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拱卫在最中间的长袍书生义愤填膺,愤怒到脖子上的青筋都暴起。
若此时虞归晚站在面前, 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奋勇冲上去质问, 将仁、智、礼等拿出来训斥虞归晚不该对已无反抗能力的东辽百姓如此残忍,他们已经投降,亦不曾拿刀上战场,何以要将他们赶走,这样无德无道的行径只会落人口舌, 遭人议论。
文人馆中附和长袍书生的读书人不在少数,都道虞归晚此举不妥, 更有甚者说她不该擅自将偏关边民迁入边城, 那到底是关外, 本来就抢占的名不正言不顺, 朝廷也没有下旨将边城纳为大雍国土, 她就先将百姓迁过去,不是逼迫边民背井离乡叛国了么。
馆内文人你一言我一语, 从偏关战事议到南柏舍盐矿、造纸坊、商铺、商运埠头等等,全无好话。
偏偏他们又对产自南柏舍的纸张爱不释手, 连作诗写文引经据典抨击虞归晚的话都是写在那上头。
有次纸铺掌柜问既然看不惯虞归晚,又为何要买出自南柏舍造纸坊的纸张?府城中卖纸的铺子可不止一家,江南那边过来的宣纸也上等好用,怎么不去买?
一番话堵得这些文人书生面红耳赤,气恼得说不出反驳的话,只将‘有辱斯文’‘不与你等贱民计较’这两句来回颠倒着说,就拿上纸悻悻离去。
纸铺掌柜在后冷笑几声,道:“东辽铁骑破关一路杀到河渠,死了多少无辜百姓,又有多少人被抓走当羊奴,至今都未曾全部救回,东辽用偏关百姓和北境军的尸体垒起来的筑京观多到数不过来,自己人惨死都未曾报得这血海深仇,你们这群吃饱了撑的没事干的酸儒倒先装菩萨想普度他人起来,也不看看自己普度的是人还是畜生,就这么急哄哄的,呸!什么东西!若不是我家主子,你们这会子都得被东辽抓去当羊奴,哼!”
这家铺子并未挂名是虞归晚的产业,但掌柜的知道自己是在为谁效力,所以每回听着这种话都会故意噎对方几句,也会抬高价钱,一把把的从这些酸儒的口袋往外掏钱。
“嘴长在别人身上,爱说就说,我们只管赚钱,旁的不多管。”这是从南柏舍过来查账的那位佟账房说的。
这女娃娃瞧着年岁不大,说话行事却极老成,整个庶州府的账目往来都要定期经她过目,哪怕稍错一个数她也看得出。
账目对不上的,管这处的账房和掌柜都要挨罚,直到将数目对上为止,偷奸耍滑的下场就是永远从这个世上消失。
此时,从江南返回的佟潼就坐在文人馆二楼的包间,门外两边有高壮的护卫在守着。
送茶水点心进来的伙计都提着胆,低头垂眼摆上她要的东西就恭恭敬敬退了出去,关上了门,也隔绝了外头好奇的视线,却挡不住鼎沸的人声传进来。
“阿嚏!”对面的陈妇打了个大喷嚏,却毫不在意自己是否着了凉,只是拿帕子擦了擦,随后端起桌上的茶仰头灌了一大口,抹抹嘴,眼神往门口瞟,冷哼道,“主子说的没错,人就是不能吃太饱。”
佟潼重新为她倒满一碗茶,道:“这股风来的蹊跷,要说不满主子对东辽用兵的确实有,但也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偏关那边的消息来得太快,怕是有人在后推波助澜。这次我下江南还顺道去了趟麒麟城,那边说得更厉害,这也不足为奇,那边本来就跟主子不同于水火,让我奇怪的是竟然有出家人在为主子说话。”
“出家人?”
“嗯,尼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