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365(1 / 1)

妇,纨绔们将聚会的地点改在公主府。 荣平长公主笑眯眯地表示欢迎,甚至让人不要去打扰他们。 杨清泉表示,他其实没那么擅长算学,可不可以不要来他家?然后被一脸期待的六皇子打败了。 六皇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这本还没印刷出版的算学应用题,“如果是表哥家的话,父皇应该会答应让我出宫,别人家就想都别想了。” 杨清泉闻言,将他抱起来掂了掂,发现好像重了点。 小侯爷说小孩子要多运动还是有道理的。 “我都不是孩子了。” 六皇子嘴里嘀咕着,乖巧地任表哥抱着。 他伸手拍了拍杨清泉的肩背,吃惊道:“表哥,你好像壮了点?江南有很多好吃的东西吗?” 杨世子顿时乐了,颠了颠怀里的小孩儿,“没有京城美食多,主要是子宽擅长做饭,不止我,所有人都胖了。” 这一趟江南行,他指挥好几场剿灭山贼战,又跟着侍卫首领学武术,运动量超标,甚至还有了八块腹肌。 运动得多,就吃得多,肥肉都转变成肌肉,壮起来是正常的。 那些纨绔们也说了,他们爹娘看到他们后,那句“你瘦了”怎么也说不出口。 六皇子对美食的兴趣不大,他对算学的兴趣最大。 他感慨道:“江小侯爷好厉害啊,会做饭会写话本,还会算学题……他一定是天才吧。” 不像自己,只有算学拿得出手,那些四书五经之类的,一看就头疼,皇兄们还有比他小的皇弟都为这事嘲笑他。 “小六也很厉害,表哥都做不出很难的算学题呢。”杨清泉双手稳稳地抱着六皇子往前走,“你不是想认识江小侯爷么?等我去问过舅舅,就带你出宫。” 六皇子高兴地用脑袋撞了撞他的脑袋。 直到快出宫殿时,才拍他的手,示意放自己下来。 六皇子道:“表哥,你不能再动不动就抱我?我已经不是小时候经常生病了,那些弟弟和妹妹见到的话,会嫉妒的……” 就连比他大点的姐姐和兄长也会嫉妒。 他就不明白了,他们嫉妒思源表哥疼他,为何不去和表哥修好关系,反而对他热嘲冷讽的? 杨清泉将六皇子放下来,目光扫过去,警告地看向角落里两个穿着蟒袍、一脸嫉恨地看向六皇子的男童。 皇宫里的都是人精,小小年纪,一个比一个心机。 当然,六皇子也有自己的心机,但更多是用来保护自己,他对于亲人一片赤诚,是皇宫里难得的良心。 六皇子也看到那两个比他小一两岁、却长得比他高壮得多的皇弟。 他又忍不住叹气,他们的身体都比他好,娘家势力比他强,脑子更是比他聪明,上课的时候,夫子经常夸他们,对他大多数是数落。 他就不懂了,都这样了,他们为何还会对自己嫉妒? 他们究竟嫉妒他什么呢?难不成是他比他们长得更白嫩可爱,更讨人喜欢? 可他是废物啊! 父皇都明摆着说过,只希望他能健康长大就好,其他的都不指望了。 也就是说,那个位子他基本没希望的……按理说,这样的他于谁都无害的,可是他还是被兄弟姐妹们嫉妒。 杨清泉摸了摸六皇子的脑袋。 六皇子的生母安妃和荣平长公主当年是闺中好友,安妃本来身体就不好,生下孩子后更是病恹恹的,荣平长公主对病恹恹的母子俩忧心不已,叮嘱儿子要多照顾六皇子。 是以他也难免更小心些。 六皇子仰头朝他笑了笑,然后缓缓摇了摇头,表示他并不在意。 杨清泉见状,对这孩子更是喜爱。 这皇宫真可怕,仿佛养出的花草都有毒,养的孩子也有毒,只有六表弟依然纯粹。 ** 当杜明规一行人要编撰于国有利的算学书的消息传出,无数算学爱好者蠢蠢欲动,他们对青史留名兴趣不大,但对算学本身是真的热爱。 一时间试探的人无数。 杜明规等人亲自面试检查后,若是有真材实料的都吸收进来。 书青史留名又如何?但它是个坑啊!看回京城路上想杀他们的水匪就知道了。 不过选择来研究算学的人,都是头铁不怕死的,甚至可以说视死如归。 杜明规于是挑了那些家世来头特别大的,这可是你们自投罗网啊,届时若是被人追杀,可别怪他们。 后来者点头如捣蒜,皇帝的态度那么坚定,他是英明君王,掌握着百万大军,他们相信头再铁也怕皇帝的砍刀。 打不过就加入嘛! 既然皇帝都打算变法,半个朝廷的人都站他这边,他们家族当然也很机智的站队了。 刘俊诚就是上门想加入算学书编辑的其中一位。 杜明规对他十分满意,这人的来头大,本人还非常擅长算学,可以在作者栏里添上他的名字。 刘俊诚痴迷于算学,曾经为一本算学书和人纠缠了三天,在别人家门口站了大半天,就为了能去那人家中一览某本和算学有关的藏书。 他的家学渊源,其父是户部侍郎,也是热爱算学。 父子俩能为一道算题扎在书房整天不挪步。 刘夫人为此十分苦恼,若是她不盯着的话,只怕这父子俩连饭都忘记吃。 回到家,刘俊诚手舞足蹈地说:“爹,我们今天商量出一个法子,儿子觉得此法甚好,户部不是年底赋税田地难算么?此法至少能省一半时间跟人力……” 刘夫人对匆匆走进来的儿子怒目而视:“刘俊诚,你成天只顾着算学,四书五经多久没看了?科举可不是只考算学……” 若不是她盯着,儿子恨不得全部时间只学算数,算学于科举无用,学得再厉害也保证不了你中举。 “咋没用了?”十五岁的少年郎小声抗议,“若不是爹擅算学,他能升那么快?” 刘夫人恨不得揪丈夫的耳朵大骂。 都跟他说了,儿子的学业重要,等中举后,他就算沉迷于算学,谁也管不着,现在学得再好有啥用? 刘侍郎一边赔着笑,一边将儿子救下来。 夫人就是太爱操心了,其实他们儿子也不是不懂事,这不是四书五经都看着嘛。 “夫人,皇上欲要变法,为夫总觉得这是五百年之大变局……咱们儿子若抓住这次机会,便能青云直上。” 当今天子是明君,还是个乾坤独断的明君,自他上位以来,重农桑爱百姓压制豪门世家,人口多了几百万户,虽然还不至于家家有余粮,但也称得上国泰民安。 刘侍郎心里门儿清,他擅长算学,比任何人都能明白皇帝变法后民间的大变化,江小侯爷写的农书若能彻底施行,土地会产出更多的粮食,到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