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大家好说歹说,仍然没能改变赵构的想法,性子懦弱不定的赵构这回难得强硬了一番。 以迎回先帝太后为由堵住众人之口,不顾岳飞等人多次上书,仍然一意孤行。 武将们不理解赵构,赵构很是郁闷。此时朝堂之中,唯有一人支持赵构的想法,顺着赵构议和的决定。 此人便是秦桧,秦桧是被掳去金国的众人中,唯一带着自己的家眷潜逃回来之人。 秦桧给出的说法是,打死了看守自己的士兵才得以逃脱,自己逃脱不算还举家一起逃回来了。 就是从距临安几千里之外的金国上京,一路乘着小船回来的,逃回时衣冠齐整,没有一丝受苦之态。 朝中也有人怀疑秦桧是怎么完好无损回来的,不过秦桧看准了赵构这条大腿,精准的给抱上了。 赵构无比信任秦桧,丝毫不怀疑秦桧对宋朝的忠心。 然而民间却议论纷纷,觉得秦桧定是金国派回的间谍,否则几千里的路程还带着家眷,怎么看都不是轻易能逃出来的。 君不见,凄惨的徽钦二帝,当时还在五国城写着酸诗讨好金人呢,怎么不见他们乘着小船南下呢?】 天幕放出了动画版的秦桧潜逃图,众人直观的看见了秦桧逃回来的路线,以及两地之间间隔的距离。 - “这个秦桧想必是被金国之人策反了,否则怎么比他们宋朝的车神跑得还远呢?” 刘彻比划着上京与临安之间的距离,放到大汉来说,就是让霍去病骑着马去匈奴跑一个来回,这奔波之路也要耗费许多时日呢。 猪猪不理解,宋朝上至皇帝下至官员们,打仗不在行,逃跑却好像很厉害? - 平行时空中,秦桧看着天幕暗道不妙,急匆匆的跑去找赵构解释: “官家,微臣真的是趁金军看守松懈才借机逃回的呀,官家可要相信微臣的一片忠心呐!” 赵构一脸感动地扶起了秦桧道: “朕信你!” 作者有话要说: [1]宋金第一次于1138年签订《天眷议和》 [2]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秦桧乘船南逃。 第78章 素肉黑豆膏 【任凭谁来劝阻,都无法改变赵构的想法,于是南宋与金国的议和就这样顺利的进行了下去。 金国如约派来使臣,到了这时,主和派众人才真正看清了金国的真面目。 来使一直称呼南宋为江南之地不说,还反复将议和说成金国的诏令,就这已经引起了群臣议论。 还有更过分的在后头,金国来使要求赵构跪着接旨,也就是说完全把南宋看作了金国的藩属国,还要求赵构往后对金国国君都自称臣。 此消息一出朝堂炸开了锅,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若真的按金国要求行事,等于完全弃宋朝脸面于不顾,只为求得一夕之安虞。 可想而知这种方式的‘议和’朝臣都不会接受,就连主和派之人,都掀翻了桌子言辞激烈的反对金国的无理要求。 本就反对议和的主战派官员,甚至都想抄家伙直接扣押下金国的使臣。 毕竟他们宋朝又不是没有能打得将军,岳将军一出马,金国又有谁能与之争锋? 就在群臣激愤时,赵构沉默不语,后来见无人赞同,干脆把反抗激烈的朝臣全都贬谪的贬谪,罢免的罢免。 唯独一个秦桧,还好好的待在朝堂上,甚至从今往后更加深得赵构的信任。 摆平了反对的朝臣之后,赵构喜滋滋的接受了金国的议和‘诏令’,并派遣秦桧代表自己,朝金使下跪。 表示愿意承认宋朝是金国的藩属国,对金国俯首称臣,年年上贡岁币绢帛等财物,做金国的乖儿子。 秦桧在与金人议和这件事上,取得了赵构的信任,而朝堂上的高官,大多因耻辱的称臣议和被罢了官。 从此秦桧掌握了朝堂的话语权,与金国交涉之事都归秦桧掌管,甚至之后金国还要求赵构不得更换宰相,宰相只能由秦桧担任。 这足以表明,秦桧哪怕不是金国派来的奸细,也是个心向金国之人,就连金国都知道,只要南宋有秦桧在,就翻不出金国的手掌心。】 - 天幕之下,南宋的百姓们都怒不可遏,不是有岳将军等人在吗,为何官家还要与金国议和。 秦桧下朝后,正好顶着众人的怒火,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奸人秦桧出来了”,大家纷纷拿出烂叶子、臭鸡蛋朝秦桧砸去。 砸秦桧的人实在太多,几乎人人都拿起手边的物件砸向秦桧,喊着秦桧该死。 无奈之下,秦桧只得由小厮搀扶着快步逃走,秦桧愤懑的想着不知天幕何时是个头,再这样下去,就要把他的底裤都扒掉了。 【与金国的议和达成后,赵构大喜过望,甚至还大赦天下摆筵席庆贺议和成功。 岳飞听说宋朝竟是这样签的议和条款后,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他搞不懂为何一定要向金人屈膝求和。 难道靠拳头打出来的和平,不比一纸文书来得可靠?】 - “正是!好男儿就当征战四方,一味屈膝求和,怎堪长久?” 活生生的宋朝历史展现在朱棣面前,朱棣尚且看着憋闷,无论如何他都想不通,为何弃岳飞不用,要去议和。 朱棣望着天幕和朱高炽唠嗑:“儿子,你说这赵构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当然是胆小又怕丢皇位呗。” 【这样的议和使得岳飞很生气,他怒而连上几道折子,表明了自己不接受议和条约,还要整兵攻打金国收回故土。 面对生气的大将,赵构也想顺毛安抚,对于一个武将来说最好的安抚不过是加官升职了。 于是赵构在无仗可打的情况下给岳飞升职了,这下他觉得定是握住了岳飞的命脉。 可岳飞稀罕吗?他压根不稀罕! 岳飞想要的是保家卫国收复河山,而不是自家君主摧眉折腰奴颜婢膝的,向周边国家求和平。 想要国家安定,故土收回,他岳飞可以自己打回来呀,于是生气的岳飞拒绝了赵构的升职邀请。 平时一起玩耍,保护赵构小命的岳飞生气了,赵构只得好好哄着,于是又再次下诏给岳飞升职。 岳飞又拒绝了。 几次过后,都给赵构整不会了,不过赵构此时心态很稳,主打一个要好好将岳鹏举哄回来的架势。 文采还算可以的赵构,提笔亲自写了诏令,他就不信这样岳飞还能拒绝。 诏令中的言辞那叫一个恳切,情感那叫一个真挚,从当初的提拔之情,讲到逃跑时的护命情谊。 再讲到他赵构是怎样慧眼识英雄,在武将堆里发现了岳飞这颗明珠,总之怎么煽情怎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