委屈,这皇位只传到他儿子赵祯呀,于是弱弱的开口: “父亲,他们都是四弟的后代…” 赵光义想了想,还真是这样,天幕说赵祯无后,传的是四子赵元份的后代。 “来人,传赵元份入殿。” 说完继续鞭打起了赵恒,赵恒以为转移了注意力父亲就能忘了他,于是赵恒不停的朝门外看去,四弟今日为何走的这样缓慢? 【被父亲坑了一把的赵桓哭哭啼啼的当上了皇帝,改年号为靖康。 初登基的宋钦宗表现出了明君做派,他首先诛杀了徽宗一朝臭名昭著的几位大臣,比如蔡京、童贯等人。 消息一出,宋钦宗在民间的声望陡然升高,但赵桓到底骨子里是懦弱的,不然也不会哭泣着登上皇位。 不过好在此时宋朝还有李纲等能臣,他主张全力抵抗金军,就在赵桓摇摆不定时,被强烈要求抵抗的军民们推着做出了抗击的决定。 李纲发动城内百姓连通将士们共同抵抗金军,在众人的坚守下,真的守住了东京。 金军眼看攻打不下,派人来与宋钦宗议和,这下可正中赵桓下怀,他一点也不想在与金军打仗了,希望金军即刻撤退。 然而这议和也不是平等议和,而是屈辱议和,金国要求宋朝割让北方太原等三地,还要赔款上千万以及让赵桓称呼金国国主为伯父。 割地赔款加上硬生生比人家小一个辈分,赵桓居然也喜出望外的同意了,他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只要金军退兵,其他一切好说。 可守城的将领李纲不同意,这样屈辱的议和还不如不议,况且现在金军根本攻打不进来,只要等到宋朝勤王之师到来,金军自然不成威胁。 李纲不同意有用吗?当然没用,赵桓都要吓死了,现在有个能令金军退兵的最佳方法,为何不用? 两人僵持下,宋朝的勤王之师到了,他们谋划着夜袭金军军营,以求反击,未曾想被金军识破。 金军守将大怒,遣人责骂赵桓不讲信用,这下赵桓下定了决心,再也不动摇了。】 - 赵佶以前的宋朝帝王百姓们此时松了一口气,金军明目张胆派人来责骂,这等屈辱之态,赵桓总能下定决心抵抗了。 然而赵桓比之父亲赵佶可谓半斤八两,总能刷新大家的下限。 【他一定要给足金国赔款,同时为了安抚金军,还发自内心的尊称金国国主为伯父!】 - “这孽子!” 赵祯气得吐血,他父亲宋真宗尚且只与辽国兄弟相称,且宋真宗还是兄,到了赵桓这就尊称伯父了,怎么不干脆学石敬瑭叫爸爸?! 又唤来侍人道:“通知宗室将适龄皇子带来宫中。” 他要重新选一个作为继承人,他四叔的后代忒差劲!! 若赵桓在此,说不定还会反驳,如果叫爸爸就能让金军退兵,那也不是不可以啊! 【于是守城的李纲被罢免官职,宋、金双方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