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号早上保证把桌椅给她送达。 这样还能有三天开窗散味儿的时间,提前量也有了,苏禾禾跟侯处长再次表达了谢意。 从候处长办公室出来,站在各自的车前说再见时,苏禾禾想到就随口问道,“曾大哥,我刚看候处长的表情有点微妙,他同情我什么呀?” 曾勤心弦紧绷,面上努力保持轻松。 “小苏你也看出来了?如果我没猜错,他是在同情你们家钟湛呢。 上次我奉钟湛的话来给你买车,他就问过我,觉着钟湛给你买车上下学用太过格了。 这才几天呢,你又跑来花了大几千,包里还装着那么些钱,可不要惊着他?他肯定觉着你要把钟湛的钱都败光了呗。” 为了转移苏禾禾的注意力,曾勤下死力地抹黑候处长。 汝城军区大院,还有现在住的卫戍大院儿,苏禾禾被称败家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曾勤这话,苏禾禾信了。 之后没再说什么,两人道了再见,分头开车离去。 苏禾禾包里带了五千块钱来,不过并不全是他的。 苏立东非说既然是兄妹合伙的,出钱的事儿也要一起,这才叫共进退。 苏禾禾预估五千块的费用,苏立东就拿了二千五百块硬塞给了她。 好在周二开始就有学费进账了,苏禾禾觉着最后两人应该都是无本投入,就先收下了。 作者有话说: 第176章 搬家 周五没能成行。 又拖了两天, 到礼拜一,三月二十七号,丛敏丽在军总招待所结清房钱, 带着全体演员提着行李搬到了筒子楼。 刷了白墙,彻底打扫了卫生,筒子楼里明亮而整洁。 房子有南北向, 体谅女生怕冷怕凉,北向的房子也少,都是男同志们住着。 刷白墙外,苏禾禾还是又花钱,把二三层楼的水房和卫生间给重新装修了一下。连刷墙一起总计又投入了一千块钱。 每层楼梯的左侧是水房,右侧是卫生间, 都在北向, 空间很大。 对演员们来说,这里就是家了。有家就要有烟火气,吃了多少年食堂早够了, 都跃跃欲试地准备自己开火做饭了。 这么点朴实的要求当然要满足。可苏禾禾最接受不了筒子楼里在走廊乱搭建厨房,弄得烟熏火燎还脏乱的情形。 她干脆打发洪春来找了泥瓦匠,把水房全拆了。 每户按一米二的标准, 重新用水泥砌了一个带小水池的灶台。灶台下给隔了两层木板作了置物架放碗筷。 设计图是苏禾禾自己设计画的,把空间利用合理,一个水房, 出了二十四个组合灶台也并不显得拥挤。 虽是水泥砌的,师傅的好手艺,加上苏禾禾的设计创意, 完工后, 这个公共大厨房看着很有种粗犷的工业风格。看着效果真心不错。 这样户户有厨房和进水, 根本不需要水房了。 另一侧的卫生间,更好办了。 二十四个宽八十公分,纵深一百二十公分的带坑位的迷你洗浴室。里面墙上让孙志武带着男同志们都给钉上三层搁板架,可以放香皂,肥皂,手纸这些零碎物品。 集蹲坑,洗漱洗澡,洗衣服,多功能一体的独立卫生间,谁会不喜欢呢? 当然热水器是没有的。不过提着暖壶有随时能洗热水澡的地方,已经是之前不敢想的了。 因为要等卫生间和厨房能投入使用,这边才延迟了搬入的时间。 一楼是培训教室,所以水房和卫生间只是修缮了一遍,并没有改动。 搬进来后,看着这样条件的宿舍,团里的人又抱着泪目激动了好一会儿。苏禾禾为他们做的点点滴滴,已深刻于心。 周末在钢铁厂俱乐部已演了两场了,一共五场的收入,演员们已经手握一百块了。 新家新气象,而且后续钱还会不断进账,也都敢花了。 二十个人结伴去逛商店,跟扫荡一样,锅碗瓢盆儿,暖壶床品,像不要钱一样,都花光了才满载而归。没一个人心疼钱。 整个筒子楼随处都是欢声笑语,连丛敏丽都给感染得心动了。 她找苏禾禾询问,“禾禾,我也能申请个房间吗?偶尔我想带孩子过来住一两晚,我很喜欢这边的热闹。” 苏禾禾真诚地直视丛敏丽,“我还想夸六嫂这一向大方爽快许多,现在我收回了呀。咱们自己的地方,当然是想住就住。我想着是让六嫂管着咱们的大后方,这样的事你还要问我做主,我要伤心了。” “唉,是我小家子气久了,放不开手脚。以后不会了,禾禾你再给我点时间。”丛敏丽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后,很快就调整了心态。对她来说,已经是大跨度进步了。 苏禾禾只是想她别再见外。丛敏丽韧性和可塑性都很强,放到哪里都能用上。实在是个得力助手的好苗子,她还想长长久久地用起来呢。 第二天早上,丛敏丽就使唤钟澈拉来了被褥和日用品一堆,搬到了她事先选好的房间里。 丛敏丽跟他说是为了方便午休和加班时偶尔留宿,所以钟澈开始也没多想。 可看着从进了筒子楼就变得欢快轻松,脚步轻盈着像跳舞一样的丛敏丽,钟澈觉出了些不妙。 再进到房间后,丛敏丽收拾摆放的那股认真细致劲儿,他仿佛间似看到了新婚时收拾婚房的丛敏丽。 钟澈心里不踏实起来。 眼看着上班要迟到了,他还是拉着丛敏丽再三问,“敏丽,这里真的只是午休的临时住所吗?” 钟澈很久都没这么紧张过她了,丛敏丽很意外,撇过来一眼,带笑不笑地回道,“礼拜天咱俩都有工作时,我准备带孩子们过来。 放你妈那里,你妈老背着我喝斥他们,我舍不得。你要不愿意,那礼拜天孩子就跟你上班,这个房间我就退了。” 米玉茹对自家孩子不好的事儿,钟澈也是最近丛敏丽带他躲着看了,他才信的。 这会儿理亏之下哪还说得出什么。 也会讨好了,“我这不是怕你嫌弃家里躲外面住吗?以后孩子那里我也会上心,我休息的时候孩子都归我带行不?” 丛敏丽也不跟他分辩,赶紧撵着人上班了。 —— 搬到筒子楼的人,还在继续增加。 到培训班当老师,还能拿五十块的月工资,刘少睿和叶前进和耿大江三个,简直有种被天上馅儿饼砸到了的幸福感。 跟苏禾禾一再确认,这事儿再不能假后,三个小伙子又被带着实地参观了筒子楼。 即便那会儿筒子楼的厨房和卫生间的装修还没完毕。可只略看看,比起学校宿舍里,这都是豪宅级别了。 三个男生汝城家里都有独立房间的,学校里的八人间早住得苦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