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第144章
上午的太阳很大,晒在皮肤上热辣辣的。
但唐乐音觉得暖和多了,她闭了闭眼,深吸一口气,说道:“我很佩服你。”
居然敢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而且相安无事。
唐乐筠想了想,还是替纪霈之辩解了一句:“端王只是看着狠,但心地柔软,否则他也不会拖着病体从西南直接转战南州,替朝廷征粮,以解京城之困。”
“是啊,我明白。”唐乐音尴尬地笑了笑,“我只是……娘娘,我说那番话是好意。”
她放弃辩解,只说初衷。
唐乐筠道:“我知道。但你也要明白,易地而处,你或者会表现得比王爷更斯文一些,但内心的想法可能是一样的。”
出了二门,唐乐音的情绪彻底稳定下来了,她警惕地看了看周围,小声道:“娘娘说的没错,只能说,我刚刚比较倒霉。”
唐乐筠笑着点点头:“我也这么认为。”
二人说着话,穿过药铺,到了大街上。
如今的五柳街比唐乐筠刚进城的时候热闹多了,如果用成语形容,即便没有摩肩接踵,也有车水马龙。
唐乐音感慨道:“最难的日子总算熬过去了。王爷很快就会出征西北,娘娘若是无聊,可以打发人来找小女,小女游山逛水小女都很在行。”
这就是女主的素质,不但顺杆爬得自然,试探的话也合情合理。
唐乐筠略一颔首:“好。”
唐乐音便福了福:“小女告退。”
唐乐筠颔首,“慢走。”
唐乐音带着婢女立春朝马车走了过去,唐乐筠也转过身,准备接待纪霈之。
“娘娘。”唐乐音忽然叫了她一声。
唐乐筠立刻转身,先是警惕地扫视一眼四周,确定不会有偷袭,然后看向了她。
唐乐音道:“我不明白,娘娘为何与之前判若两人。”
她的目光很灼热,显然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她很久了,所以才趁唐乐筠好说话的时候,大着胆子问了出来。
对于她的疑问,唐乐筠意外也不意外,“我都被你们赶出来了,再不改岂不是坐以待毙”说到这里,她语气一转,“我猜,你可能要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样的话来反驳我,但这世上多的是与众不同之人,也多的是改邪归正之人,不能一概而论,你说呢!”
答案很完美,虽然只能撇清一小部分,但唐乐音知道,这就是她能知道的全部了。
她拱了拱手:“小女逾越,感谢娘娘解惑。”
唐乐筠还礼,转身进了药铺。
人都会变,或多或少,或好或坏而已。
但这有个前提:自己的人生,剧本要由自己书写——就像原主,她不改变的主要原因是剧情左右,身不由己。
唐乐筠思索着进了小客厅。
纪霈之无声地转着文玩核桃,“她都说了什么!”
“她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我们之间的关系,顺便打探我和王爷的动向。”唐乐筠在他下首坐了下来,“王爷贸然出现在药铺,岂不是提前暴露了实力!”
“没关系。”纪霈之道,“瑞王若是知道我已然病入膏肓,就不会怂恿老畜生颁那张圣旨,更不会在江湖上广邀好手。至于唐家,唐门少门主昨日抵达京城,第一时间赶到唐家,想来是为了阻止唐锐安犯更大的错误。”
唐门少主唐锐韬,此人在书里没什么戏份,但他行事一向以唐门为先,并不贪恋权势。
“但愿如此。”唐乐筠点点头,把赵宗光的名单拿出来,递给他,“王爷看看,是否能够查缺补漏!”
纪霈之打开,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在温显的名字上点了点,“这个人,他确定吗!”
“不知道。”唐乐筠摇头,“但据我观察,赵宗光不是那种喜欢夸大其词,以邀功请赏之人。”
“温显和丐帮关系极好,行迹飘忽,莳花院和八珍院的人都没能捕捉到他的信息。如果他来了……”纪霈之疲惫地捏了捏眉心,“罢了,我们暂时不必紧张,他要先行刺我,然后再挑战你,这才是正确顺序。”
唐乐筠道:“需要我做什么吗!”
纪霈之闭上眼睛,“不需要。你现在是吸引他们注意的活靶子,只需要在我们离开前,好好地站在这里。”
唐乐筠起了身,绕到他身后,手指按上太阳穴,将木系异能逼入,轻柔地按了起来。
纪霈之感觉一股灼热冲进脑海,瞬间便抚平了所有疲惫,大脑空前的清醒。
他赶紧把所有计划重新盘了一遍……
当午饭的香气从东厢房飘出来的时候,纪霈之抓住唐乐筠的手,把人从身后拉了过来,“歇一歇吧,我好多了。”
唐乐筠顺着他的力道过来,刚想去椅子上落座,手上便传来一股大力……
她的脑海里先后闪过两个念头——反抗,不该反抗。
于是,她的手在茶几上轻轻一按,屁股就坐在了太师椅的扶手上。
纪霈之长臂一伸,从后面搂住她,脸颊贴在她精瘦的脊背上,“筠筠,你担心吗”
尽管早就亲过抱过,但唐乐筠还是感觉心脏不规则地跳了跳,条件反射般地握住他的手臂,“担心,但也没那么担心,尽人事听天命吧。”
谋嫡是她的选择,即便失败她也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