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沈立强走后,新厂长愁的不行,最后想到了个办法。 在厂里面搞个公开表决,让全厂员工投票决定厂里该不该给包家明一笔慰问金。 令他没想的是,最后竟然超过百分之九十的人同意。 这下新厂长心安了,这可是人民群众的意思,别人想揪他的错也不成。 当天,单车厂的会计带着五百块钱来到医院,亲手交给了李慧妍。 李慧妍一个月工资三十八,丈夫六十八,这五百块钱对于他们家来说可是笔巨款,大大缓解了他们目前的困境。至少有了这五百块钱,包家明接下来一个月的住院费有着落了。 至于一个月后……李慧妍不敢想太多,只能告诉自己,也许那时候丈夫已经醒了。 看了眼女儿,李慧妍又想,如果丈夫能早点出院,剩下的钱就全部给女儿买东西。 衣服、牛奶、鸡蛋、水果……没有票去供销社或副食品店买,她就去黑市,花再多钱也不心疼。 --- 当家里医院两地跑成为常态,李慧妍发现自己竟然适应的很快。 每天忙完了家里的事基本就去医院陪着丈夫,跟他说说话,希望能刺激他早日醒过来。 至于女儿,李慧妍舍不得让她也跟着在医院里耗,只肯上午让她跟着去一趟,下午就让她在家待着。 这日下午,包惜惜一个人在家。她正无聊看着连环画打发时间之际,突然传来砰砰砰的敲门声。 动作之粗鲁,差点让她以为是拆门。 她猜到了可能会是什么人敲门,轻抿着嘴。 如果她坚持不开门,那些人会不会直接破门而入? 犹豫之际,她听到一个声音,对那些人说应该没人在家,然后说了包家明在暴雨夜为抢救公家财产受了伤,现躺在医院昏迷不醒的事。 有人语气尖锐问:“你怎么知道?” 那人冷笑:“整个大院都知道。” 随后包惜惜听到几个人在商讨怎么办,包家明昏迷了,他们要怎么闹。 然后有人说会不会是装昏迷,但很快自己就又否定了。医院是国家的,医生也是人民的公仆,不可能帮着包家明说谎。 最后他们都决定暂时先算了,总不能跑去医院闹的,何况人家还是为了抢救公家财产受的伤。 包惜惜松了口气,附在门边听了好一会,在确认门外门人后缓缓打开门往外探了探头。 此时正值上班和上学的点,外面空无一人。 包惜惜走到长廊上处,看着空旷的院子。 经历了大雨的洗刷,院子好些地方都还有积水。 这些天她往返于家里医院,看到不少地方的房屋都倒在了这场大雨中,很多人一夜之间无家可归。整个城市似乎在经历前所未有的狼藉。 风雨之后真能见彩虹吗? 包惜惜望着远处天边。大雨过后的天空湛蓝无比,却也并没有什么彩虹。 她想着刚才那些人说的话,有些后知后觉意识到一个问题。 父亲昏迷了,那些抓着他出身闹的人似乎也只能暂停。 原着里并没有包家明为救公家财产昏迷住院一事,这会不会是他们家的转机? 沈立强下楼散步回来,看到包惜惜又站在走廊。 他发现这个孩子似乎很喜欢站在这个角度俯瞰大院,他理所当然理解为,她这是向往和大院里其他孩子一起玩的表现。只可惜初来乍到,家里又这情况,大院的孩子都避着她。 沈立强自己都没察觉,自己竟然在心里默默心酸叹气。 如果没有那些糟心事,她应该也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成长。 沈立强看左右并无他人,开口喊了她,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大白兔糖,示意她接过。 包惜惜双手接过,说了声谢谢。 沈立强哼了声,说:“这些东西吃多了蛀牙。” 包惜惜笑了,露出洁白的牙齿,告诉他自己每天都刷两次牙。 沈立强没再说什么,两手负于背,转身继续上楼。 年轻那会,他能上山砍树下河修堤,帮人民群众做了不少好事。现在老了,竟然有心无力到只能拿几颗糖安慰孩子。 沈立强想着想着,自己都忍不住直摇头。 包惜惜看着他蹒跚上楼的背影慢慢消失在转角。 之前在门外说他们家没人的正是他,可真是个有正义感的老头。 作者有话说: 收到了好些营养液,谢谢大家的灌溉~我会好好成长哒。 看到评论区一个重庆小可爱的评论,女主的名字瞬间喜感了(大声用重庆话念包惜惜) 第14章 沈立强走后,包惜惜剥了颗大白兔糖放进嘴里,味道和她没穿越前吃过的差不多,香甜的奶香味。 她只吃了一颗,剩下的几颗放在客厅桌子上。 在这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不舍得一下子吃完。 随后她拿出一个本子,开始写字。 为了证明给父母看她会在家好好自学,她每天都会翻翻课本抄抄字,再做几道简单的数学题。现在父亲虽然昏迷,母亲也自顾不暇,可她还是保持着。 练字做题对她来说还真是挺难的,难就难在她得时刻注意把字迹写的符合十岁这个年纪。 傍晚时分李慧妍回来,看到桌子上放着几颗糖,自然免不了会问女儿是谁给的。 得知是楼上的老厂长,她不免有几分感触。老厂长好像挺喜欢他们家惜惜的,大院那么多孩子,也没听说过他爱给谁零嘴吃。 转身去了厨房,李慧妍撸起袖子开始做晚饭。 看到母亲刚从医院回来就开始忙活,包惜惜忍不住再次开口说:“妈妈,我真的会做饭的。” 反正她在家也没事干,午饭和晚饭完全可以交给她来做。 李慧妍边淘米边道:“妈妈真不累,在医院陪你爸爸都是坐着的。”说着,她语气沉了些:“有事情忙,心里好像反而踏实些。” 听到最后那句话,包惜惜不再说什么。 两边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也不为过。 包惜惜相信,哪怕包文雅是李惠兰的亲生女儿,但回到那个家后,他们夫妻一定还是会使唤她干活。当然不至于到使唤许大丫那个程度,可对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包文雅来说,一点点家务都够她受的。 还有那个熊孩子许涛,在李惠兰夫妻的从小教育下,成功让他认为‘姐姐’不过是照顾他的工具人。这两姐弟会碰撞出出怎样的‘火花’,闭着眼都能猜到。 包文雅回到那个家必定过得各种闹心,迟早抓狂。而时间久了李惠兰夫妻也必定会拿她和许大丫比较,对她产生嫌弃。 那一家子人,不会有人过得顺心的。 只是想想,包惜惜都觉得解气。 但只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