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忍不住将朱祁镇提起来揍一顿! 【王振十分擅长洞察人心,对于朱祁镇的小心思,每回都能妥妥的拿捏住,极尽曲意逢迎之能事。 而朱祁镇长于深宫,又有王振这样的人陪伴教导长大,可想而知会走上什么样的道路。 这条道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其实就是通往瓦剌的留学之路! 大明堡宗就这样成了明朝留学第一人!】 - 留学这样的现代词汇,明朝的皇帝们当然都听不懂,不过朱祁镇以后的帝王们则是无师自通的。 “留…哈…咳咳咳。” 嘉靖帝朱厚熜喝茶时听到留学这一说法,憋笑憋的忍不住呛了一口,实在是不能怪他在背后笑曾祖。 想当初曾祖朱祁镇在瓦剌时,还真的挺好学的… - 平行时空中,朱棣同他另一时空的亲爹一样,也愤怒的跳脚: “留学之路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这孽子还要去瓦剌进学?!” 朱棣觉得自己呼吸不畅,心跳加速,就快要承受不住了。 不过此时的朱棣还不知道,接下来的内容更是会刺激得朱棣几乎晕厥过去。 【朱祁镇亲政后,让王振当了司礼监掌印太监,从此拥有帝王宠信的王振,就有了无上的权力。 在明朝,司礼监一向是皇帝的心腹机构,皇帝对于朝事的意见与批复,通通都要从司礼监手中过。 可以说司礼监处在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位置,而掌印太监,则是这个机构的头目。 若是遇上仁宗宣宗这样的帝王,那司礼监的存在确实能替君王减轻负担,他们自身能力卓绝,不会被太监拿捏。 到了朱祁镇这儿就大不一样了,王振对于朱祁镇来说是亦师亦友的存在,那是好先生与好兄弟的角色。 好兄弟会坑害自己吗?必须不会啊! 从此就开启了王振大权在握的时刻,朝臣们见到王振,甚至要尊称其为‘翁父’,就连王公贵族都不例外。 朝臣们则更不必说,出现了一大批王振的拥趸,大家争相讨好王振,甚至离谱的认王振作干爹。 若朝堂上出现不服王振者,轻则罢官流放,重则丢失性命。】 - “高炽!日后派人去寻王振,将其提前诛杀!” 说完后,朱棣又觉着不对劲,天幕都这样说了,谁家生了孩子也必定再不会叫王振了。 朱棣觉得说到底还是得从根上改变: “算了,还是规定后世为帝者,不得有亲近的宦官,宦官不得干政,就从你这开始执行!” “是,爹,儿知晓了。” 其实不需朱棣叮嘱,朱高炽也觉得识了字的宦官,对皇帝的负面影响太大,只因很难保证明朝每代帝王都是明君。 稍有怠政的,就会被司礼太监们抓住机会,从而把持朝政,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而瓦剌的入侵,也要从王振这说起。 蒙古诸部作为游牧民族,一直生活中在草原上,同时生产力十分低下,这就导致了蒙古的日常生活用品都需要从大明这购买。 以前蒙古诸部得不到物资,就以武力骚扰大明边疆,抢一波是一波。 后来明朝不堪其扰,便让其以朝贡的方式来同大明交换物资,这朝贡开了一个头,便再没有收回。 明朝逐渐以这种朝贡的方式,使得蒙古诸部在经济上依赖明朝,从长远来看,是能稳定边疆安宁。 明朝又采取薄来而厚往之策,来明朝朝贡的蒙古诸部,只需提供上好的战马,就可获得丰厚的回赠。 比如蒙古百姓需要的粮食、布匹、药物等等,而出使明朝的使臣还会被另行赏赐绢帛。 这些绢帛物资可以折成现银,也可以直接在北平就地交易,换取蒙古人民更需要的东西。 起初在朱棣一朝,朝贡者仅有几百人,而到了朱祁镇这儿,也先太师直接派出了两千人的大队伍。 队伍浩浩荡荡的向明朝都城北平进发,因为作为使臣的待遇实在是太好,蒙古诸部对于出使的名额总要抢破头。 若一直这样你来我往的朝贡下去,倒也不会爆发战争,但是人性的贪婪是无限的。 对于一个使者就有一份回赠物资的也先来说,既然人多了就等于钱多,那不如实际来两千人,往上报三千人得了!】 - 天幕下,各时空无论帝王百姓们都看呆了,出使明朝就又能拿钱,又能取物,这也太好了吧? 其中,当属刘彻最最羡慕,鉴于殿中朝臣众多,他悄悄扯着卫青的袖子道: “仲卿,若大汉能遇上这样的朝贡国家,朕也想去一回。” 卫青瞬间错愕不已,陛下这是在说些什么?他想去哪?! 霍去病躲在二人背后听了一耳朵,觉得陛下这种想法太危险,于是出言提醒: “陛下,长此以往,这蒙古诸部可就一直被明朝牵制了,陛下万不可学蒙古诸部,做这朝贡之人!” 什么? 陛下要去哪朝贡? 实在是霍去病的声音太大了,周围的朝臣们都听得一清二楚,刘彻捂着额头不想说话。 这混蛋小子怎么什么话都说?他只是…只是想想而已,打仗不要钱嘛!霍去病这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三千人的朝贡队伍足以引起朝廷的重视,王振觉得也先欺人太甚,只因瓦剌除了虚报人数,还以次充好。 用下等马匹充作上等换取高额物资,于是朝廷决定压低马价,从而减少明朝损失。 本就野心勃勃蠢蠢欲动的也先,算是有了个现成的进攻借口,于是率领瓦剌军队入侵明朝边境。 而也先的这一次进攻,正好让明朝的一对好兄弟彻底激动了起来。 好兄弟之一的王振,听到也先收到也先进攻的消息时两眼放光,是时候轮到他王振建功立业,威名永传了! 原来王振不仅想要大权在握,还十分向往朱祁镇曾祖父朱棣有横扫千军的功绩。 如今小小的瓦剌来进攻,不正好给了他王振扬名的机会吗? 于是他开始疯狂游说朱祁镇御驾亲征,比如小小的瓦剌根本不堪一击,只要陛下往阵前站着,就能吓跑瓦剌大军云云。 总之王振说得天花乱坠,好兄弟中的另一人朱祁镇也听得如痴如醉。 不仅仅有王振蛊惑的原因,其实朱祁镇自己也想要亲自指挥,并赢得一场胜仗。 大概是曾祖朱棣五征漠北,打得蒙古诸部臣服,父亲朱瞻基也几次巡边,亲征打败兀良哈。 祖辈父辈给的勇气实在太多了,所以朱祁镇就觉得自己也行了! 曾祖是战神,父亲也能打胜仗,他这个做曾孙、儿子的,又会弱到哪儿去? 必须是威武霸气,又一位明朝御驾亲征的伟大帝王啊!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