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我吧。” 谢清瑜却反手指着重新窝在沙发里的苏禾禾,“这位才是鼻祖,想当初还是她点化的我。她什么不会呀,自己躲懒才带你来找我。” 苏禾禾懒洋洋地也学着来了个媚眼如丝,“是这样吗?嗐,那不是你更青出于蓝了吗?六嫂当然要学进化版的呀。” 然后两个人一起笑得风情万种,仪态万方。 左有苏禾禾,又是谢清瑜,被两人裹夹在中间,丛敏丽有种她陷进了妖精窝的错觉。 这是她从没接触过的新世界,诱惑着她很想走进去一窥究竟。 苏禾禾指着边上双人沙发,“来来来,咱都舒服地坐下来说,苏老师要把压箱底的拿出来啦。” 谢清瑜拽着丛敏丽坐过去,嘴里还不忘讨说法,“好你个苏禾禾,原来还对我留一手。你今天不拿出绝招,看我能不能饶你。” “谢清瑜,小人之心了吧?你和我六嫂不一样,曾勤从始至终都站到你这边,曾家的兄嫂也都不站你婆婆,你公公也是。剩下的你也不需要好吧,你这已经黑化得够成功了。”苏禾禾啥时候都能自圆其说。 “我错了,我闭嘴,苏老师快上课吧。”谢清瑜讨饶道。 苏禾禾正襟坐好,清了清嗓子,“其实很简单呀,做个小白花就好。男同志面前扮柔弱,让他们看到你的不易,争取同情分。 女人那里就要做知心人,想她之所想,同仇敌忾下,嫂子小姑子变闺蜜也不难。 切记,千万不要祥林嫂似的反复念叨啊,要讲方式方法,恰到好处的适可而止才是最高境界。” 作者有话说: 第160章 很忙! 师父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精髓都提点了,剩下的就看丛敏丽自己能领悟发挥多少了。 在谢家盘桓一下午。傍晚时,谢爸回来, 让司机开车送的苏禾禾和小豆子回去。被盛情招待,丛敏丽哪好意思再添麻烦,自己坚持坐公交车走了。 苏禾禾母子回到家, 才发现婆婆安华来过了。家里林阿姨包的白菜肉包子,装了两个铝饭盒给放到了餐桌上。还有一网兜梨子和苹果。 肯定是安华想孙子了,来了扑了空就走了。苏禾禾心里就有些不过意。 经了这么几天四处奔波,苏禾禾想要车的心情更迫切了。 偌大的燕城办点事儿,来回的公交就要浪费好多时间。像今天这样的情况,有台车, 完全可以白天去谢家会友, 晚上去婆家吃饭,两者都能兼顾的。 可现在只能打电话给安华,看哪天有空再说了。 啥也别说了, 还是努力快点挣钱吧。 熬了小米粥,热了包子,和小豆子吃了晚饭。 小豆子继续精加工他的木□□。最近他对枪械之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电话里征得钟湛的同意后, 钟湛的军事书里带有枪械介绍的都被他找了出来,自己又认真做了小笔记。 还是不过瘾,这就开始手工打造了。 小豆子在大书柜那里忙得专注, 苏禾禾也没闲着。她拿了笔和本子,开始构思演出的大框架。歌舞和小品的比重也要分配好。 想接演出,搞商演挣钱, 肯定要有拿得出手的看家节目。要一演定乾坤, 拿下行业霸主地位才行。 这会儿已经有小青年们拿着录音机跳迪斯科了, 所以这次苏禾禾决定用火爆的劲歌热舞开局,一炮红透商演圈。 小品这块儿当然也不能少。创作环境宽松了,很多可选的素材,苏禾禾早有已经构思出的几个有趣的梗,到时可以拿出来了。 写歌编舞和创作小品,这几年她在文工团早驾轻就熟了。不过是把原来严肃的大主题切换成更奔放自由的风格。对别人来说可能不好突破,可这才是她真正擅长的。 上一世,那么多年听过的歌曲音乐,欣赏过的舞蹈,早都在她脑里生根发芽并刻出烙印,深植开花,转化成她自己的一部分了。 不用模仿,更不用抄袭,后世该谁的歌还是谁的,该哪一年问世,既定的轨迹不会改变。 风格和形式可能有借鉴,可苏禾禾只会拿自己原创的作品出来。 这几年文工团的创作生涯,对苏禾禾来说真的受益匪浅。现在只要想起什么风格的音乐和舞蹈,她脑里自动就会生成旋律和画面动作。 没穿来以前,苏禾禾从不知自己会在这方面,这么有潜力可挖。真的是灵感自动就会往外迸发,特别是最近这一年来,信手拈来的感觉无处不在。她自觉仿佛化成了无拘自由的鸟儿,广阔天幕都可由她自在挥洒一样。 这几年,除了文工团和军总的排练节目,她写了很多歌,编了很多舞蹈,还写了不少小品段子,都各攒了一个大笔记本。 预估到文工团的没落,她提早就做了准备。原以为还要晚几年才能用上,没想到会提前了这么久。 好在她从来是谋定而后动,从不打无准备的仗。现在这三大笔记本的歌舞小品,就是她要带着文工团战友再集结的底气。 她有时也会想,她突然变得强大的创作才能,是不是老天补偿她的穿越大礼包。真的有种金手指一样的感觉了。 —— 礼拜一,生活学习还要继续。 早上小豆子包揽刷碗收尾的活儿后,苏禾禾从容了很多。 每天多睡了十五分钟,心情都会变明媚。 小豆子跟三个小伙伴已发展出深厚的革命情谊,钟怀勉同学已经把家里开辟成了他们小团体的根据地。 放学四个孩子都会在钟家写作业玩耍,不到吃饭的点是不会回自家的。 他们的家长开始还不好意思,怕太打扰了。结伴儿提着东西过来找苏禾禾赔礼。 等到钟家一看,干净的地板上只铺一层大帆布,几个孩子在那里,有锯木头的,有刻刀枪,还有刷漆上色的。 三个家长气得要岔气儿的样子,低着头不停地赔着不是,过来就要薅走自家的孩子。 最后是苏禾禾和小豆子母子合作,费半天口舌,才让她们相信这在钟家是常态,小豆子自己也这么玩儿的。而且孩子们都很好,结束时会帮着打扫干净归位的。 咋舌于钟家这么由着小孩子玩儿,也难怪自家小孩都想长在人家了。就这么,因着几个小孩子,四家开始有了交集。 知道苏禾禾是真欢迎孩子们来家里玩儿,三个家长也就撂开手,随意孩子们来去了。 小豆子早晚都有人陪,苏禾禾不用再看着他出门。下午苏禾禾也不用急着往家赶了。 上学之外还要忙挣钱,她根本不可能放学就往家赶。最后不得已只能找个住家阿姨了。现在小豆子自己解决了,解放了苏禾禾。 上午上完课,周一下午是没课的。苏禾禾急着回宿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