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件事,我想请你帮忙。” “您说。” “能不能给我们班的同学说说学习方法,或者激励他们一下。” 王老师道。 “当然可以。” 封映月没有占用正课的时间,而是在最后一节自习课时,和王老师去了他所教的初二年级。 半个小时后,教室里迸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封映月笑着被王老师送出来。 等她走后,王老师背着手笑眯眯地进了教室:“瞧见没?人家一个自学的,一开学就过了初三升年级的考试,现在不仅能跟上,每一次的考试,都是第一名,再听听她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你们还有谁不服气?” “服气!” “我觉得她站在上面一点都不怯场,比您还像老师。” “就是,而且她好漂亮啊!” 一个女生捂住脸道。 听着同学们的赞美,王老师也高兴:“多读书,学无止境,瞧瞧人家那气质,就是读书读出来的。” 家里的搪瓷杯不少,因为唐文生同志几乎每一年都会得到纸厂的嘉奖,不管是老家还是这儿的搪瓷杯、瓷盆,都是他拿回来的。 现在封映月拿回一个新的,被唐文生拿去喝茶了。 “以后我就用这个。”唐文生笑道。 “好,”封映月又把那五块钱拿出来,“我还不知道,考试第一名还有钱呢。” “你这个成绩,在咱们周边几个县评比后,也是第一名的。” 唐文生说。 “啊?” 封映月一愣。 “所以你期末考试再考第一,那个时候就不是在县里比,而是要拿去市里比。” 唐文生笑道,“我们县,也只有我读书时,才有机会把成绩拿上去,现在是我媳妇儿了。” 见他这么骄傲,封映月倒是脸红了,毕竟自己是学了那么多年的人,再回来和孩子们比较,占了很大的便宜。 “好好学,争取再拿第一。”唐文生还给她揉肩,封映月连连点头。 转眼就进入了十一月,天更冷了,筒子楼的人也开始在屋子里长时间放着炭炉或者是柴炉。 总的来说用炭炉的比较多,因为比较贴地面,整个脚都是暖呼呼的,柴炉就比较高,热乎的只有膝盖周边。 家里的炭是去年剩下的了,所以用不了多久,唐文生本来跟封映月说了,等他去买回来,但因为最近纸厂有些忙,正好赵大嫂说要去买炭,所以封映月便拿上票,和她们一道去了。 “听说李婶那房子租金太高,所以空了这么久都没有人租,吴大叔说李婶松了口,便宜了一点,说不定不久后,就有人住进来了。” “也不知道好不好相处。” “就是啊,咱们五楼现在就挺好的,可别再来一个喜欢说闲话的,那多糟心啊。” 一路上,封映月听各位嫂子和婶子说起那房子的事,她也希望能住进一家好相处的,不然确实糟心。 这人多买炭啊,是要送上门的,大家把票给了,对方送完别的地儿,就会送到筒子楼去。 封映月顺带去买了点菜,回到家不久,吴大爷的声音就从坝子里传来。 “炭来咯!快下来领!” “晓得咯。”王婶从阳台上往下看了看后大声回着。 封映月提起背篓,赵大嫂也在门口等她,二人一前一后往下走。 囡囡这两天不在家,前些天赵大嫂的娘过寿,回去的时候囡囡留下玩几天。 “也不知道囡囡听话不,有没有偷偷玩水。” “囡囡就是在筒子楼的时候都不怎么玩,你放心吧。” 封映月道。 赵大嫂叹气:“昨晚做梦都梦见她掉河里了,我心里想得很,不行,等把炭弄回来,我就坐牛车去接她回来。” “也行。”封映月应着。 她买的炭不多也不少,一背篓背上楼有些太重,所以分了两次。 唐文生傍晚回来时,见木柴旁边堆了一百多斤炭,当下就过来看封映月的肩膀。 “没事儿。” 封映月笑道,“就这样我还分了两次背呢,人家赵大嫂一次就背上楼了,和咱们一样多。” “嗯,”唐文生虽然应着,可还是不放心,拉开她的衣领看肩膀没有红后,这才给她拉上,“以后我去买,你别弄。” “知道了,今儿也是凑巧,大伙儿都去买,我也就凑个热闹,快去洗手,今晚吃酸菜粉丝,里面加了滑肉。” 封映月把碗筷拿上,让他赶紧去走廊的水桶那洗手。 水桶里是封映月做饭前烧的开水,虽然上面有干毛巾盖着,可这会儿也是温水了。 囡囡已经接回来了,瞧着没啥问题,她这会儿端来了一碗煎鸭蛋。 一共四个。 封映月接过后,挑了粉丝和滑肉进去,最后再舀了些汤汁,因为囡囡小,怕她烫着手,所以是唐文生端过去的。 鸭蛋煎出来黄灿灿的,盐味也合适,一个人两个,很快便吃完了。 “明天我休息,杨大哥请我们去他老家摘柿子。” 杨大哥指的是杨保国,就是借他们自行车,以及卖给他们手表那位。 “杨大哥的老家不是县里的?” 封映月有些惊讶。 “他父亲是县城上门女婿,老家有一位伯伯,已经去世了,家里的姑娘又招了女婿,这几年一直和杨大哥有联系,所以关系也比较好。” 唐文生解释道。 “这样啊。”封映月点头,这会的柿子就是软柿了,不是脆柿,脆柿吃的时间要比软柿早一些。 第二天的天气还算不错,唐文生戴着封映月给他钩的手套,把自行车挪出来,封映月刚坐上去,王大嫂就跑了过来。 “等等!映月啊,下午我那娘家侄女要来,想请你帮着量尺寸,织红毛线衣那位。” 封映月一下就想起来了,之前王大嫂就提过,说军子穿着封映月做的毛线衣回姥姥家玩儿,被她侄儿瞧见后,很是喜欢,加上腊月就要结婚,所以想做一件。 “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封映月问唐文生。 “吃过午饭就回来,不远,能赶上。” 唐文生说。 王大嫂闻言眉开眼笑的。 “行,反正她也是下午三点多才能到,不着急。” 只要今儿能回来都不是问题。 杨保国夫妇一人一辆自行车,他们家的小姑娘坐在杨保国自行车的后面,穿得挺厚实,戴着的帽子也是封映月钩的。 这段时间,封映月靠着这个手艺,收益十分可观。 小姑娘话还是那么少,但熟悉起来后,已经会伸手让封映月抱了。 杨保国的老家确实不远,十公里左右。 老家的房子是木房,带着一个大院子,院子的右边有两棵很大的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