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大康之臣,还请杨相以大局为重,将你我个人恩怨放置一旁。” “也请诸位大人以大局为重,以大康子民为重,体谅臣一片苦心与忠心。”王道济朝众人有模有样的施了一礼。 殿內众臣开始小声议论,面面相觑。 种苏站在人群中,未发一言,事实上,大多数官员都同她一样,没有他们说话的余地。就连许子归,表明身份后,亦未再开口。 归根到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是皇室与王家的博弈,落实到具体之处,则是杨万顷与王道济的对峙。 种苏看见,杨万顷面色从未有过的沉重与愤恨,花白的胡须仿佛更白了些许。 在原本的计划里,此时该是峰回路转的时刻,但李妄如今下落不明,这峰回路转便即将成为“穷途末路”,哪怕杨万顷知道二皇子真相,却也缺乏李妄手中最令人信服的证据,而无法服众。 相比之下,王道济“证据”齐全,哪怕是假的,却无法反驳。所谓成王败寇,这世上没有绝对的真假,有时候单看谁大权在握。 这种事历史上太多太多了,不足为奇。 仿佛凭空出现的二皇子让局势立刻发生近乎逆转的改变,哪怕将来天子万幸活着归来,王家手上亦多了个份量极重的筹码,最终结果便愈发难说。 况且如王道济所说,许子归的才能是有目共睹的,虽不能与陛下相比,却明显远胜李和,实属不错的人选。 朝臣能小声议论纷纷,其中不乏考虑自身利弊的,也有确为国家着想,不得不重新考虑的。 王道济眯着双眼,这个谁也没想到的二皇子,令他胜券在握,即将翻盘,他的眼中已抑制不住的流露出些许得意与激动。 因天色昏暗,殿中点着灯,白日与夜晚仿佛交融,令人无暇分辨。 种苏瞥一眼殿外的天空,仍旧乌云密布,但云间隐隐透出一抹光亮。 “二皇子既已归来,史册记录与宗庙名册上的记载都得更改,此事就有劳户部与礼部各位大人了。”王道济客气道,“至于其他,也许尽快办妥,毕竟如今情势不同……” “王大人,此事关乎皇家血统,关乎大康根基,岂容你一家之言,我绝不同意。倘若陛下在,你敢如此放肆吗?” “正因陛下如今不在,我才不得已为之,”王道济露出笑容,说,“就算陛下在,唯一的弟弟认祖归宗,想必陛下也是会同意的。” “朕不同意。” 忽然间,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那声音不大不小,甚至还带着些许漫不经心的意味,与殿中紧绷交锋的氛围截然不同,然则却如同一道响彻天际的炸雷,骤然炸响在所有人耳边。 殿门大敞,门口出现一道人影,那身影与姿态,殿内众人再熟悉不过。 几乎在他出现的一刹那,天空乌云散开,阳光蓦然透射而下,天地间陡然明亮起来。 所有人齐齐回头,震惊不已。 “陛下?!” “陛下!!” 群臣让道,李妄迈步进入殿内,他的身后跟着蒋统领以及几位影阁中人,几人护着他,穿过众人,走向中央。 种苏站在人群里,紧紧盯着那身影。 虽知他是安全的,然而直至这一刻亲眼见到,才真正放下心来。 看到那熟悉不过的面孔,不知为何,竟觉得有几分陌生,同时更有种莫名的酸涩之意。 仿佛许久许久没有见到了。 李妄目视前方,却没有看具体任何一个人,他的目光在人群里不动声色的寻找,第一时间找到要找的人。 他的眼神微微定住,与种苏于灯火摇曳的空中,于四周林立的群臣之中四目相对。 他的面容看起来冷峻肃然,望向种苏的眼神却微漾着别样的,克制的柔和。 李妄什么也没说,好看的双眼目光深邃,却仿佛说尽千言万语。 李妄脚下未停,从种苏面前走过,错身而过的瞬间,极轻的不易察觉的点了点头,那是另一种千言万语。 种苏一直高悬的心彻底安定下来。 他回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明天的更新也马上发来~ 第86章 “陛下!”杨万顷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老眼,喜极而泣,顿时跪拜在地,“陛下回来了?!恭迎陛下平安归来!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臣皆山呼万岁。 “都起来吧。”李妄说。 李妄并没有走到御台之上的龙座上,只站在大臣们所立之处,转身看着众臣。 “恭祝陛下归来,陛下果真洪福齐天……”一大臣激动说道。 “闲话少说,”李妄打断他,转而说道,“方才朕听见王相替朕找了个弟弟?” 王道济已面色大变,方才的得意与胜券在握登时烟消云散,一双老眼中再无光芒。 李妄未朝众臣解释自己为何突然出现,亦未给任何人发问的机会,直接直奔主题。 “王相?”杨万顷提醒道,“陛下问你话呢。” “……是,”王道济开口道,微微躬身,说,“陛下可还记得二皇子殿下?二皇子殿下当年并未病故……如今已归朝。” “哦?人呢?” “这位就是二皇子殿下。”王道济稍稍定神,将许子归介绍给李妄。 “状元郎。”李妄淡淡地说。 许子归施礼,却一言不发,并未说什么。 他站定,抬头看着李妄,与李妄对视。 李妄没有斥责他无礼,任由许子归直视,一时间,殿中短暂的静谧。 种苏看着两人相对而立,曾经她觉得许子归唇红齿白,还是很俊美的,如今再看,却并无任何特别,他的眉眼,轮廓,神态,更没有任何与李妄相似之处。 “什么二皇子,简直无稽之谈,”杨万顷道,“王相,你可知你此举是何罪?” “陛下,这是二皇子的出生纸与名册记录,陛下可核实。”王道济将那出生纸与名册奉上,额上有汗,神情仍是镇定的,说,“错认皇子,欺骗君上,都是大罪,老臣断不敢胡诌乱编。” 谭德德上前,将那名册与出生纸接过,呈于李妄眼前。 李妄眼眸微垂,随意扫了一眼,没有说话。 “二皇子到底乃先帝血脉,岂能永远流落民间,既已归朝,老臣方斗胆为二皇子请命…… ”王道济三寸不乱之舌,仍在圆说。 直到此时,他仍带着几分侥幸与斗志,认为李妄只是“失踪归来”,仍在极力周旋,企图至少维持住两党派系原先的平衡,也在赌,赌李妄或许还有几分忌讳。 “陛下不过失踪几日,王相便迫不及待‘请出’二皇子,当真有心了。”杨道济慢悠悠道。 相似的话方才有大臣说过,那时王道济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