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如此离谱之事! 宫中,正在用餐便收到消息的惠明帝同样啧啧称奇,对传来消息的左右道:“徐家那小子真这样说的?他真的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把他们家的事都抖落了出来?” 他脸上挂着兴致极高的笑容,朝内侍招招手:“朕方才只听了个大概,你再同朕仔细说一遍!那些人都是什么反应?” 这位大齐的皇帝此时宛如最好八卦的市井之徒,让内侍将双方之间门的事情仔仔细细讲了好几遍,就连各家和徐家在京兆尹打嘴仗的内容都不放过,听得是津津有味,连饭都忍不住多吃了半碗。 他嘴角幸灾乐祸的笑容就没停下过。 ——该!让那些家伙不尊王法!让他们当初不将朕这个太子放在眼里!让他们私下和诸王勾勾搭搭!让他们不识趣! 而这时,又有内侍匆匆进来禀报:“陛下,潞公府在宫外跪地请罪!” “让他先跪着吧。”惠明帝已经明了对方的来意,无动于衷道,“朕还未用完膳。” 当初他为太子时,魏国公世子徐潜便是他的死忠,而与魏国公府不对付的这些人,其成分可想而知。除了少数同样拥护太子的政见不合者,大部分都是与诸王勾勾搭搭的墙头草,或者死忠于先帝,因先帝不待见太子便也不搭理太子的老臣。 这一向是惠明帝心中块垒。 ——孤为东宫太子,大齐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不支持孤,莫非是以为孤没有登基希望,还想货比三家,心中小视于孤? 上位之后,当初支持诸王的势力已经被铲除,但这些墙头草和先帝留下的老臣,在他登基之后已经飞快滑跪,他也不好轻动,否则岂不是无端背上暴虐之名? 但当初被人轻视的仇,他可一直记在心里,时时刻刻就想着什么时候报复回去。 而潞国公薛廉就是他报复名单上的一员。 是以,此时的惠明帝可谓心情舒畅。 他在心中假惺惺地笑了一声。 “以养子假充世子是吧?明犯大齐律例,非朕无罪而诛大臣,实乃罪有应得啊!” 想到揭发这件事的大功臣,吃饱喝足的惠明帝大手一挥:“魏国公之子流落在外多年,天幸得以找回,朕闻其天资聪慧、温良纯善,特封为世子,赐玉一对,金五百,缎十匹,以贺一家团聚。” ——有了这样的鼓励,再遇到这种事情,当然是不要客气地继续好好干啊! 发完奖励,惠明帝终于舍得宣召快要被太阳晒晕过去的潞国公薛廉。 与此同时,一个念头轻轻飘过他的脑海:潞国公府如此隐秘的事情,连朕都不曾知晓,魏国公府又是怎么知道的?真是神通广大啊! 眼底才划过一抹阴霾,但转念想到揭穿这起真相的大功臣,他的神情又变得轻快。 ……那么多举足轻重的秘密就这样揭穿,平白得罪众多勋贵却没获得实质的利益好处,偏偏魏国公夫妇还宠爱无度,有这样一个继承人,魏国公府不足为虑。 第59章 无冕之王25 “郎, 那些勋贵家中的秘闻你是如何知道的?消息来源可靠吗?”回府后,魏国公夫妇便迫不及待地问了起来。 他们其实更倾向于自家儿子只是信口胡言,是被一群人挑衅才不得不如此反击。 朝堂上那些文官之间互喷口水时,不也总爱胡诌些没有名堂的事, 给对方泼脏水?什么盗嫂啦, 欺侄啦, 完全没影的事,文人一张嘴, 能让人名声臭上几百年。 但看那些人怎么都藏不住心虚的反应,即便他们再傻,也知道儿子没说瞎话。哪怕不是完全准确, 至少十之七八是真的。 这就让徐潜和李氏夫妇俩都陷入了茫然。 ……回到上京都没一个月的儿子,怎么会知道那么多连他们都不清楚的事情? 两人不得不担心儿子是不是遇上了居心不良之人, 告诉他这么多是想利用他。毕竟, 魏国公府世子这个身份还是很有价值的。现在朝堂上新党旧党相争, 位皇子的势力相斗,尽管徐家一心只跟着皇帝走,但谁知有没有缺德的人想拉他们下水? 流落在外多年、对上京形势一无所知的魏国公世子,一看就是有心人的突破口。 苏赢好似对夫妻俩的担忧一无所知, 只是露出个灿烂的笑容:“这都是我在上京交的新朋友透露给我的, 不用担心, 我那群朋友神通广大, 上京还没有哪家的门户能拦住他们, 也没有谁能查出他们的踪迹, 他们告诉我的消息绝对真实不虚……” 他这么一说,魏国公夫妇却更担心了。 ——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不就更像是居心叵测, 心怀不轨的阴谋接近者吗? 担心挫伤儿子的交友积极性,夫妻俩委婉地开口,企图套出那些所谓新朋友的身份和目的:“朋友之间理应有来有往,这才是交友之道。你这些朋友将如此珍贵的秘闻都告诉你,不知我们国公府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既然是郎你的朋友,但凡是国公府能做到的,不伤天害理违法乱纪,都可作为答谢。” ——若是合理范围内的要求,便当是哄郎开心,感谢他们也就是了。若当真心怀不轨,那就别怪他们不客气了。 “诶?这就不用了。” 苏赢看了一眼簇拥在自己身周,宛如白鬼随行的一道道鬼灵,直接替他们拒绝。 他摇头叹息:“其实啊,我没来之前,他们都过得老惨了,不是饿得天天吃土,就是被困在院子里好多年出不去,还有的天天看着仇人在眼前晃都毫无办法,有的浑浑噩噩多年忘却前尘……要不是我凑巧遇到,他们还摆脱还了困境呢。” 苏赢说的全都是鬼灵的真实情况,但听在魏国公夫妇耳中却成了另一番意思:受饥受饿、被囚被打、大仇难报、来历不凡遭受厄运……总之,这些内容想一想就老惨了,一个个都是惨兮兮的小可怜,这倒是与夫妇俩脑补的阴谋者画风不符。 ——至于为什么这些人知道那么多?别看他们好似惨兮兮的,但一听都是有故事的人。而且很多大人物不知道的秘密,往往却有一些小人物知道。就好像宰相府里待了多年的下人,指不定什么时候路过哪里,就无意中听到了机密。或者从下人的关系网中分享到宰相的八卦。简而言之,教九流之人,都有他们的消息来源。 想到自家这个过分活泼的儿子这段时间几乎是逛遍了上京,连破庙乞丐窝都没放过,要说他不知什么时候认识了那么多教九流的小角色,还真不是不可能。 而他们的儿子无疑具有善良宽容无私然后等一系列美好的品德,出于同情怜悯帮助了这些人,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从他们口中得知了一些秘闻,不也合情合理? 这样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