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七零二婚也高嫁 > 分卷阅读27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78(1 / 1)

钟媛捎带脚地就给缝起来好几身儿。 吃得好,穿得好,妈妈整天都是笑吟吟地充满干劲儿。 还有那么多小伙伴儿 ,一整栋楼都是她们自由玩耍的乐园。 来时还寡言胆怯的小姑娘,被葡萄和钟宝珊还有王玥三个活泼的小姑娘带着,也跟快乐的小鸟一样,叽喳欢快起来。 生活富足,无忧无虑,之前的苛待和打骂已远去。这是以前母女三人做梦都不敢想象的美好日子。 度过一个愉快的礼拜天,周一下午,苏禾禾开车带着汪主任母女三人去军总小学先问汪瑞华的入学事宜。 到了学校问了才知道,想入学没那么容易。 汪指导军籍在汝城军区,或者有汝城军区的证明,或者她军籍调入燕城这边,户口迁过来,不然孩子是不能在这边入学的。 苏禾禾只当自家小豆子说入学就入学了,还真没把这件事想复杂化。 她家枝枝是调入军总的,所以小豆子在燕城哪里都可随意入学。可汪家的姐妹却不在此例。 这要怎么办呢。 现在没有单位,小孩上学转学太受制约了。 没办法,先带着人去了排练室,这事儿得容她好好想想。 汪主任本来想的是,既然到了苏禾禾这里,等稳定了,她是要办退伍的。她这个级别回到地方上是要安排落实工作的。 参考了钟媛的做法,她准备也把那份工作给卖了。 可现在的情形是,若她没个单位,孩子入学都困难。 她可不是钟媛,都不用她爸的名义,只钟澈舅舅的身份,说孩子在家里借住,就能给王玥办入学。 抛开歌唱方面,她本来也不是多有能力的人。 这一会儿,她脸上就笼了愁云。 人都到了手里,给分担了好多工作的人,苏禾禾当然不舍得放手。 这人她必是要留下的。 她想到了一个可操作的办法。 拿起电话,她先打给蔡团。 两人相交日深,现在想要对方帮忙,已不需要客气委婉。 她直奔主题,问蔡团,汪主任想办调动到军总文工团,有实施的余地没有? 作者有话说: 第190章 编制 蔡团问了汪指导的情况, 知道是为孩子上学后,说根本不用那么麻烦。 她这里开个汪指导是借调人员的证明,先给孩子入上学。 汪指导本来就是在编军人, 文工团借调人员的事很正常。 而且苏禾禾这里,现在对外是汝城军区文工团驻燕城办公室。又用着军总文工团的排练室,两家本来就是合作, 所以完全合规也站得住脚。 她还教苏禾禾可以就这方面和汝城那边再商讨一下,既然给了她名头,就坐实一下。 如汪指导这样情况的,可以做为在燕城的派驻人员。工资也都在这边走,汝城那边可以停发。汝城军区每年到燕城的选送节目可以由苏禾禾这边编排,甚至代培演员什么的都是可行的。 毕竟之前苏禾禾也不是在编人员, 不也给汝城军区工作了好多年吗。之后年年借调军总指导新年演出, 这其实和现在是一个性质。 现在借调人员工资都由这边解决,燕城这边的工作还能顺带接管了,这样两厢便利的事, 蔡团觉着没谁会拒绝。 果然是蔡团,听她一席话,苏禾禾如拔云见雾, 茅塞顿开。 汪主任这种情况,确实还是这样办理最合适。而且不止她,霍宁孙志武周晓楠这几个, 也可以照此操作。 苏禾禾也很有信心汝城那边会答应。 之前电话里宋团和陈政就给她透露过,毕主任很想她继续留下来给文工团服务。 她不在,现在文工团根本拿不出一个像样的节目, 再这么下去, 文工团又要面临关门大吉了。而这也是苏禾禾不想看到的。 现在这样她在燕城帮着代培代训几个节目, 对她不过是随手的事儿。文工团那边工作上轻松有交代,她这里对外更名正言顺,也更有底气,再好不过的事儿。 想好了,她立刻就把电话打到宋团办公室。 听苏禾禾这样一说,都能听见宋团在那边兴奋地拍桌子。她笑意根本就掩不住,“小苏,这样就太好了。都不用问,毕主任保准就会答应。 现在虽不像以前有那么多选送节目,可一年‘建军’和‘国庆’两次大庆的两个节目是不能少的。 去年你给忙完了‘国庆’才离开的,毕主任前阵子一见我就问,今年有谁能担起来。 团里节目是能排,可要排成你在时的水平,这谁也不行啊。你等着,我这就去找毕主任报喜去。” 快四十的宋团跟个沉不住气的年轻人似的,话都没说全就挂了电话。 留下这边的苏禾禾都不知道该不该接着等,这眼看可就下班了。 大略跟汪主任说了,趁她抹泪之前,赶紧让她快去找蔡团要证明,这样明天她自己就可以带孩子去办入学了。 这边汪主任刚走,苏禾禾面前的电话又响了。 苏禾禾接起了,没想到竟是毕主任亲自给她来的电话。 还是那么和蔼亲切,“小苏啊,我很欣慰你能这样想。两次庆典节目的事儿,咱们就照你说的办。 只是就两个十来分钟的节目,小苏你发挥的余地太少了。你看这样行不行?你每年再回来给我们来两三场慰问演出怎么样。 也不用特意排,你们现在搞演出的节目拿过来就行。 咱这边的战士们很想念苏指导的节目呀。演出费没有,车票报销,食堂管够,怎么样?”说到最后一句,毕主任也忍不住笑了。 这怎么不行。 在汝城军区大院工作居住了那么多年,昔日的战友同事,亲人邻居,都还在那里,苏禾禾对那里也一样怀念。 一年回去奉献几台演出,她很乐意和荣幸。 “毕主任,车费我自己来,您安排食堂和宿舍就行,那就说好了。” 两边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放下电话,别说苏禾禾还真有种重回组织怀抱的踏实和归属感。 这样孙志武这些可以保留编制,和家里的冲突和矛盾也解决了。 别的不知道,只看后世那些文工团在编的演员和歌手,一点也不影响在外演出创收。就知道以后这样的模式是常态。 苏禾禾觉着这样很好。上辈子顶流明星们都要考编上岸,所以这边的这些做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大好编制。 —— 汪主任家两个丫头第二天顺利入学入托,她自觉再没什么可求的了。 这边苏禾禾就跟自家大姨去电话:陶家母子那里该要钱啦。 曹大姨早等着呢,马上安排起来。 其实根本没什么技术含量。 曹大姨不过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