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完蛋,怎么一不小心把心里话给说出来了,说完之后朱棣偷瞄了一眼大哥。 朱标接收到朱棣的偷瞄,笑着指了指朱棣并颇为无奈的摇了摇头道: “老四,这镇江锅盖面,当真这般美味?” “!!!” 朱棣大惊,他怎么会知道镇江的锅盖面到底美不美味,他又没有吃过! 【诸将皆好奇,什么样的面条,值得他们殿下不惜绕远路,也要来尝尝,坐在堂中等候的众人被调足了好奇心。 因将士们人数过多,堂中坐不下后,店家问相邻铺子借来桌椅,就在铺子门口摆了开来。 远远望去,还以为哪个乡里在开乡宴,热闹得很! 年轻的燕军小伙们坐不住,跑去围观店家制面,看完后大加赞叹,镇江的这家面食铺子,还真是与众不同。 他们家做面条的面皮,是由一根又长又粗的竹竿压制而成的,竹竿一头固定在桌案上,另一头则由庖人坐着连番来回擀压。 这可是个技术活,不仅要擀得面皮厚薄均匀,多一分嫌厚,少一分又嫌薄,还得坐在竹竿上不停得来回挑,很是费力。 将士们听掌柜的说,这是镇江此地流行的面食做法,俗称跳面。 反复擀压制成面皮后,再切细入锅煮,煮的时候还要将一个圆圆的锅盖放入锅中盖住面条。 捞出后整齐码入碗中,据掌柜的说,这样制成的面条劲道弹牙,再舀上一勺店家特卤的鲜汤。 若面碗中什么浇头都不加,已经足够鲜美,只因面条实在劲道,而秘制汤头又实在鲜美。 喝一口面汤,能在唇齿间回味许久。 若不着急吃面,那再等一会儿,面条的浇头便能从热气腾腾的锅中,进入众人的碗中。 现炒的肉丝、香卤的大肠、软烂的红烧肉,还有鱼肉鸡肉等等,都能成为锅盖面的浇头。 诸将士哪见过这场面,看见掌柜的端出一水儿的浇头,瞬间饿得眼冒金星。 好在他们带了大钱包来,燕王刚才宣布了,今日只管敞开吃,他请客! 当时朱棣话音一落,将士们纷纷起身欢呼,既然殿下要请客,那必定得好好给殿下上一课啊! 作者有话要说: 镇江锅盖面流传最广的典故与乾隆有关,其他几种典故都没有乾隆名气大,既然到了镇江,就让Judy也吃一回吧! —— [1]《明太宗实录》记载:上曰:“此奸臣欲姑缓我,以俟远方之兵耳。我岂为其所欺哉?”郡主默然,遂辞归。 [2]《明通鉴》记载:燕师渡江,盛庸迎战于高资港,败绩…戊午,至镇江,守将童俊以城降。 第101章 镇江锅盖面后续 【众人最后都吃得扶墙而出,纷纷闹着下回一定要再来光顾,只有朱棣一人在后头欲哭无泪。 他是说了敞开吃没错,可没想到大家敞得这样开! 更没想到因为锅盖面太过美味,大家一碗接着一碗,根本停不下来。 他的钱袋子都被大家给吃空了!】 - 朱棣看完天幕后,竟有些饿了,转头对朱标道: “大哥,不如咱们明日就去镇江,尝尝这锅盖面的滋味到底如何?”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待朱元璋回神后,左右一瞧,诶?他的两个大儿子去哪了?还有刚才殿里的一群小子,怎么也不见了? 马皇后好心的提醒朱元璋:“他们都跟着老大和老四去镇江吃锅盖面去了!” “混账!吃锅盖面,怎么不带上他们老子?!” 好啊,儿大不由爹啊,居然敢去吃独食不带爹?回来一人十个板子没得跑! 标儿就算了,标儿定是被混账老四带跑的,标儿那十板子,就都划给老四吧! - 朱棣一行人到了镇江之后,朝着锅盖面奔去,不过他们没找着锅盖面,倒是找到了伙面。 “老四,你还真别说,这面条确实够劲道,汤头也很鲜美,市井美食果然不容小觑啊!” “大哥说的太对了,弟弟就好这一口市井的烟火味,要我说,宫里的那些吃食还不如娘做得好。” 朱棣是懂怎样给大哥顺毛的,几句话一说,朱棣俨然又成了朱标的心头好,看得十二皇子朱柏一阵无语。 看不下去的朱柏,决定去看看镇江的面条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只见前头那些步骤都和天幕说的吻合。 唯有煮面的时候有区别,这家店煮面时,竟然不将锅盖放入锅中一同煮,那还能是天幕中描述的味道吗? 朱柏环顾四周后,发现了一旁的锅盖,灵机一动直接将锅盖放入了锅中。 “哎哟~贵人不可,这锅盖怎可与面条同煮!” 庖人作势要将锅盖捞出,却被朱柏阻止了:“依天幕所言,锅盖面就得和锅盖一同煮。” 闻讯而来的掌柜的讪讪地笑了笑道:“小公子所言极是,就试试这锅盖面味道如何。” 虽然大家都看了天幕,可毕竟锅盖与面条同煮是否能煮出美味来他们都不知晓。 面食铺子皆是小本经营,若冒然将锅盖放进去了,煮坏了一锅面条,可得心疼死掌柜的。 不过既然是贵人要放锅盖,那必须可以啊! 面条煮出来后,众人尝了尝,果真如天幕所说劲道又弹牙,离开时相约下回再一同来吃面。 掌柜的这下发现了面条的新煮法,原来锅盖放在锅里同面条一起煮当真别有风味,伙面由此改名成锅盖面。 【吃完锅盖面的燕军彻底修整完毕,朱棣率领燕军以水路并进,主力军一路兵临城下,水师沿着长江向京师开赴。 燕军主力要攻打京师,尚且要费一番功夫,只因京师的城墙异常牢固。 当初朱元璋建城墙时,据说好好的从富商们身上薅了一把羊毛,什么花岗岩、糯米汁等,总之修建城墙时绝对不差钱。 不差钱的城墙当然很牢固,若朱棣从正面硬扛,这最后的临门一脚能不能成事还要两说。】 - 没给朱元璋打包锅盖面的朱棣,正要被按着打板子,不过好在有好大哥朱标从中调解,最终改为打手板。 “爹,原来修城墙的钱是是这样来的啊!” 难怪当初眼见着他爹为修城墙这事急得团团转,整日里抠抠搜搜的,突然有一天就不为修墙缺钱着急了。 还在京师以及周边遍寻好材料,原来是有了厚实的钱袋子… “老四,你这手板就不用打了。” 朱棣眨巴着的大眼睛霎时晶晶亮:“真的?” “改成打板子,二十大板不容有失,来人,拖下去打吧。” “!” “大哥救我!大哥…” 侍人从来没有行动这样迅速过,只因陛下的脸都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