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军人家属的意外发现而展开的行动。这位家属就是在座各位之中的一员。她的机警和敏锐,为我军避免了潜在的重大损失,因此,组织决定对这位同志进行正式的表彰。” 大家默契地鼓掌。 宋妍也跟着鼓掌。她有点自豪又有点脸红,想去牵邹彦的手,又觉得场合过于正式不应当那样做,于是只能跟着继续拍掌——自己为自己鼓掌。 邹彦感受到她的情绪,把小田放到她怀里。宋妍接过小田,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总算缓解了紧张的情绪。 “为了保护这位机智勇敢的家属同志,我不能说出她的名字,也无法告诉大家她是如何发现敌人的阴谋的。但我要说,她警觉的思想和果断的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政委暂时停下了讲话,将时间留给底下的人消化。果然大家瞬间就燃起了讨论热情。 趁这个空档,宋妍偏过头悄声对邹彦说:“怎么只说了我一个人,不是你第一时间发现的吗,我是后来才反应过来的。主要是你的功劳。” 邹彦不认可她的谦虚:“前因后果我都和政委说清楚了,组织认为你才是第一个察觉到异常的人。我们需要的就是你这样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的警惕,而不是要求军嫂第一时间就确定可疑人物是间谍。” “好吧。”政委好像确实没说她是第一个发现间谍的人,说的是她的发现让部队展开了行动。反正她自己都推出来了,不心虚,想到这宋妍昂首挺胸接受自己该得的表扬。她心里有点开心,谁不喜欢被肯定呢。夸她的人可是政委,而且还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说她机警! 同一时间,其他军嫂也在窃窃私语。 “这个嫂子真厉害,竟然能发现间谍。要是我的话,恐怕间谍在我面前我都不知道,说不定傻乎乎的就被抓走了。” “军嫂里面还有这样的人物?是不是她男人天天在家培训她,回头我也得让我家那口子给我讲讲,说不定也能立功。” “你拉倒吧。人家一个照面能认出间谍,还能不声张事后报告给领导,这心理素质就不是你能比的。你再学还能学到这些?” “其实,也不一定是女人,政委没说是军嫂,只说是家属嘞。不是也有女军官的丈夫随军吗?女人遇到那种事要么不知道,要么就是发现对方心怀不轨吓得说不出话。” …… 政委继续道:“为了表彰这位同志,我们还准备了实物奖励——搪瓷盆,希望这位同志看到不要嫌我们小气,哈哈哈。这是咱们这的保留奖品,但凡战士立功需要发奖品都是发这个。” 最后他进入下一个环节。 “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情,我希望在座的所有军人家属都能够保持同样的警惕。可能有的家属同志胆子小或者体力不好,说‘我是个女同志,遇到间谍我打不过’。我告诉大家,妇女能顶半边天。这位发现间谍行动得到嘉奖的就是一名女同志,一名平凡的军嫂,一名或许就坐在你旁边的军嫂。” 听到这话大家忍不住左看右看,看谁都像巾帼英雄,又看谁都不像。 “我并不是要求大家都能够与间谍斗争,这不是军嫂的义务,而是军人的义务。我只是希望,同志们能够永远保持警惕,遇到反常的情况多想一想,或者立刻告诉家中的军人同志。 “最重要的一点是,永远不要告诉别人有关部队的任何消息。哪怕是你天天认识的朋友,哪怕是部队起床号声音响了几分钟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 “你司空见惯的事情,经过加工分析之后很可能透露出重要的信息。所以,要将反间谍的思维时时刻刻牢记在心。以上就是我要和大家说的全部内容,今天的表彰大会到此结束,感谢同志们的参与,军嫂同志可以回去了。” 广场上响起拖拉凳子的声音和鼎沸的人声。 军嫂们好像进入了一种全新的状态,以前她们觉得自己只是什么都不懂的妇人,来这里只是换了个地方过日子。现在突然被告知,她们天天看到的事情很可能是机密,不能告诉别人。一股责任感和警惕之心油然而生,每个人都告诉自己,千万不能让间谍得逞。 这就是政委的目的。 “邹彦,你去训练吧,我先带小田回家了。” 宋妍弯腰搬凳子。 邹彦从她手里拿过两张凳子:“先放着,等我晚上再带回去,你一个人要看着小田不好拿。” 这种小事宋妍根本不在意,于是她拍拍手上并不存在的灰尘:“行,我先走了,你加油哦。” 人太多了,她把小田抱起来,两人顺着人流回家。 所有人都在讨论家属抓间谍的事情,宋妍被迫听了一路。 “真想知道是哪个军嫂那么厉害,竟然能发现间谍。都是两个眼睛两个耳朵,怎么她就能发现人家的阴谋。间谍做事肯定很隐秘。” “这就叫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间谍再有手段还不是败在人民群众手里,人民群众的力量是伟大的。” “你们都想知道发现间谍的是谁,只有我想知道间谍是谁。间谍肯定在我们之中安插了很多年,说不定我们认识的熟人也是间谍。” 一位军嫂打了个哆嗦:“快别说了,我可不敢和间谍打照面。” “从现在起,我们都要注意,平时说话不要什么都往外倒。别人能帮忙抓间谍我们也不能落后,起码不能拖后腿。” “没错。” 宋妍替政委感到欣慰,看来这场大会是有作用的,在大家心中埋下了保密的意识。 几天后,邹彦拿回了宋妍的搪瓷盆。 宋妍之前嘴上说旧的破了用新的,其实她准备偷偷把这个搪瓷盆藏起来,这可是个有纪念意义的搪瓷盆。 就在她心里合计着该把它放到哪里的同一时间,远在几千公里外的西北,一群衣着朴素饱经风霜的科学家爆发出欢呼,整整五年的研究终于成功,这个国家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离开树湾队很久了,宋妍很想念李桂红和其他亲人,她坐在灯下写信。 给自己的亲娘写信和给邹彦的母亲写信的心情是不同的。 她写下自己来这里的心态变化,写小田的可爱之处,写李桂红给的菜籽都发芽长大成了餐桌上少不了的菜,絮絮叨叨的恨不得把所有的事情都告诉家里人。 然后她挨个问家里人。 问爷爷身体好不好,有没有少抽几口旱烟;问爹娘冬天来了是不是可以歇着猫冬,让他们不要闲不住,年纪大了要学会享福,多在家里听收音机;问哥哥嫂嫂们生活是否舒心愉快,事业是否进展顺利;最后问小金凤有没有长高长胖,有没有跟着收音机学会唱几首儿歌…… 写了一页半之后,她把信纸给邹彦,让他接着写。 邹彦的内容就要简洁得多,说自己和宋妍一切都好,一直都像在树湾队保证过的那样对待宋妍,宋妍在这里辛苦持家等等。又自责没有太多的时间陪她,总算比写给他亲爹亲娘多上几个字。 小田的画照例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