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奶奶。我最爱吃你做的红烧肉、炖鱼汤、腊肉炒蒜薹和大米饭。” 叶老太:“……”你可真会吃。 叶香云强忍住才没笑出声来,她闺女可真太会见缝插针了。 杨君苏跟众人道别,拎着行李坐上杨利民的专车去中心镇的车站等车。 一路上,她心情极好。觉得天是那么蓝,风是那么轻,小鸟的叫声都格外清脆动听。 杨利民一路上也是心情舒爽。 “君君,你奶奶都主动给你送吃的了,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是啊,爸,你看我给你,给这个家带来了多大的变化。” “是是,你厉害,咱们家以后就靠你了。” 杨君苏回到场部后,就开始努力工作。 一切仍跟从前一样,一切似乎又都不一样了。 大家看她的眼光不一样了。 杨君苏表面上跟从前没什么区别,遇到问题该怼怼,遇到好人好事该夸夸。以前,大家没觉得有什么。 现在,挨批评的人,会觉得,人家杨同志批评得对。毕竟人家是对事不对人,人家是真的心直口快,连总场的人都敢当众批评。人家批评你几句怎么了? 被夸的人那幸福感飙升好多倍,杨同志夸我了夸我了……她那么刀子嘴的人能说出那么好听的话,我何德何能,我不好好干对得起人家吗? 这带来的好处是,杨君苏跟这些人的沟通成本大幅降低。 果然,人的名树的影。成功的人自带光环,失败的人都是缺点。 虽然是个小范围的名人了,杨君苏仍严格要求自己,从来不自傲,遇到有人夸还谦虚几句:“都是侥幸和偶然。我沾了咱纪书记和胜利农场的光,要不然人家知道我是谁?” 大家对杨君苏就更佩服了,瞧瞧人家年纪轻轻得了如此大的名气,却一点都不飘。这是什么样的精神? 人家杨同志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一个纯粹的人,天生就是干大事的料。 杨君苏吃完午饭,歇一会儿就去工地帮忙搬砖盖房子,不怕脏不怕累,基建工人都挺服她。 其他人有样学样,大家有空都来义务劳动。 像小杨说的,这房子是给自己盖的,早日完工早日住新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在她的带动下,建房速度飞速提升,贺新华终于满意一回。 一个月后,第一批平房已经盖好了。 杨君苏又去打理平房区,带着大家种树种草,修砂石路,去河边捡河卵石,修公园的小路。 这次别说是大人了,连孩子们都加入进来。 杨君苏管理的这块地方欣欣向荣,热闹非凡。 菜园里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供应食堂,剩下的分给家属。 食堂食材新鲜,厨子精心钻研厨艺,大家对比了场部食堂的伙食水平后,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操场上,人来人往,打球的,跑步的,遛弯的。更不必说,隔三差五的还有文艺演出。 胡东海负责的那片地区,基建搞得也挺不错,毕竟他就是基建科出来的,可惜的是,人气都在杨君苏他们这片儿,陆长安那儿也差不多。 春播这一块,宋要武负责的几块地号,大家的劳动热情非常高,质量完成得也最好。因为杨君苏非常善于鼓舞士气,让参加春播的人感觉自己就是农场的主人翁,我们在为革命种田也在为自己种田,农田的产量与质量与他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有了这样的思想觉悟,他们劳动时怎能不认真? 事情进行到现在,三方的差距已经相当明显。胡东海和陆长安也看到了明显的差距,有些蠢蠢欲动,小动作频繁。宋要武仍旧挺稳,跟平常一样,照常工作。她还嘱咐杨君苏不要急也不要乱,一切如常就好。 杨君苏笑着说:“宋大姐,你这掌舵的不慌,我们坐船的心里就稳当。” 她现在才不慌,慌的是对手。 作者有话说: 这个月的更新是平常日六,周六周日,日万,我试试能坚持几周。 第七十章 杨科长 这天上午, 小赵过来告诉杨君苏,四分场有一批转正名额,宋要武把杨盼和齐冰报上去了, 总场已经下达通知, 同意转正。 通知下达时, 齐冰还好,她早有预料。最激动的要数杨盼,她知道自己来到四分场有很大可能性会转正, 但没想到会这么快。临时工和正式工的区别不仅仅是工资,还有归属感和安全感。 下班后, 杨盼激动地抱着杨君苏:“苏苏, 我太高兴了。我没想到这么快就转正了,肯定是因为你的缘故。” 杨君苏笑道:“是你工作认真, 你在食堂干得挺好, 大家都夸你呢。” 杨盼摇头:“不一样的,我在三分场食堂也认真工作, 可转正名额每次都没有我。” 杨盼高兴过后, 又说道:“转正后我的工资也涨了,应该是32块,我手头宽裕了, 送你一件衣服,你抽个时间, 咱们去镇上逛逛。” 杨君苏说:“买衣服的事不急, 以后再说。” 杨君苏正在跟杨盼说话, 齐冰来叫她:“杨姐, 刚才朱同志说有事找你。” 杨君苏哦了一声, 便跟着齐冰出去看看。 齐冰笑着说:“对了, 杨姐,这周日你有没有空,我想请你吃饭。” 杨君苏摆摆手:“下回,到时我请你们。” 说着她走了出去。 小朱提着一个包袱,在宿舍门口站着。杨君苏嫌这儿人来人往的,说话不方便,就把他带到小办公室里。 杨君苏给小朱倒了一杯水,问道:“朱同志,你找我有事?” 小朱把包袱往桌上一放:“这是送你的。” 杨君苏打开一看,里面是一条红底白花的裙子,一甁雪花膏,一盒饼干。” 她不动声色地问道:“这是你送的?为什么要送我礼物?” 她上次把小朱弄得下了头,按说应该没问题了。 小朱连忙摇手:“不是不是,不是我送的,是我们陆同志送的。” 说完,他又怕杨君苏误会,赶紧解释:“陆哥看你一个女孩子整天风里来雨里去的,觉着心疼。他说女孩子家就应该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坐公室。对了,我们陆哥有一个弟弟,年纪跟你差不多,长得可俊了,还没找对象,我给你看照片。” 杨君苏接过照片一看,小伙确实长得不错,但也就那样。 她心里想的是,我也是被使过美男计的人了,说出来也挺有面子。 小朱继续诱惑杨君苏:“小杨,你把我当哥们,我也一样。做为哥们,我劝你一句,你上次跟我说的那些不对,你可别跟别人说。将来有机会,让陆哥把你调到总场宣传科,那可是相当体面的工作,你再也不用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