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便是北平粮食产量少,无法支撑迁都后的大量粮食供应。 要迁都,最起码得让大家能吃得上饭吧?若众朝臣整日饿着肚子当值,估计在皇权之下他们也能集体罢官。 吃都吃不饱了还当官?不如在江南当个富户得了。 即使困难重重,也难以阻挡朱棣迁都的决心,为了解决北平的吃饭问题,朱棣日思夜想,不知掉了多少根头发。 就在朱棣即将被吃饭问题折磨得秃头时,突然灵光一现,北平没有粮食,可江南有,京师有啊! 将粮食从南方运至北方,北平的吃饭问题不就得到解决了吗? 想到这一点的朱棣,当晚兴奋的都没有睡着觉,当即提笔写下了几个运输粮食的方案。 首先便是陆运,不过陆运写出来后立马被朱棣涂抹掉了,无他,只因这一办法实在耗费太大。 到时粮食是运到北平了,可钱财都花费在路途上了,北平即使得到了粮食,也只是得到了人们吃不起的天价粮食。 其次便是海运,海域宽广且航船吞吐量大,一船可运的粮食比内河多得多。 不过海运的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海上风浪大,由于天气等不可控因素,走海运货损太多,不是长久之道。 最后,其实也是唯一的办法,那便是启用运河运粮。 可南北之间并没有直接贯穿的运河河道,大部分河流都久缺疏浚。 若要启用运河运粮,那就得先疏浚河流,甚至有些没有河域的地方还得现修一段,使得南北连通起来。 朱棣思来想去,天明后便决定,开始疏通大运河! 首先,朱棣下令重开会通河,再逐步拓宽河域,彻底打通南北的漕运之道。 自从朱棣第二次远征漠北回来后,南北运河被修建得连通了起来,于是迁都一事,被朱棣在上朝时顺势提了出来。 虽然以前朱棣不曾提起过迁都,但修运河以及北平皇宫等等,诸事加在一起,朝臣们不是傻子,都猜到了朱棣的想法。 可毕竟朱棣没有明说,朝臣也不会主动来问,陛下,您是不是要迁都啦? 就在迁都一事被朱棣挑破后,可想而知反对的人不知凡几,朝臣们冠冕堂皇的说着各种理由,都被朱棣强硬的一一否决。 后来,不管朝臣们愿不愿意,朱棣还是将都城迁到了北平,北平作为离边疆更近的城池,也说明危险更多了一分。 迁都一事,真正让明朝皇帝自朱棣起,做到了: 天子守国门!】 作者有话要说: 提示[宋明两朝皇帝进入群聊] 赵匡胤:(骂骂咧咧.jpg)不讲武德,你们明朝的皇帝守国门了,我们宋朝的咋办?! 朱棣:你们也去呗~ “……” 提示[赵光义、赵恒、赵佶、赵构、赵…退出群聊] —— [1]《明史》:二月己酉,大阅。庚戌,亲征瓦剌。 [2]《明史》:十一月壬寅,诏文武群臣集议营建北京。丁亥,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 第108章 韭菜盒子 “好!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好一个天子守国门啊!” 平行时空中,刚被革职的岳飞看到此等情形,也不免潸然泪下,若他大宋的帝王也能… 罢了,天子守国门一事,大概在宋朝是再不可能实现的了。 - “这位明朝的皇帝,还是很有魄力的。” 果然,看人还是不能单看一面,之前秦始皇曾对朱棣造反一事不甚赞同,但这样看来,还是朱棣更合适当皇帝。 - 平行时空中,朱元璋正在与朝臣们商量出征之事,朱标与朱棣也在一边旁听。 突然,半空中的天幕开始放了起来,于是朱元璋道: “行了,都先看天幕吧,看看老四又整了哪些事出来。” 这些天,天幕每日都在讲朱棣的靖难之役,朱棣登基后的远征之事等等。 搞得众人对朱棣以后可能会登基之事,已经觉得习以为常了。 自从迁都一事被曝光后,朱棣整日被亲爹撵着走,今日朝堂讨论对蒙古诸部用兵一事,朱棣才被破例站在了朱元璋身旁。 不过也没得到亲爹一个好脸色就是了。 就在父子俩打眉眼官司时,一旁的傅友德大呼:“陛下快看!燕王殿下疏通了大运河!” 原本闹哄哄的大殿瞬间安静了下来,武将们眼中都透露着赞许二字,文官们则表现出不屑和不赞同。 文臣武将们看着天幕吵得不可开交,文臣们觉得轻易迁都那是败国之相,况且京师地理位置这样得天独厚。 武将们则觉得北平也无不可,更何况天幕中的燕王殿下不是已经疏通运河了吗? 运河也通了,饭也能吃得上了,打仗的距离更近了,这对于武将来说的确是好事。 众人吵到最后有了短暂的停歇,此时天幕也正好说到最后一句,便是那句‘天子守国门’。 短暂的停歇过后,是武将们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大家纷纷朝着朱棣道: “燕王殿下,标下拜服!” “标下等拜服!” 天子守国门这样的话,现在是说不得的,因为当今天子还好好的坐在龙椅上呢。 但却不妨碍武将们对朱棣的佩服,天幕中的燕王登基后,不仅亲征漠北,还将都城迁至北平。 这样的雄心壮志,不是每个帝王都有的,而真正迁都成功的魄力,也不是每个帝王都有的。 至少他们看到天幕中,建文帝朱允炆就没有这样的魄力甚至能力。 因此哪怕燕王得位不正,可之后燕王的功绩,很足以抵消他这唯一使人诟病之处了。 待众人吵得都吵不动了之后,朱元璋出来当和事佬: “行啦,都先别吵啦,今日都留在这用膳,前阵儿下头进献了个吃食的方子,说是美味得很,你们也来尝尝。” 朱元璋说完后,便招呼宫人上菜,打头的便是今日朱元璋倾情推广的美味食物。 宫人给每人都发了一个月牙状的食物,仔细一瞧,倒有些像是放大版的饺子,外皮看着很脆,应当是从锅中煎制过。 细细一闻便可知里头的馅料,实在是韭菜的味道太霸道,直接透过面皮就飘了出来。 面皮的味道夹杂着韭菜独特的香气,使得众人还没吃上,便先淌了口水。 “都动筷别愣着,咱吃着觉得很对味,说是叫韭菜盒子。” 文武大臣们被韭菜盒子的香味,吸引得不想说话,争先恐后的咬了上去,咬开后才发现,原来不仅有韭菜。 还有鸡蛋碎以及粉丝段,鸡蛋和粉丝以及韭菜都切成碎,韭菜与鸡蛋本就是绝配,再加入了软糯的粉丝,简直就是天作之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