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其他题材 > 炮灰他只想读书[科举] > 分卷阅读9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9(1 / 1)

都是由这位宁案首发?明?的。 可以说是一切的始作俑者。 此处当然是贬义。 “不如,宁案首你踊跃自荐一下?”见四周无?人举手,徐师兄的目光望向了宁颂。 “……抱歉,婉拒了。” 对于所谓的班长,宁颂一点儿兴趣都没有。 如果?说之前作为助教?,折腾条条框框是拿钱办事,此刻当这所谓的班长可没有半点儿好处。 宁颂才不干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我来吧。” 在宁颂拒绝的那一刻,就?有人迫不及待地举手。 宁颂侧脸一看,发?现正是之前府试因为差了一点点而拿了第二名的周果?。 见这位吏部侍郎家的公子举手,其他人便没有再争,将名额留给了他。 “真是和谐的、令人羡慕的同学?情谊。” 徐师兄笑嘻嘻地感慨了一声。 如果?不是他语气中看热闹的幸灾乐祸太?过强烈的话,或许宁颂会真心相信他说的是真心话。 一番开学?工作做完,徐师兄哼着歌走了,留下了新入门二三十位学?子们。 由于昨日?的共同经历,一些学?子们已经建立起了初步的联系,凑在一起小声说话。 还有一些人虽然未来得及交到朋友,但他们对周果?这个?班长感到好奇,见周果?语气温和,待人热情,忍不住凑了过去。 如此一来,反倒显得宁颂这个?案首无?人问津。 苏期拧着眉,看了其他人一眼,转过头道:“颂哥儿。” 他感受到了同窗们这种有意无?意地拉开距离的举动。 “没事,走吧。” 开学?活动都结束了,留在这里做什么? 宁颂与苏期离开书舍,书舍外恰好是一日?中气候最好的时候,天空蔚蓝,白?云悠悠,一阵风吹过,瞬间让人感觉了惬意。 “我觉得那位徐师兄似乎对你有一些意见?” 徐师兄三番两次拱火,就?连苏期这个?颇为迟钝的人都意识到了。 “……这个?我好像知道为什么。” 说起来,这一点还是齐景瑜之前不小心透露的。 今年?乡试结束之后,这位徐师兄也默写了试卷给白?鹿书院的师长们看。只?不过,他的策论?被当时在场的凌大?人批了一顿。 用的话就?是“写的还不如一个?秀才”。 那个?秀才,自然指的是宁颂。 “你知道吗,徐师兄这一路是追随着我们大?师兄的。”当时的齐景瑜说道。 徐师兄也想连中三元,可哪想到,非但乡试名次不高,还得了偶像的这样一个?评价。 “……如果?说满足‘乡试’与‘徐师兄’两个?条件的,那就?只?有他一位了。” 宁颂不确定地道。 听完这番话,苏期沉默了,半晌,他肯定地道:“徐师兄对你有意见是应该的。” 第58章 无论徐师兄的本意是无意还是报复, 宁颂身边都?成为?了?一个真空地?带,除了?苏期在之外,其他?人都?显得敬而远之。 “颂哥儿生气吗?” 从在西山村的私塾里开?始, 苏期一直都是一个人缘很好的人, 他?性格温和?, 又为?人仗义, 很少会被人孤立。 入学之后没交到朋友,这还是头一回。 “我已经习惯了?。” 宁颂对此倒没?有借鉴圣贤之语, 标榜自己“群而不党”, 再说些什么不理解旁人的怪话, 只是平静地?表示了?自己的想法。 在西山村入学时, 他?也有相同的时刻。 有时候他?甚至能够理解这些同窗们的看法——人与人的靠近是因为?处境相似和?拥有共同语言, 相比较起来, 他?显得有些怪。 有时候甚至一些格格不入。 他?猜测,这些仍然还是因为?心理年龄不一致造成的。 如果加上上辈子, 他?都?二十好几的人了?。与这些最多不超过二十岁的小朋友确实没?有什么话说。 “顺其自然吧。”对此, 随性而为?是宁颂一直以来的观点。 毕竟,他?还是来读书的,不是来交朋友的。 社交上的冷遇并没?有让宁颂受到影响,相反, 得益于身边的安静, 他?在还没?有正式上课前, 溜去了?藏书阁里。 “你……我……” 没?有新生测试的任务和?流程在,藏书阁的师兄在看到宁颂时,没?忍住说话有些秃噜。 一双眼睛瞪得大大的, 看上去有些惊恐。 “我只看书,不用说话。”一句话解决了?来自于社恐的焦虑。 于是, 藏书阁的师兄眼睁睁地?看着宁颂找了?本书坐了?下来,开?始安安静静地?读书、习字。 一直到离开?,仍然没?有与师兄说半句话。 藏书阁师兄这才缓缓地?松了?一口?气。 在之后的几日中,但凡没?有事,宁颂都?会过来,除了?看书之外,不发出任何别的声音。 师兄逐渐习惯了?多了?一个人的存在,偶尔还会帮宁颂留位置。 等到某一日,宁颂在抄书时,师兄终于忍不住了?,问:“你打算读一些什么?” 近几日,他?看宁颂读的书又多又杂,担心他?没?有计划,浪费了?时间,又耽误功课。 “我只是随便看看。” 事实上,在宁颂与凌大人在聊完天之后,就已经确定了?自己接下来的读书计划。 为?了?举业扩展视野,自然是逃不过“左、班、马、韩、柳、欧、苏七家文”。 读完了?这些,还有《十三经注疏》、《批点史记》、《两?汉书》、《三国志》等等内容。① 只是,宁颂找书的过程并不顺利。 白鹿书院这些书虽然大致都?有,但因为?书籍数量多,摆放杂乱而增加了?寻找的成本。 在此情况下,许多时候比起找到某本特定的书,宁颂更像是在与书籍“偶遇”。 虽然有时候随便找出来的书,也很是合胃口?。 只是—— “这些书,一直都?这么乱吗?” 在巨大的、多以数千本计量的藏书阁里,如果一本书摆放的不记得位置,那么下一次想要找到该书,又要到哪里去呢? “……” 师兄被宁颂的话问住了?。 “可是,都?是这样的呀。”事实上,除了?大致地?将这些书按照“经、史、子、集”内容分了?区,其他?都?要靠找。 有书找不到,是常事。 这与白鹿书院一开?始建设藏书阁时显然也没?有明确地?规划有关。 一开?始没?有做好准备,后来,随着白鹿书院逐渐有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