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十分惊于虞锦得以安然无恙。 虞时也道:“此事说来话长,实则臣与父亲出征前曾在阿锦身边留下暗卫,当初便是由暗卫所救,安置在暗桩,并不似传言道的下落不明。” 垚南山高水远的,任虞时也如何说瞎话也无妨。 虞锦只在一旁时不时点头配合,乖乖巧巧,也不说话。 贞庆帝先是感慨一番万幸,随后又龙颜微怒地斥责了承安伯府的行径,就在这谈话间,承安伯府又被罚去了两年俸禄。 毕竟这是也源于虞家后宅,且此前圣上便已罚过承安伯府,虞广江不好得寸进尺,便谢了圣恩。 紧接着便是流水一样的赏赐,都是女儿家用的稀罕玩意儿,明晃晃金灿灿,还有几匹少见的面料,瞧着像是进贡之物。 虞锦嘴甜地谢了恩。 见圣上与父兄有政务要谈,虞锦识趣地福身离开。小太监忙引她去御花园赏花,将那园子里名贵的花吹捧上天,道:“这些都是太后娘娘命人栽种,寻常地儿瞧不见呢,姑娘若是走累了,可乘轿撵。” 虞锦得体婉拒,自是知晓在宫中乘轿定是圣上授意,但圣上虽亲厚,她也不能失了分寸。 然走着走着,忽而瞧见迎面而来的人,虞锦脚下蓦地一顿。显而易见,那人也意外地停了步子。 来人正是那当街表以心意,却被南祁王扣押送进宫,后被圣上禁足半年的成玥公主。 55. 郡主 ……为何我只配稍好些的。…… 《惊雀》55 虞锦上回随父进京时, 有幸赴过一场宫宴,与这位京中盛传的成玥公主有过一面之缘,彼时两人都尚未及笄,她对成玥公主的印象也仅浮于表面, 大抵是:模样尚佳。 不过后来在与灵州闺中密友闲聊时, 得知这成玥公主性子颇为张扬跋扈, 很是难相与。 与虞锦的意料之外不同的是, 成玥是特意来寻虞锦的。 这条路是前往御书房的必经之路, 她只是没料到竟在半路就撞见了人。 引路的小太监忙福身道:“奴才给四公主请安。” 说罢, 又给成玥与虞锦二人互相引见了对方。 虞锦稍稍福身,以示见礼。 成玥笑着:“听闻父皇宣虞二姑娘进宫, 我便想着尽一尽地主之谊,刚巧殿内新得了只箜篌, 想邀姑娘试一试音色如何。” 如此热情好客,与传闻不大相同。 虞锦正犹豫一瞬,就见小径上款款走来一身影。 成玥顺着她的目光扭头望去,只见女子一身松青锦裙,发髻上的步摇小幅度摇晃,步履间尽显沉稳端庄, 面色清冷,笑也只浅浅弯唇。 她顿步在虞锦面前,小太监立即恭敬道:“奴才见过郡主。”那口吻听着,比方才给公主请安还恭敬。 虞锦稍一思忖, 原来是已故长公主之女永安郡主。 说起此人,虞锦曾略有耳闻。 长平长公主乃太后嫡女,当今圣上的嫡亲妹妹,甚得宠爱, 可惜命不好,年纪轻轻便因病故去,太后万分痛心,圣上便将长公主独女送去与太后作伴,聊以慰藉,还特封永安郡主,以示尊贵。 不过许是常伴太后她老人家左右,上回入京时,虞锦并未见过这位永安郡主,今日一瞧,倒是位难能可见的清冷美人。 虞锦走神的这一瞬,被成玥的声音勾回了神。 她嗓音陡然尖锐,道:“我请二姑娘入殿做客,你这也要同我抢?!” 喔,原来是冤家路窄,虞锦默默地想。 许见竹只用眼尾扫她一眼,面上还是那副风雨不动的沉着样子,朝虞锦道:“二姑娘,太后娘娘宣您一见。” ……太后? 虞锦颇为惊讶,忍不住又估量下自己如今的身份,竟已这般抢手了么? 她忙欠身道:“今日便谢过公主好意,烦请郡主引路。” 瞧着前头两道走远的身影,成玥攥了攥帕子,跺跺脚往坤宁宫去。 奚皇后撇了撇茶中浮沫,慢悠悠道:“太后?” 成玥点点头,说:“许见竹搬出了太后,女儿也不敢再拦。” 奚皇后静默片刻,朝一侧的大宫女碧草道:“去知会四皇子一声,让他不必进宫了。” 宫女应是。 说回御书房那头,虞广江身为边地武将,贞庆帝鲜少有机会与他坐下高谈阔论,加之贞庆帝年轻时亦是南征北战,故而一时兴起,絮絮叨叨好一番,眼看天色渐暗也没有要止住话头的趋势。 说完战事,贞庆帝抿了抿茶,道:“虞卿与朕甚是投机,眼下灵州安定,虞卿多留些日子,也能替朕分忧。” 虞广江想到荆州一事还需得请旨,便拱手应道:“圣上抬爱,臣自当恭敬不容从命。” 贞庆帝欢喜,又道起了别的。 虞时也对窗蹙了蹙眉,这么半响,虞锦莫不是走丢了…… 许是此前丢虞锦丢出了心理阴影,虞时也心里莫名有些焦躁,生忍了好半响,贞庆帝终于嗓子干涩地说不出话,他这才拱手告退。 廊下,适才给虞锦引路的小太监候在一侧。 虞时也上前道:“二姑娘人呢?” 小太监忙福身说:“回大公子的话,前头太后唤了二姑娘作陪,现下许是在安寿殿呢。” 虞时也斟酌片刻,说:“可否请公公引路?” 太后喜静,安寿殿偏远,虞时也走了许久未见到,便迈开了腿阔步而走。他腿长,愣是将一步路走成了两步远,将引路的小太监赶得气喘吁吁。 终于窥得朱红小门,小太监小跑上前,正欲与小宫女道一句“劳烦通禀”云云,却忽闻不远处“啪”地一声脆响,粉衣宫女捂着脸嘤嘤哭泣:“郡主饶命!郡主饶奴婢这一回吧!” 小太监见怪不怪,原来是永安郡主在训宫人。 小太监瞧见了,虞时也自也瞧见。 他只冷眼一瞥,并未上心,只觉那女子声色清冷,不似寻常女子那般甜糯糯的,说话的气势也拿捏得正正好,不由多听了两句。 “敢在人后嚼太后的舌根子,谁给你的胆子?” “你自个儿不惜这条命,我又如何替你惜命。” “拖下去,杖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