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日九,每天中午十二点更新。 第22章 西瓜与儿子(已捉虫) “向同志, 方便帮我看个图纸吗?” 周场现在一门心思的就只有改良的抽水车,走过去就把图纸打开。 向阳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到细细看过改良的图纸,觉得惊喜还是很大的, 其实她上过半年的大学, 但上山下乡是家里的指标, 自从前年她爸妈去世,她还没满十八岁, 户口就放在大伯家名下, 大伯跟大伯娘对她很好,从北京来到这里,向月吃不了下乡的苦, 她即使考上大学也心甘情愿的被换过来,毕竟她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大伯一家帮忙的, 因为向月下乡这件事情大伯娘不止哭过多少次。 她大学专业学的就是这方面的。 “这个是谁画的?” 周场错愕的看她两眼,随口回答道,“我啊,还能有谁。” 向阳实在有些不敢相信, 第一次见的时候还以为他是个盖房子的瓦匠, 但现在没想到他还懂这个。 “你看这里, 需要再改一下, 到时候带动的力道就会大一些, 磨损也会小。”她边说边拿起来铅笔在上面稍微勾勒出来。 周场眉头紧皱,仔细看了起来。 “是, 是, 你说得对, 我说是哪里的问题呢?”他恍然大悟, 然后趁机还提出了一些其他有困惑的地方。 两个人倒是讨论了很久,直到太阳落山,许年年都下工回来,她今天跟着万嫂子去了别的生产大队开会,受益匪浅。 向阳跟周场这会才抬头看到外面,原来都过去这么久了。 周场收起来图纸,“向同志,明天你来我家吧,我那边还有好几本这方面的书,我们可以再讨论一下。” 向阳忙点头,她也挺高兴的,原来还有人在这方面这么有天赋,下午才知道他压根就没专门学过,只是靠着自己的兴趣看书得来的。 “明天上午我一定去。” 周场把图纸小心的卷起来收好,“那我先回。”说完他还跟许年年坦然的点头示意,然后才大步的离开。 许年年一句话都没跟他说,看人已经走远,茫然的指着他,“这是那天给咱们修补房子的?” 向阳点头,“是啊,他下午拿来图纸跟我讨论,他会的东西还挺多的,而且很有想法。”她来对地方了,今天下午讨论东西的时候,她是发自内心的觉得很快乐。 许年年这几天也很顺利,“向阳,我觉得河山沟是很不错的地方,我听万婶子说,这准备开始种西瓜,要是能种成功,乡亲们就又多了一个进项。” 向阳觉得来到乡下大有作为是真的,她可以尽可能的教孩子们知识,告诉她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第二天一早,田耽,周洪山,余秀敏吃过饭就打上工铃,今天他们要开始打钵体,就用打钵器装满土,再用脚踩在打钵器上就能把打钵体给做出来,再摆放整齐,放在长方形的池子里,把种子一点点的放上去,再撒上一层土,泼水,等待发芽就可。 河山沟这次种的西瓜并不少,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开始忙起来,等到五月份麦忙结束,要种棉花,这些棉花要供给给国棉厂。 周喜在看书,周繁休息在家里照顾俩孩子,周场把抽水车已经开始动手改起来。 周源也没出去玩,他陪着周场,帮他递各种工具。 院子里一阵微风吹过,还是很舒服的。 周繁看着老实坐在自己怀里的周温。 “你怎么这么听话,姑姑可喜欢你了。”她最喜欢这个小侄女,长的好看,不哭不闹。 向阳在知青点把院子扫过,洗好的衣服也晾晒好,才准备出门,只是在门口就看到了赵南平,她理都没理,径直从他身边走过去。 赵南平猛地拉住她的手腕。 “向阳,跟我回去。” 向阳为了防身学过几个摔跤的把式,趁他不注意一个过肩摔直接把人给扔在了地上。 赵南平疼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向阳低着头看赵南平,“开口跟你回去,闭口跟你回去,你拿到条了吗?有正式的盖章的吗?还是说你先回去求你爸妈,赵南平,你就是个靠家里的软货,我向阳可不喜欢你,我以后要嫁的人那可是要顶天立地的男人,你配吗?” 她说完痛快的转身就走。 赵南平没说话,只是半晌才爬起来。 向阳知道大队长的家在哪,站在门口敲了敲门。 周源跑的特快,过去把门打开,抬着小脸好奇的看着眼前的人,“你是谁啊?” 向阳看到他就想起来自己弟弟小时候的样子,也半弯着腰抿嘴笑着看轻声问他,“我来找周场,请问他在家吗?” 周源想了一下周场是谁,紧抿着小嘴,“我想起来了,找我叔叔的。”他打开门,向院子里跑过去,“小叔,有个姐姐找你。” 周场突然想起来昨天他跟人说的,这才从地上站起来,“快请进。” 周繁抱着周温站在原地。 向阳进来看到周繁,对她笑笑。 “这是我二姐周繁,在县里上学。”周场给她先介绍,“姐,这是咱们大队新来的知青,向阳,现在在学校上课,她对这个可熟悉了。” 周繁笑着点头,“你好,那你们忙吧。” 周场回房间里把书拿出来,“这几本都是,都是我哥在外面买来的,我们家里人谁愿意看谁就看。” 向阳听他这么说还是很惊讶的,因为这种方式非常好,谁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不限制兴趣,没想到田婶子是个这么有想法的人。 “谢谢啊,我正好可以看。” 周场摆摆手,“不用谢,我还要谢你帮我这么多呢。”说完他指着地上的抽水车,“我上午用车从大队里拉回来的,现在改的差不多。” 向阳也蹲下来看了一遍,“可以,等哪天大队里投入使用,你一定要告诉我,我也去看看。” 周场立刻就答应下来。 周繁把周温放进小推车里,她到堂屋里倒上一杯热水,“向同志,喝茶。” 向阳忙道谢,伸手接过来。 周源抬头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伸手挠挠自己的后脑勺。 向阳在周家也没待多久,拿著书就回了知青点。 中午周繁跟周场一起做饭,周喜出来照看着周温。 周洪山他们三个下工回来的路上,刘支书叫住了周洪山。 田耽跟余秀敏先回来。 “叔,啥事啊?” 刘支书冷哼一声,“昨个新来的知青要走了,公社已经同意,就差你去大队办公室盖章,需要走个流程。” 周洪山就知道会这样,但没想到会这么快。 “真行。” 赵南平来的快,走的也快,很多河山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