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离婚后靠顶级田园逆袭了 > 分卷阅读1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4(1 / 1)

来。 在他的劝说下,还是答应过几天办完手头的事情就过来。 这时听鹤园民宿婉拒了,他其实也不算意外。 他弟过来,不在这边接活,那住几天放松一下也挺好。 反正他房间是个标间,还有个床呢,能跟他住一起。 林先生跟顾嬿白、关河他们说完这些后,忙忙又回去吃菜了。 好在今天杀猪菜管够,不然他肯定不会吃到半截过来说话。 关河跟顾嬿白说完话后,便过来这边继续招呼大家。 “关园长,” 这时有客人边吃边大声问道,“下回杀猪菜什么时候啊?端午?” “是啊,” 旁边人都笑了起来,立刻看向关河,“收费的也行啊。” 这杀猪菜又好吃又热闹的,巴不得民宿天天有。 他们都住这民宿了,也不在乎多一顿饭的钱了。 “端午咱们肯定会安排聚餐,” 关河朗声笑道,“不过不一定是这个了。” 鹤园消遣相对还是少,即便最近加装了一些户外的健身器材之类的,也还是少了些。 杀猪菜虽香,可也不能一直照搬复制。新鲜感要时不时有一些,才会让大家多一点期待。 “你们去过芥子那边吃过没?” 就在这时,又有客人道,“那边猪肉也比其他地方好吃,可我还是觉得,咱们鹤园这边的更好吃——” 有在芥子那边吃过的,也点头赞同道:“确实,不过芥子那边蔬菜什么的,跟咱们鹤园一样香,那边样式也多,也讲究,别的肉上没感觉太出来,但今天咱们的猪肉,绝对是这个!” 说完冲关河狠狠竖起大拇指晃了晃。 那边顾嬿白正和郑老说着话,听到这几位客人的声音,眸色微微一动: 果然大家的味觉还都是挺刁的。 蔬菜芥子和她的民宿用的都一样,基本都是来自芥子菜棚那边种出来的菜。吃起来味道上自然没什么差别。 鸡肉上,都是用的鹤园这边养的走地鸡,牛肉羊肉之类,无论是鹤园还是芥子那边,进货后都是先到芥子那边的冷库里。 她在冷库里,简单用灌注了灵华的水处理过的,味道上就比进货本身要好出去很多。 这些食材上,鹤园和芥子差不多,因此味道上差别也不大。 但猪肉就有点不同了。 鹤园毕竟养的猪很少,哪里供得上芥子和民宿两边的? 就芥子开业用了鹤园养的猪,后来就是直接进的外面的猪肉,跟牛羊肉一样,她在冷库处理过。 民宿这边,像今天的杀猪菜,可是用的直接是鹤园养的猪,而且养了好一段了。 这味道,她也吃出来,确实比那些在冷库里她处理过的好吃。 这一点让她意识到,她用灵华处理过的现成的食材,味道上真的不如她用灵华种植养殖出的东西。 她隐隐猜度到,大约是动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于灵华的吸收利用,是一个很玄妙的过程。 比及直接浸泡处理的这种硬生生灌注进去的灵华,大约是要更加灵动的多。 还是要自己种,自己养的才更好。 但这样一来,她铺的摊子一大,眼下掌中能蕴蓄的灵华,依旧还在小藏之境……有点不够。 “师父你在想什么?” 郑老吃的满脸红光的,一扭头见顾嬿白若有所思的样子,嘿嘿笑道,“想的这么入神?” “准备去趟郢水市那边,” 顾嬿白敛起心神,解释道,“芥子在那边弄得养殖场得去看看——” 顺便再去海边,她要再一次挑战一下海上的那些灵华光雾。 这一回,不知道还有没有好运,能碰到那模糊的水之精。 “好好好,” 郑老似乎很是高兴,“能者多劳,师父要趁年轻,想做的事情多去做做——” 顾嬿白笑了笑。 她知道郑老大约也看出了她的性子,每次她能多做一些事情,郑老就格外高兴也格外支持。 过了五一,顾嬿白便和傅灼、宋酬两人一起出发,开车走高速,一路到了郢水市。 傅灼为人很豪放,可认真开车的时候,车开的却很稳。 路上,宋酬和傅灼两人也把最近定下来的养殖计划,简单又说了说。 之前他们给顾嬿白的那些资料上都有,顾嬿白对于他们确定以养大黄鱼为主,兼有黄唇鱼等实验养殖的计划也没有异议。 “请的师傅都到位了,” 宋酬道,“是两位在养殖大黄鱼上很有经验的师傅,招的工人也都齐了。” 说到这里,没忍住一笑。 不是笑别的,而是车里连同顾嬿白他们三人中,没有一个干过这种养殖。 这时候,突然大手笔弄了一个养殖场,连师傅带工人一起,就他们三个是外行。 想到当初他第一回跟两位师傅碰面时,那两位师傅脸上不可思议的表情,就有点好笑。 大约是觉得他们疯了,几个外行过来折腾这么一摊子。 “笑什么,” 一听宋酬这声轻笑,傅灼就知道他在笑什么,也笑道,“咱们真金白银的干,又不偷又不抢的,到了那些员工跟前硬气着点,别叫他们笑话咱们就行。” 被员工笑话,那威信就不够了啊。 顾嬿白被他们两人的对话也逗得微微一笑。 “嬿白,你说的海洋牧场的计划,我按你说的,去找了几个研究点,” 宋酬这时又看向顾嬿白道,“他们听说咱们有心要搞,还是十分热情,主动说会派技术员过来,会帮忙将所有设备落实,一直待到海洋牧场可以运转为止——。” 说实话,第一回听顾嬿白说这个海洋牧场计划时,他和傅灼都有些意外。 和大黄鱼等的养殖计划不同,这个虽然比及一般的海鱼要难一些,但总归还算成熟了。 网箱养殖也好,围网模式也好,都有先例可循。 请来的师傅也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可顾嬿白想的海洋牧场,就有点不一样了。 这概念说实话,眼下实践成功的案例,除了参观性的、研究性的外……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模式成功案例还没看到。 也怪不得那研究点的人员热情,难得有人想替他们验证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他们能不热情吗? 这个海洋牧场,一开始也要往海底放一些牧场的基桩等等,还要上相应的一些海底监测设备等等,先期投入其实不小。 一个不成功,那些就都打了水漂。 估计这概念才出来时,已经有人打过水漂了,这模式才一直没有成功。 基于以上,他和傅灼才在听了顾嬿白这念头后,有点意外,但他们也都默契地没有反对。 “行,” 顾嬿白道,“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