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423页(2 / 2)

余颖是打算好好教那些佃户们种田,增加粮食产量。

此外,她还开了一家蒙学。

作为第一个上蒙学的南哥儿。

余颖亲自教学。

当然佃户家的孩子要是愿意跟着读书,也可以。

余颖虽然穿越好多次,不能参加科举。

但穿越过好多次古代后,对儒家典籍还是很了解的。

在她的主持下,这个蒙学来念的人,越来越多。

最后变成了私塾。

甚至还有不少女孩也跟着念书。

余颖鼓励女孩子念书。

就是大字不识几个的大人也可以读书。

在她看来,一天认识一个字,也是一种进步。

还别说,在余颖附近的人家,识字已经成为潮流。

就算是没有纸张,余颖让他们用水在石头上练字,在沙石上练字。

就是南哥儿也是如此,即使家里有钱,但还是不要太特殊。

在这个时候,纸张是要花费不少钱的。

就算是余颖给儿子用。

但对其他孩子来说,就不行,必须减轻学生家的负担。

好在因为余颖教他们种田很成功,让不少人知道读书识字有好处。

有更多的人,慕名来到这个私塾。

私塾出来的不少孩子,纷纷考中秀才。

后来,海家私塾被改名为百味书院。

原本的小镇经过发展,竟然成为一个县城。

百味书院和那些老书院比,刚开始并不怎么太出名。

来上学的人还太年轻,没有好的成绩拿出来。

但书院占地的面积不少。

教授君子六艺,每一项都是实打实的。

虽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门门精通,但最起码知道。

令很多读书人最为惊喜的是,书院里的藏书阁里有不少藏书,有很多是孤本抄出来的。

这多亏有唐王在,他四处帮着收罗,让书院的书籍追上老牌书院的藏书量。

因为这个原因,陆续招来不少好老师。

另外,余颖的县主身份也是让学院少了不少麻烦。

大家都无视了这位创始人是女性的问题,好在余颖并不怎么管书院的事情。

她专门聘请了人当书院的山长。

当然要经过余颖的面试。

她不希望这位山长是一心只言圣人言的人。

说句不客气的话,人活在世上,以为只要按圣人言,就可以活得很好,那是做白日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