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战原来与攻城又不一样,攻城好歹有工具有章法,实战的话,谁知道朱棣下一个招数是啥? 好学生李景隆快要哭了,他没见过这场面,书中没读到过先生也没教过啊!】 - “啧啧啧,这仗打得真是,朱棣恐怕也觉得太轻松了吧?” 卫青没接刘彻的话,他觉得这位明朝的燕王殿下,颇有些孤注一掷的魄力。 “若明朝这位燕王没能从大宁得到兵马,恐怕当时的北平城又是另一个局面。” “仲卿言之有理。” 所以说,能起兵夺得天下的,大多有常人不可企及的能力,以及行常人不敢行之事。 【燕军且战且胜,不断向前推进战线,李景隆率领得朝廷军且战且败,在第一次交锋中,先头部队便被燕军尽数打败。 李景隆不得不做出收拢战线的决定,集中兵力对抗燕军才是正理。 至于围攻北平城的将士们,他李景隆哪还有精力去管?只能靠他们自求多福了。】 - 平行时空中,天幕播放的内容同朱棣的战事相比多有滞后,仿佛是天幕也在照顾着朱棣这一方,并不提前泄露机密。 小胜一筹的朱棣心情大好,非要将宁王朱权从马车中拖出来,直言: “大丈夫当骑马走天下,整日里头缩在马车里作甚?” 朱权闻言惊愕的瞪大了双眼,朱老四说得这是人话吗?是他不想骑马走天下,行军打仗的? 明明是朱老四夺了他的人马,害得他失了封地的保障,只能被迫成为北平城的‘座上宾’。 气极了的朱权拿手指着朱棣,满脸几乎涨成了猪肝色,愣是说不出任何指摘的话来。 只因朱老四做事实在是太气人,难以用言语来描述他的奸诈。 看着十七弟这般模样,朱棣哈哈大笑,准备找些什么吃的来安抚一下他,于是朝朱权招手道: “十七弟,快来,哥哥这有好吃的!” 招呼完朱权,朱棣像变戏法一样从辎重车中拿出一个包袱,打开一看,是个陶制食坛。 “前阵你四嫂做的椒醋汁,搭配鹅肉可比先前在四哥在你府中做的美味得多。” 朱权连忙凑上前去,一脸不可置信,又以无比受伤的神态道: “好啊,四哥原来连椒醋汁都能作假!明明有这老卤,非骗我说什么难以为继,连卤汁都要现调!” 精兵壮马没了他忍了,好好的宁王府不能住他也忍了,可就连椒醋鹅都是假的,让朱权还怎么相信朱棣这张破嘴? 对于炸毛的弟弟,朱棣经验足足的,一口鹅肉塞进朱权嘴里,保证朱权再也出不了声。 没过多久,安安静静在一旁吃椒醋鹅的朱权果真温顺了,看得朱棣失笑,回去得好好谢谢王妃,这鹅前后都派了大用场。 吃到一半的朱权疑惑了: “四哥,这几日都在赶路,你是从哪弄来的这鹅?” 难道现捉现宰现煮的?四哥的行军途中还能有这待遇? 朱棣一脸意味深长的回答: “还不是那日要给你做椒醋鹅,你府上管家怕我做得不好多买了好几只,哥哥想放那也是浪费,顺手就牵走了。” “……” 这敢情好,就连鹅都是他朱权的? 四哥这几日吃他的喝他的,还抢他兵马,如今连鹅居然都是他朱权掏的钱! 还这样‘顺手牵鹅’,把他王府里的鹅都给掏空了?! 作者有话要说: 《明通鉴》记载:景隆日夕戒严,不恤士卒,皆植戟立雪中,冻死者相踵。于是北平之守益坚。 第92章 捡来的清炖羊羔汤 【自先头部队被朱棣打败后,李景隆便处处受挫,所率的朝廷军队主力与朱棣交战后,又被燕军左右夹击。 大军人数众多,李景隆顾及了左翼管不了右翼,到头来左右都被燕军打得溃败。 在燕军的乘胜追击下,朝廷主力军队也大败于燕军,李景隆昨夜在小本本上画得明明白白的阵型,到了今日竟半点使不出威力来。 被打到怀疑人生的李景隆也没了法子,再不逃的话,一军主将被捉住了战败事小,丢面子可是天大的事。 于是,李景隆到了夜黑风高时分,轻手轻脚招呼大军赶紧跟着他走,副将都快要哭了,这营地里如此多的军备等物资该怎么办? 听得副将这样询问,李景隆大骂副将猪脑子,物资还能怎么办?当然是放在原处不要管了啊! 眼看着副将目瞪口呆,李景隆摇了摇头,觉得其‘烂泥扶不上墙’,无奈之下只能亲自指挥,对着全军大喊: “退!退!退!” 马匹武器粮草什么的通通不准带走!轻车简从,务必要保证每一个人安全的从前线撤退! 若嫌身上铠甲兵器沉重影响跑路的,李大将军下了令,可全部丢弃在原地,保证将士们不受责罚。 若谁私自拿了兵器在手,却拖垮逃跑进度的,到了安全之地必定军法伺候! 李景隆坚信,只要留得青山在,就不怕没柴烧。 东西丢了…那就丢了呗,丢了可以再找冤大头朱允炆要啊,朱允炆大可在后方源源不断的给他输送粮食武器。 人没了可就啥都没了!李景隆都被自己感动到了,看,谁家主将能像他这样爱护手下将士们的?】 - “将军!” “将军您怎么吐血了!” “快去找大夫!” 平行时空中,自从自家儿子李景隆上了天幕,李文忠就紧张得不行。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晓,从没上过一次战场,对上朱棣这样常年在外征战的老将,能讨得了好? 果不其然,攻城嘛攻城不行,对战又被打得溃败,如今竟然还下令让将士们丢盔弃甲跟着他跑! 真是气煞李文忠,他羞都要羞死了,若是战败,还能得一句技不如人。 可这天还没亮就带着部下逃跑的,李景隆算得大明朝第一人了! “扶本官起来,再让天幕放下去,这逆子还不知要做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举动来,就是爬,也得爬去陛下面前替这逆子请罪!” 【将士们面面相觑,穿铠甲影响跑路要军法伺候? 这是什么道理,他们从军以来,还从未接到过这样的命令,将士丢盔弃甲难道不是败兵之举? 不过这一想法很快被抛诸脑后,什么败兵之举,他们现在就是在跑路啊,甚至连第二天的战斗都参加不了… 自从跟着李将军到北平以来,他们这仗就打得憋屈,什么保命不保命的,他们来战场就是希望打胜仗立军功。 否则离家千里,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来从军做什么,来看李将军‘爱护’将士们的逃跑表演吗? 有些经历过几场大战的老兵甚至都想撂挑子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