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靠基建实现民富国强 > 分卷阅读36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9(1 / 1)

,可在自己原户籍所在地等十年,也?不一定能考过那帮家族子弟。 如何选择,显而?易见。 最重要?的是私塾可以成为他们谋生的手段,其他地方可找不到这么体面的谋生手段。 第93章 高平, 谨王府 蒋晟阳禀报道:“自从张贴告示后,每日?都有寒门子弟到南夷岛三郡官府询问私塾的事,他们?就跟私下商议好一般, 三郡去的寒门子弟差不?多, 倒是高平这边来的寒门子弟很?少。” 蒋晟阳有些担心:“王爷, 高平也有十余万百姓,百余个村庄, 如今只有几个寒门子弟愿意在高平办私塾, 这可满足不了高平百姓的需要。” 没有任何家族势力的南夷岛成了香饽饽, 那些?寒门子弟打?算得很?好, 若是能考中书院自然?好,若是考不?中, 那就好好在南夷岛经营, 争取在南夷岛站稳脚跟,教养后代?,成为南夷岛的家族势力。 不论达到哪一个目标,他们?都不?吃亏。 云煦泽淡笑道:“无碍,南夷岛去了那么多人,到最后可能会多出来不?少人,届时让官府出面,鼓励他们?来高平开私塾, 但户籍还是落在南夷岛,本王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那些?寒门子弟不?愿意来高平, 不?过是看中了南夷岛的户籍,只要满足他们?这一点, 在哪里?开私塾就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也就是南夷岛的人才太少,才需要用户籍吸引人才, 这就和后世的人才引进是一个道理?,官府和寒门子弟都不?吃亏。 云煦泽继续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群寒门子弟和私塾学生是竞争关系,这三年他们?可能会认真教书,但三年后就不?一定了,因?此还要给他们?一点压力,任何私塾若是在三年内都没有学生考上?书院,那私塾就会被强制关门。” “而私塾若是考入书院的学生多,那官府给予一定奖励。” 人家真要藏私,官府也没有办法,只能用一些?手段让那些?寒门子弟不?敢做得太过分。 别说现在了,哪怕是科举时代?,先生和学生也是一辈子的竞争对手,因?为朝廷并不?限制考生的年纪,只要你愿意,七老八十了也能考。 所以这种事杜绝不?了,但这么多私塾只要有人愿意真心教书,那就是有意义的。 蒋晟阳拱手道:“王爷英明。那些?寒门子弟心思太重,确实需要好好敲打?。” 他们?对于高平和南夷岛都没什么归属感,如今这么热衷,终究还是为了自己的前程。 云煦泽摆手:“人之常情罢了,谁来他们?还是第一批加入南夷岛户籍的大康百姓,今后南夷岛也不?仅仅有原土著和陵越人了。” 蒋晟阳担忧道:“那些?寒门子弟会不?会仗着身份看不?起那些?部落百姓?” 云煦泽道:“这个肯定会有,但晟阳不?必担心那些?部落会吃亏,你看他们?现在还是以各部落形式存在便知道,他们?骨子里?的习惯并未更?改,那些?寒门子弟一不?是他们?族长,二也不?是官府的人,想?让各部落对他们?言听计从无异于做梦。” “各部落会教他们?如何做人的。” 对付满嘴仁义道德的读书人,莽夫就是他们?天然?的克星。 南夷岛各部落归顺官府也不?过两三年的功夫,他们?骨子里?还是野蛮的,相信那些?寒门子弟会很?快体会到。 ...... 南夷岛,零阳郡 马脸青年兄弟二人和高瘦青年在官府张贴告示的第一天就到了南夷岛,然?后和官府签订了书契,拿到了官府借给他们?开办私塾的银钱,这笔钱只要在三年内还清便可,还没有任何利息,囊中羞涩的寒门子弟都和官府借了这笔银钱。 高瘦青年程四郎道:“大郎,你想?在哪个部落办私塾?” 他们?手中的银钱有限,别说在郡城了,就是县城的房租他们?也付不?起,只能选择到部落里?租房子。 南夷岛这两年发展得很?快,各部落顺应发展,部落里?扩建了不?少房屋,他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部落里?租个院子当私塾,前院用来教书,后院用来居住,一举两得。 马脸青年孙大郎皱眉道:“我听说那些?部落原本都是野蛮人,即便在蒙学识了几个字,又?能开化?到什么地步?去部落里?教书怕是没什么前途。” 程四郎都愣了:“大郎在说笑吗?整个南夷岛百姓都是你口中的野蛮人,你要在南夷岛办私塾,只能收他们?当学生,莫非还有别的选择吗?” 他也没想?到孙大郎能这么嫌弃南夷岛百姓。 孙大郎脸色不?太好看:“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必去部落里?,不?如在县城租个院子,而且县城更?大,想?必招收到的学生会更?多些?。” 他虽然?看不?起南夷岛百姓,但收的学生越多,他赚得银子越多,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大郎,你手中的银钱根本不?够在县城租房子。” 孙大郎道:“但加上?你和二郎的,应该就够了。” 听到这话,孙二郎和程四郎的脸色都变了。 “大郎这是什么意思?” 孙大郎道:“我们?合伙在县城开家私塾,到时候学生给的束脩,我们?三人平分,这样岂不?是比在部落开办私塾要赚钱得多?” 这话听着很?好听,但程四郎不?为所动,道:“大郎有没有想?过,若是我们?收不?到学生,又?该如何?” 孙大郎皱眉:“怎么可能收不?到?我们?都是饱读诗书之人,那些?野蛮人想?要考上?书院,只能找我们?教书。” 程四郎道:“但办私塾的不?只有我们?,他们?可以找别人。南夷岛百姓都住在各部落里?,县城里?住的基本上?都不?是南夷岛百姓,人家明明在部落里?就能上?私塾,凭什么要跑到县城来上?私塾?” 因?为各部落都不?习惯和其他部落的人住在一起,别看南夷岛郡城和县城住了很?多人,但那些?人都不?是南夷岛百姓,他们?基本上?都是各家族派来的管事,来南夷岛开铺子赚钱的。 郡城和县城内压根就没有多少孩童,少年郎基本上?都是打?杂的苦力,这种情况下,城内根本没有生源。 孙大郎傻眼了。 他想?得挺美,却忽略了生源的问?题。他还觉得县城地理?位置好,比起部落里?的小私塾,他们?会更?相信县城的私塾。 却忽略了南夷岛百姓和寻常大康百姓不?一样,他们?更?加务实,舍近求远不?是他们?的风格。 孙大郎泄气道:“那我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