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开局给古人盘点美食 > 分卷阅读11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6(1 / 1)

最终,还是赵恒试着开口劝道:“父亲,身体要紧啊。” 却被赵光义兜头扔了道奏折砸中了,赵恒摸了摸头略感委屈,这逃跑求和什么的,确实是从父亲这一脉相承下来的呀。 当初父亲驾着驴车可是逃的快极了,他们都从天幕中看到了,骗不了人! 【金国撤退时扶持了张邦昌为帝,毕竟金国大本营在北方,金国人又稀少,不便管理若大的宋朝。 不过张邦昌胆小,确实没有称帝之心,待金人撤退后立即将皇位与玉玺还给赵构。 赵构接受之后立即登基为帝了,不过即使张邦昌归了还皇位,南宋诸人还是对其称帝很是恼火,没过多久就寻了个理由赐死了张邦昌。 待金人得到了消息,知道张邦昌被杀后,立刻派兵追杀赵构。 金人觉得前脚刚走,后脚赵构就称帝还杀了金人扶持的伪政权,必定要给赵构些颜色看看。 就这样,刚登基的赵构开启了逃亡之旅。 赵构就这样逃着逃着一直逃去了杭州,还似乎发现江南风景独好啊!看看这波光粼粼的湖面,小桥流水的宅院。 处处都在赵构脑海中勾画着妥帖二字,跑到这儿也跑的够远了,赵构福至心灵的想着,不如就在定都在这儿得了。 什么汴京之类的,太危险了,反正他赵构不敢去,谁爱去谁去! 载着逃跑怪赵构的船,稳稳驶入西湖。在湖上飘荡着的赵构一行人,忽然听闻一阵熟悉的口音。 定睛一瞧,原来是苏堤边的食肆在揽客。 恐怕苏轼当日疏浚西湖时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几十年过后,宋朝的帝王竟然将都城搬到他当时的任职地来了。】 - 正带着百姓们奋力疏浚西湖的苏轼看着天幕,内心弥漫着无力、无助、痛苦的情绪。 一旁干得热火朝天的老伯走到苏轼身旁,开口道: “苏大人,天幕这是说得什么哟,难道官家以后也会来杭州长住?” 一向文采斐然的苏轼被问住了,他不该如何作答。难道说:没错,以后宋朝国都城破了,官家就会逃到杭州来游玩定居啦? 【心情大好的赵构并不关心这是什么堤,他命船靠近食肆,决定前去一探究竟。 细问之下,原来这家食肆的掌柜被大家称为宋五嫂,以前是在汴京当厨娘,后来跟随官家南迁至杭州来了。 赵构坐在船上听着一阵心虚气短,可不就是因为他逃跑到杭州,人家才跟着来的吗?若他尚在汴京,人家也不用挪地啦… 不过看到有百姓跟随御驾同行,赵构还是颇为欣慰的,忘却不敢去汴京的事实,也就剩百姓爱戴官家,所以要追着官家过来了。 抱着这样自欺欺人的心态,赵构派侍人买了碗食肆的招牌美食,也是宋五嫂的拿手好菜,人称宋嫂鱼羹。 不多时,热气腾腾的鱼羹端至船上,赵构光闻着鱼羹的味道,就食指大动,激动大喊:“果然是汴京的旧时味。” 一碗鱼羹差点将赵构的眼泪勾出来,谁又能知道,之前听闻金军南下时,他心里有多么的恐慌! 朝臣们都只知怨怪自己逃跑,可有谁关注过赵构脆弱的心灵? 伤心的赵构用勺子舀起鱼羹,发现羹汤浓稠,汤中有鲜美爽滑的鱼肉条,切得极细的香菇、木耳、火腿丝,其中还飘散着一丝丝丝蛋液。 宋嫂鱼羹主要的特点在于酸得恰到好处,喝上一口十分酸爽开胃,又不至于太酸从而盖住鱼肉的鲜美。 脆弱的赵构被这样一碗简简单单的鱼羹安慰到了,喝完鱼羹的赵构又满血复活,仿佛还能再继续逃跑三百个回合! 宋五嫂听闻官家到来,赶忙从后厨赶来,给官家讲解了一番鱼羹的做法,末了还祝官家喝了鱼羹年年有余。 瞧瞧,多么吉利的话语,赵构刚逃来杭州,就遇上了年年有余的鱼羹,这不就象征着赵构能一直稳坐皇位吗? 此言一出就如暖流般淌过赵构全身,赵构哈哈大笑心情豁然开朗,而厨娘宋五嫂,自然被赵构赐予了金银财物。 赵构甚至还当了一回野生代言人,回到朝中也向大臣们分享了西湖边的美味鱼羹。 宋嫂鱼羹就这样打出了名号,无论权贵还是百姓,都争相来品尝鲜美的宋嫂鱼羹。】 - 平行时空中,刚逃跑到杭州的赵构决定去西湖边品一品宋嫂鱼羹,以抚慰自己连日奔波逃命。 【不过好景不长,赵构本以为金人没追来,谁知其实被懦弱的主和派官员隐瞒了战情。 金军已经逼近杭州,而赵构还在悠哉游哉喝着鱼羹。】 - “来人,将鱼羹打包,赶紧走!” 刚潇洒躺下的赵构急得团团转,原来金人就快到杭州了,实在该死!竟无一人告诉他。 没地可逃的赵构,派人找来了当地地图,将目光盯向了杭州附近的海域,赵构灵机一动道: “有地方可逃了!” 作者有话要说: [1]《靖康稗史笺证》记载:建炎三年八月二十四日,虏主以二帝见祖庙。二帝、二后但去袍服,余均袒裼,披羊裘及腰。…朱后归第自缢,醒,仍投水薨。 [2]宋嫂鱼羹典故出自赵构退位后,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时有卖鱼羹人宋五嫂对御自称:‘东京人氏,随驾到此。’…赐金钱十文、银钱一百文、绢十匹。 第75章 腊八粥的前身千家粥 【其实当时朝堂并不是没有能征善战的武将,以及保家卫国的贤臣。 比如当初死守汴京的李纲,又比如提拔了岳飞的贤臣宗泽,以及后来崛起的名族英雄岳飞。 只要赵构坚定的团结军民一力抵抗金军,还是有机会收复失去的河山的,毕竟金军人少,宋朝人多。 宗泽甚至还组织义军,连同朝廷军队一起在汴京抵抗住了金军主力的攻击,全盛时期的金军主力愣是拿宗泽毫无办法。 在这样的情况下,宗泽当然希望赵构能回师汴京,毕竟汴京是北宋时期的都城。 因汴京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布防交通等,守住了汴京,对于赶走金人收复河山来说绝对有利。 更何况就连民间都涌动着强大的抗金力量,一言以蔽之,只要赵构能回来好好经营,未必不能将金人彻底赶跑。 从金人掳走二帝扶持伪政权来看,其实他们没有精力也没有人手来接管大宋,且金人一直生活在北方,当时对于南边的气候并不适应。 综合以上条件来看,只要赵构班师回来就行了。 到这里,大家恐怕又要发出灵魂一问,那赵构他到底在干嘛呢? 不得不说车神的逃跑基因太强大了,赵构他还在跑跑跑啊,一路沿着河道南下,甚至都被逼得躲去了海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