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235页(2 / 2)

秦楚耳根莫名地一阵发麻,却奇异地不太反感,心中浮现出一点奇异的情绪来,周身那点血液很不给面子地逆行起来,一股脑地涌向了耳朵。可战场终归不是谈情的地方,她很快便压下这点古怪的感觉,微微定了下心神,斩钉截铁道:“时间不等人,和我走。”

荀彧点头:“诺。”

第131章

送荀彧回城之后,秦楚也没有再回战场。

长葛之围最终被辛宪英的火计所解,豫州兵溃不成军,孔伷只能退回到汝南去,城中至此算是太平了下来。

秦楚将长/枪斜靠着城墙,拿了士兵的手帕,低头有一下没一下地擦着枪头的血污,漫不经心道:

“长葛如今是徐元直与辛宪英在守——啊,辛宪英亦是长葛的文士,才能不凡,算是我占了便宜。”

荀彧专注地看着她。

待秦楚话音落下,他才微笑着问:“主公舍得把吕将军与阿湘一同带来,是在长葛找到了可用的将才么?”

“文若明察秋毫,果然瞒不过你。”秦楚终于将目光从武器上移开,冲他眨了眨眼,“孔伷麾下有一武将,名叫许褚。这事说来……唔,他有个兄长,恰好就在长葛。”

说来也巧,当日秦楚在营帐中放走的许定,其实是许褚留在长葛的兄长。也是因为这件事,许褚没跟着孔伷丁斐一起逃走,被俘时被徐庶辛宪英劝了两句,倒戈得相当爽快。

“看来主公很放心这位他,才会带这么多将士前来驰援。”

秦楚摇摇头:“说不上‘放心他’,只是我真的忧心你。”

这话真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荀彧闻言一怔,心不自觉地一阵紧缩。

他垂下眼帘,一眨不眨地看着秦楚,好半晌才想起来呼吸。

“我听信使说,你……”似乎是注意到了荀彧的视线,她擦着枪的手似乎顿了一顿,片刻后,有些生硬地岔开了话题,轻声道,“事情还没有到那种地步。文若,你不必这样殚精竭虑。”

就是火攻前后那几天,荀彧那封密信被送到了她手上,还额外告知了她阳翟的具体情况。秦楚被两个姓袁的倒霉货色搅得心神不宁,又惦记着往死里加班的荀彧,想起自己留在阳翟的武将的确不多,干脆将辛宪英和徐庶留了下来,自己带着吕布程湘一干将士,径直往颍阴求援去了。

荀家人口众多,构成也很复杂,她最先找了荀爽商谈,得到的助力极其有限,反而是荀绍帮忙周旋了不少。磨蹭了三四天,她好赖话说了个遍,才从荀陈几大世家借来了两万兵马,带着这些部曲去了阳翟。

这些事情,秦楚虽然没有说出口,荀彧都是可以猜到的。他是世家出身,自然明白游说世家的艰辛——这些高门贵族一向以“明哲保身”为要义,想从他们手中得些利益,除了所谓的“名正言顺”之外,威逼利诱也不可少。更何况,秦楚去岁与袁杨几家决裂,手下又多为寒门子弟,即便有伏氏倚靠,也只能算半个世家子,多半不会被他们认可。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