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周钰拱了拱手,“那位是北髯客古森,古大侠,庞将军死了,这里说了算的就是他了。”
这又是一句警告。
唐乐筠道:“这位作为庞将军的副手,似乎与庞将军不太和睦!”
周钰笑了笑,“你也说了,姓庞的为人……唉,死者为大,我就不说了吧。”
唐乐筠道:“多谢周大侠。”
周钰道:“唐掌柜客气,不必叫大侠,叫我周钰就好。”
唐乐筠从善如流:“好的,多谢周兄。”
二人一边说一边进了厨房。
唐乐筠拿来一个铜盆,将韭菜洗了,用菜刀切成碎末,和鸡蛋一起放在面糊里。
做完这些,小灶上的水就开了,唐乐筠把壶拎起来,放上小铁锅,准备好猪油,就把这里交给了邓翠翠,她自去泡一壶茶,倒了五杯,放在八仙桌上,邀请周钰和姚恒落了座。
姚恒感叹道:“但愿日后每天都能过现在这样的日子。”
周钰闻了闻茶香,“一定会的。”
唐悦白拿碗进来,闻言问道:“两位大侠以前吃不上饭吗!”
姚恒哈哈一笑:“我们吃得上,但老百姓吃不上。”
唐悦白撇撇嘴,“我不信,明明是你们来了,我们才吃不上饭的。”
周钰道:“小兄弟有所不知,去年一场大灾,京城以北的大部分州县都欠收,不少老百姓忍饥挨饿过了一冬,他们以为熬过冬天,朝廷就会开仓放粮,可还是什么都没有,不但没有粮,就连种子也没有了。”
姚恒接着话茬问:“小兄弟,你知道没有种子意味着什么吗!”
“没有种子意味着明年也会挨饿。”唐悦白回答道,“他们是很惨,但我们又做错了什么你们就听不见外面的哭声吗!”
周钰、姚恒哑口无言,默默喝起了茶水。
待唐悦白出去,姚恒小声道:“真特么憋屈,里外不是人。”
周钰道:“牺牲是暂时的,只要明君现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的声音很大,外面的三个人听得清清楚楚。
邓翠翠有了几分憧憬:“筠筠,只要真有明君,就一定会好起来的,是不是!”
唐乐筠暗道,他们以为的明君并不是什么明君,不过是同袍义的社长和前首辅邵昌文的狼子野心罢了。
但这样的话不能说,她只道:“如果是明君,就该军纪严明,而不是靠践踏老百姓的尊严维护下属的衷心。”
邓翠翠和唐悦白一起点头,里面也没有了动静。
……
吃过早饭,外面就响起了哨声,周、姚二人告辞离开了。
唐家三人把挨着房山的甬道拆了,和练武场的空地一起翻了翻,将之前培好的菜籽都种上了。
干完地里的活,唐悦白自去练唐乐筠罚写的大字,唐乐筠和邓翠翠去药铺做金疮药。
巳时一过,周钰和姚恒就过来收粮了,他们带走了厨房的所有米面,以及半坛子大油。
中午,叛军开拔,果然朝生云山的方向去了。
唐乐筠姐弟三人站在铺子门口看了会儿热闹。
唐悦白问:“姐,这里离京城这么近,他们就不怕朝廷围剿吗!”
唐乐筠道:“生云山很大,易守难攻,而且那里背靠皇庄,生存空间着实不小。”
“唐姑娘,告辞了。”周钰从队伍里走了出来,“我们只收编了一小部分流民,未来这里不会太平,你们最好换个地方生活。”
姚恒小声道:“去京城吧,至少能保命。”
“多谢二位大侠。”唐乐筠朝唐悦白耳语两句,又道,“你们也是,多保重。”
那二人一起拱手,“保重!”
唐悦白从铺子里出来,将手里的袋子递给了姚恒,“我姐送你们的。”
唐乐筠道:“我家的金疮药很好用,里面有绷带,以备不时之需。”
二人长揖一礼,“多谢唐掌柜。”
……
叛军走了,镇上的原住民纷纷走上街头,凑成几大堆,义愤填膺地咒骂叛军,声讨朝廷,声浪一声比一声高。
唐乐筠让小白看家,她和邓翠翠往田家走了一趟。
木器行的门锁被砸了,但铺子没被破坏,基本上保持了原样。
二人从后门出去,进了院子。
这里的情况比较糟糕,几乎所有的房门都敞开着,不用进门就知道到处被翻遍了。
厨房被破坏得尤为彻底,几乎所有的瓷碗都碎碎平安,所有的筷子都一刀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