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泥菩萨的自救之路 > 分卷阅读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4(1 / 1)

这样一来,这两天应该就没什么人上山了。 大家和楚瑄都很熟悉了,也都习惯了他的操作,等下山的时候自发的就把牌子带了下去。 江忆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他眨了眨眼,“楚大夫,明后天真的有雨吗?” 楚瑄笑了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明天你不就知道了吗?” 次日,天上果然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桃树上,让那原本已经熟透的桃子滚了不少下来。 小窦酥顿时心痛不已,冒着雨把桃子一个个捡了起来。 窦雁青看雨这么大,连忙过去帮忙。 多个人多份力量,这一次小窦酥没有拒绝。 等把桃子捡回来之后,小窦酥犹豫了下,最后还是给窦雁青塞了两个。 窦雁青拿着小窦酥塞给他的桃子,咧着嘴笑个不停。就着雨水随便洗洗就往嘴里塞,只觉得今天的桃子格外的甜。 楚瑄看着天上的雨幕,表情有些微的惆怅。 小窦酥和他爹的关系,已经越来越缓和了。而他,也差不多是时候离开了。 江忆思看着屋檐下的雨水,很是有些不可思议。松墨看着雨幕,也赞道,“楚大夫可真是个神奇的人。” 江忆思把玩着他的手指,点了点头,“嗯,怕是皇城那些钦天监,才有这本事。” 说到这里,江忆思越发想要把人带回去了。 这样有本事的人,不说非要养在江家,只要能与之交好,就有莫大的好处。 雨一下就没停过,直到第三日下午,天空才露出半个太阳来,照耀着被雨水浸泡了两日的大地。 江忆思越发感觉到了楚瑄的神奇。 有了楚瑄的提醒,这两日没什么人上山,只有几个活人的寺庙竟然也不觉得太过安静。 小少年清脆的嗓音时不时在各处响起,让整个庙里都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 江忆思每天找到机会就要去楚瑄那里游说一番,不过可惜的是,每次都无功而返。 五天的时间很快过去,这天吃过早饭,楚瑄就把江忆思叫到了药房,然后指着一百个药瓶道,“药都做好了,江公子可以清点一下。” 看到这么多药瓶,江忆思一扫被多次拒绝的郁闷,高高兴兴的和自家松墨一起,把东西都打包好。 然后又在寺庙里住了几日,这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见这每天想拐人的江少爷离开了,小窦酥终于松了口气,以为日子又要回复原本的安静时,他被楚瑄叫去考验学问了。 小窦酥有点紧张,他家大人其实很少考校他。多数都是大人教,让后他学,有不懂的再问。 除了最初让他学的启蒙书比较困难外,小窦酥的学习气氛一直都是很轻松的。 现在大人突然来了这么一出,把小家伙给唬了一跳,努力板正身子,听楚瑄考核。 好在,他家大人一向是最好的,考核的内容也都是些医药方面的东西,小窦酥平日都有认真做记录,每天还要翻上几回,说是倒背如流可能差了些,但是只要楚瑄一问,他都能流利的说出来。 楚瑄见他越答越顺溜,眼睛也变得亮晶晶的,考核的内容渐渐的就变了一个方向。 小窦酥没过多久就发现,楚瑄考核的内容已经变了。但是本着不想让大人失望的心思,他努力的在记忆里寻找答案,然后磕磕绊绊的回答出来。 楚瑄看着面前的小少年,神情有些恍惚。 原来,小孩并不是学不会课本,只是没用心而已。那些他曾经教导小松鼠的东西,小孩只是听过几遍,就能磕磕绊绊的说出来,谁又能说这样的孩子不够聪慧? 楚瑄想,窦雁青说的对,他不该把这样聪慧的孩子拘在山上,限制了他的无限可能。他的人生还长,未来怎么样,总要自己去闯一闯才知道哪条路是最适合自己的。 楚瑄的指尖不自觉的在桌上轻轻敲击了几下,过了良久才道,“小酥,我要走了。” 小窦酥呆了下,然后想也没想地站起身,“那我去收拾一下。”嘴里还絮絮叨叨的念叨着,“大人,咱们去哪儿,要去多久,我好盘算一下该带哪些东西。” 楚瑄无奈的道,“我要去寻找仙山。”然后他怕小家伙听不懂,还补充道,“只有我一个人去。” “哐当……” 旁边的凳子摔倒在地,原本最是爱护它们的人现在却恍若未觉。 他呆呆的看着楚瑄,嘴唇都是颤抖的,半天才抖出一句,“大人……您,您不要我了吗?” 第45章 天缘小镇 天缘镇是个相聚庆国最近的小镇,两国将近十年的征战,这个小镇常年被战火波及,甚至一度有好几次落入敌国之手。 这个小镇到现在还能存在,不得不说,这也算是一个奇迹。 只是,多年的战争,让小镇的村民十不存一,还活着的也多是些妇人和孩子,至于成年男子和老人,因为各种原因,基本很难存活下来。 直到战争结束,这个原本十分萧条的小镇,才渐渐的恢复了生机。那些四处躲藏的百姓,才又搬迁回了小镇。 而那些原本只有妇孺的家庭,也慢慢的多了男人。 这些男人有的是从外面来的,有的干脆就是安国退下来的或者受伤没法反乡的士兵,甚至有一些是现役官兵,趁着节假的时间小镇里组了个新的家庭。 而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才是原来天缘镇的成年百姓。 至于这些男人和现在的媳妇当初的那个是不是一家的,大概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混乱的地方,有混乱的生存法则,哪怕是官府,一时半会也是管不过来的。 同样,这里的居民也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 一两年的安稳生活,就让这个小镇渐渐缓和过来,来往两国的行商,让这个小镇迅速地变得热闹和繁华。 这天,小镇外哒哒哒地行来一辆十分不起眼的马车。 架车的是个小个子车夫,车夫一身麻布粗衣,头上带了个斗笠,让人看不清他的脸。 马车速度并不快,马儿看着也很普通,就连那马车看起来也十分简单,是那种最简单不过的车棚,别说装饰品了,就连雕花都没有,顶多能遮点风挡点雨,可见这马车做的到底有多简陋。 而且,这马车也就那么大点,能装的东西十分有限,就算是行商的,怕是也拿不出多少商品来。 看到这一幕,原本还以为有新鲜玩意儿的百姓都转过了头,不再看向马车的方向,只当是哪个想要来捡漏的二愣子。 毕竟,两国帝王签署和平条约之后,开始鼓励大家通商。很多人抱着想要从庆国捞好处的心思,随便从家乡带了点茶盐,就往庆国那边跑。 而天缘镇,正是通往庆国的唯一途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