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nr1" style="font-size:18px">
他们华清是理工科学校,报名的1000名学生里,京外、京大、京师范就占了半壁江山,校长本来都不抱啥希望,哪能想到,刘美云不光经济学得好,外语也这么强悍,才学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如此突出,真给他们华清长脸!
然而让校长更没有想到的是,刘美云那头还在京体给他们华清长脸,他在经济部的老朋友,就激动的找来办公室,往他桌上丢了最新一期的经济学专业书刊。
“老曾,你们学校有个叫刘美云的同学,快,把她给我找来,我要见一下。”
曾校长还一脸懵:“她不在,你找她干啥?”
“她不在?去哪儿了?”男人着急。
曾校长就把刘美云在首体代表华清参加交响乐团接待的事,骄傲的给老朋友一说。
看吧,咱们华清可不光理科生优秀,这英语也很厉害嘛!
曾校长的朋友也愣住了,他没想到这位同学不仅经济学得好,其他方面也这么强。
“你找刘美云啥事啊?”曾校长才有空去翻桌上的经济专刊。
曾校长朋友等不及,直接翻到中间那一页开始,激动的说:“刘美云同学的这篇经济学文章,写得太好了,你看就这篇,《经济与未来》。”
曾校长眼皮狂跳,他手里这本经济学术专刊,要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可不是那么容易能被刊登上的。
擦了擦眼镜,曾校长认真看了一遍,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老朋友就等不及又指着后边道:“还有后面这两篇,她一共发表了三篇,都很优秀,但我最喜欢第一篇!老曾,你们学校真的培养了个人才啊,这位同学看问题的眼光很独特,而且宏观,文笔也风趣,引经据典的例子用得也很生动,让经济学没那么枯燥了,而且人人都还看得懂!”
曾校长这一刻才明白,老朋友为什么这么激动了!
能在这种学术专刊上发表专业文章,而且还是一次性三篇,换了他也激动啊!
“这个刘美云同学啥时候毕业,把她分配到我们单位来吧,我们国家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啊!”曾校长朋友这一趟过来,也不单单只是来夸刘美云的,他是来找曾校长要人的!
像刘美云这么优秀的人才,本身又是学的经济专业,来他们单位工作是再适合不过。
“她还有两年才毕业呢。”
曾校长一盆冷水,泼老朋友头上。
“……”
刘美云结束交响乐团访华接待的光荣任务,重新投入到紧张学业中的时候,校长又把刘美云叫到办公室,一通鼓励表扬,当然老朋友来学校专门挖人的事他没说。
说出来怕刘美云飘了。
可曾校长哪晓得,刘美云压根就没想过毕业等分配那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