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侯爷信心满满,“你不懂,我这书肯定好卖,比破案的还好卖!” 这时代,从头到尾讲美食的书很少,最起码目前的市场是没有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赚得盆满钵满。 届时,不仅能将他吃掉的银子赚回来,还能存下一大笔探店费用呢。 这套路他是懂的。 当这本美食探店的书写得差不多时,杨清泉恰好来到定远侯府。 看到这本书,杨清泉条件反射地吞口水,这文字再搭配上精美的画,美味等级一下子就上去了。 “这老王烤鸭真这么好吃?” 小侯爷点头,竖起大姆指,“很好吃,刚出炉的最好吃,回家再加热就没那个味了。” 杨世子的眼睛都黏在书里,“老林家梅干菜五花肉馅饼好像在我回家的路上,等我经过就买一个……”看着书里那栩栩如生的画……不对,他见过实物的,好像还没有画里这么诱人。 杨清泉爱不释手,“你这画实在太逼真了,这是什么画法?” 这画是刚完成没多久的,他都能闻到颜料的味道,说实话,彩色的画其实也不算什么稀奇,但这种画法是真的没见过。 在讲究神似的画坛里,工笔画已是公认的写实,可这比工笔画还要更写实一点。 若是江河知道他的想法,定会在心里反驳他。 那当然,油画的写实程度哪是工笔画能比的?尤其是超写实的画,那真是只有照相机能拼一拼了。 “就是随便画画,觉得越逼真越好。”小侯爷含糊地说。 他思索着若是这书要出版的话,书里的插画逼真度要大减,现在的彩色插图基本都是黑白底纹印刷后用手工涂彩而成,工匠的水平有高有低,还需要很多人手,成本好高啊。 他要想想,有什么方法可以提高彩色印刷水平。 杨世子坐在一旁,拿起一张又一张栩栩如生的插画,这张画上的烤鸭让人垂涎三尺,那张画上的点心精美得如艺术品。 这画太真实了,真实得让人依稀觉得只要一伸手,就能将图画里冒着热气的食物端出来。 杨清泉努力地思考片刻,眼神越来越诡异。 江河警觉地问:“你怎么了?为何用这么奇怪的眼神看我?” 杨世子捂着自己快要跳出来的心脏,激动地说:“子宽啊,你知道么,你就是开创了一代画法,你是超逼真的画法,你这是开宗立派的祖师爷……” 小侯爷被他弄得很不好意思,虽然他很不要脸,但还干不出冒名顶替的事。 “停!”他打断杨世子越来越激动的话,“这画技我不是第一个发明的,也不是第一个发现的,这是西洋的一种画法。” “西洋画?”杨清泉迷茫,“我咋不知道?” 宫里收藏着很多名人名家的画,什么派别的都有,就是没有其他国家的。 杨清泉马上道:“子宽,能让我欣赏一下这西洋画吗?” “我以前看过一本书,上面说大海那边的国家,有不少油画大师的画都很逼真。”小侯爷摸摸鼻子,“其实我也没见过西洋的画法,只是想着画得越逼真越好。” 杨世子马上高兴起来:“也就是说,你没看过西洋画,只靠自己研究就研究出来了?海那边的国家我不管,在咱们大康朝,你就是第一人。” 越说他越激动,“这些画你要拿去印刷吗?等印刷完,这原画送我吧!” 杨世子喜滋滋地拿起那张画着烤鸭的图画看,“大康朝新画技第一人,很有收藏价值,再过几十年说不定能卖出天价。” 小侯爷呵呵一声,其他画师画的都是山水人物画,意境幽远,而他画的因为是一盘盘食物,没什么意境,在好友眼里是上不了台面? 他实在怀疑这天价的说法,与其看这不能吃的,还不如直接摆只真烤鸭上去呢。 杨清泉反驳,“什么叫上不了台面?这叫人间烟火!你问老百姓,他们想贴什么山水画还是这只烤鸭。” 民间不是有画饼充饥的说话吗? 据说贴在家里很容易让人有奋斗的动力,就为了吃上一口烤鸡,拼他丫的干活! 杨世子欣赏半天,终于想起自己来这儿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欣赏这画的。 “对了,你的话本呢?你不是说话本写了一半?” 知书正好端茶进来,将茶放在杨世子面前,闻言一脸哀怨中夹着杂愤怒神色瞪向小侯爷。 她一脸得体地微笑,“杨世子,这话本只写了一半,但写到一半时,小侯爷就停下来转去画美食了。不知这话本,杨世子愿不愿意一睹为快?” 哼,绝对不能她一个人掉坑,等更多人掉坑后,天天追更新,到时她看小侯爷还怎么躲懒! 小侯爷觉得这气氛不太对,好像不怎么安全。 他摸了摸鼻子,踮起脚尖,轻手轻脚地准备开溜。 杨清泉多了解他啊,一把拽住他的领子,阴气森森地问:“小侯爷,去哪儿啊?” 小侯爷尴尬地笑,两只脚还不死心的在地上划拉:“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好吃的,招待您老人家。” 杨清泉又伸出一只手,扯住他的脖子:“我不要吃的,我只想知道凶手是谁,犯人是怎么死的!” 江河:“……” 阳光明媚,花开得正艳。 江河瘫在躺椅上,耷拉着脸,他为什么要在这么美好的天气里说书?而不是像个纨绔一般到外面无所事事地玩? 案桌前,知书奋笔疾书。 杨世子也忍不住握笔狂写,边写边催促:“接下来呢?柯导发现犯人的动机了吗?还有没有人会死?柯导能阻止吗?” 小侯爷直接死鱼眼,还有没有人死他不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快要死了,纨绔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呐喊,他不想工作,只想躺着。 知书催更,他可以不理,但杨世子催更,他不理不行,因为杨世子能烦到他想上吊。 幸好宫里的皇帝有事找他,将杨清泉喊进宫,小侯爷终于能躺下,将脑子放空,什么都不干。 看到知书,小侯爷开始哼哼唧唧的,“我不行了,我不行了,我嘴巴酸,嘴巴疼,嘴巴不想说话。” 知书盯着他面前摆着的食物,嘴巴累还不妨碍你吃东西?还一天到晚没停过? 小侯爷摸摸鼻子,“……本侯突然想想,美食册可以出书了。” 说着,他一溜烟地拽着青葱走人。 知书也没拦,小侯爷的话本里的案件跌宕起伏,你永远也不知道他故事里的犯人为何会有那么奇葩的杀人动机,你永远想不到平常的一根钓鱼线能杀那么多人。 她和杨世子都听得沉醉。 但说实话,小侯爷的故事都是用大白话说的,半点文采都没有,没经过她和杨世子的润饰,她都不敢拿去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