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七零女场长 > 分卷阅读26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65(1 / 1)

。 上星期,她不但把积攒的工作报告和各项计划看完了。同时,她也发现了一个问题,四分场经过这三年的发展,现在到了一个瓶颈期。 农场农场,自然是以农业为主。农业是根基,无农不稳。但后面还有一句话叫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农业的发展是有上限的,无论农田水利建设搞得多好,种田多认真,也只能做到稳产高产。 这三年一直风调雨顺,因为有了养猪厂和养殖厂,肥料的来源有了保障,再加上绿肥的广泛运用,良种的购买,农田的亩产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分场,但也仅限于此,再想往上发展,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多好。 杨君苏就把目光放在了工业上,要是他们四分场有几个拳头产品,不仅仅是满足于农场内部需求,也不仅仅是满足周边县市需求,再往远处走走,扩大一下市场,那局面就能打开了。 杨君苏综合考虑四分场的情况后,还是决定从农副产品加工方面入手。 他们有挂面厂,运行得还不错,但规模太小,得扩大规模。 另外,随着养猪厂的规模日益扩大,饲料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在喂猪主要靠食堂的潲水、粗粮和苜蓿等青饲料。食堂的潲水有限,场里能拨的粗粮也有限,光靠青饲料也不行,猪是杂食性动物,只吃青饲料就长得很慢。 杨君苏就想成立一个饲料厂,既可以解决场里养猪厂的饲料问题,也可以向外售卖。饲料厂一发展起来,养猪规模也可以随之扩大。 再过几年,改革开放以后,市场逐步放开。各种小饭馆小吃摊如雨后春笋地出现,到时生猪的需求量肯定会大幅度上升。 除了饲料厂,他们四分场的大豆也很出名,可以办个豆制品加工厂,豆渣豆饼喂猪;炼油厂也可以办起来,油渣也可以喂猪或是当肥料。守着原料产地,必须得利用起来。 杨君苏越想越可行,不过,首先她得有两位领导的支持。她现在只是副场长,前面还有宋场长和张书记。 杨君苏先去找宋要武说明自己的大致想法,对于宋要武,她也不绕圈子,而是开门见山道:“宋场长,我这一个月来,一直在思考咱们四分场以后的发展方向。领袖说,我们要一业为主,全面发展。可是我们目前只做到了以农业为主。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我们现在只是稳定,但也穷得很稳定,工业的发展都只是小作坊,远称不上工业。我觉得咱们经过这三年的发展,已经打好了基础了,可以更进一步,突破这个瓶颈。” 宋要武考虑了一会儿,说道:“小杨,你休个婚假也不放松,还想着场里的事情。本来大家还以为你以后会把重心转移到家庭当中去呢。”张书记就跟她聊过这个问题,说杨君苏以后肯定会转移生活重心,对工作可能不像以前那样拼命了。 宋要武当时只是笑而不语。 杨君苏倒不意外大家会这么想,她笑着说道:“组织上培养了我这么多年,我不能让组织失望啊。再说了,我现在浑身充满力量,要是全部放在家庭中,我怕家里会吃不消。”她的精力这么旺盛,不让她在外面扑腾够了,回到家里,她就会折腾家里人。别说人了,哈士奇你不在外面溜够了,回家它就拆家。 宋要武先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小杨,你真是个妙人。” 笑毕,她正色道:“那这样吧,你先去跟张书记通个气,他要是不反对,你再去写个详细的计划书,到时大家开会讨论讨论,看看怎么办。” 杨君苏道:“好的。” 第一百五十五章 革命新时代,人要往前迈 第一百五十五章 革命新时代, 人要往前迈 杨君苏从场长办公室出来就进了张书记的办公室。 王宏声对她笑脸相迎,朱明成也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杨君苏说道:“张书记在吗?我向他汇报一下工作。” 里面的小隔间传来了张书记的笑声:“是小杨啊,快请进。” 张书记和宋要武性格不同, 杨君苏用的方法也不一样。她最常做的事情是画大饼说大话, 这几年沟通下来都还算顺利。 杨君苏今年仍继续这个风格:“张书记, 领袖号召我们,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咱们已经学完大寨, 接下来能不能学学大庆,发展一下工副业?新年再献新产品, 支援世界革命。” 张书记笑容亲切:“小杨啊, 你还是跟以前一样啊。我还以为你结婚后会把重心放到家庭上呢。” 杨君苏正色道:“我深受你和宋场长的影响,觉得不能辜负组织对我的培养和期待。我的家属也表示要向郑姐学习, 以后会全力支持我的工作。”郑姐就是郑小红, 是张书记的爱人。 “哦哦,那挺好。” 杨君苏接着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张书记一听她既要办饲料厂, 又要办豆制品加工厂, 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了。他想要的新想法是那种既能扬名又不用大动干戈的事情,而不是这种需要花费大力气,还有可能犯错误的大动作。 张书记委婉地说道:“小杨, 我觉得咱们四分场发展得非常好了,只要继续保持就好了。接下来, 咱们可以在小的方面改革一下, 另外也要宣传方面花费点心思, 让四分场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现在的四分场是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是样板农场, 场里领导满意, 农垦局领导也很满意,还上了县里和市里的报纸。张书记想要的就是继续扩大四分场的影响力。 杨君苏一看这位只想收获却不愿意干活办事,那哪儿行? 她赶紧鼓动道:“张书记,四分场发展得是不错。可我就怕,上级领导对咱们创造的一个个奇迹早已习惯了,难免会产生更高的期待。咱们现在就是上了架的葫芦藤,只能朝上,不能朝下。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革命新时代,人要往前迈。” 张书记慢吞吞地说道:“小杨,事情要慢慢干,不要急嘛。” 杨君苏见对方这样,只好打住。 走出办公室时,她在思考,为什么以前忽悠张书记能忽悠成功,这次就没成功? 她正想得入神,朱明成赶上来了:“杨同志,这是我们办公室这一个月的工作小结,你正好拿回去看看。”党委办公室的工作小结其实不必拿给她看,朱明成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更方便的开展工作。 杨君苏笑着接过,“谢谢朱同志,你们这个年过得怎样?” 朱明成笑道:“过得挺好,我看你红光满面的,过得应该也挺好。” 杨君苏说道:“家庭生活还好,就是工作出师不利呀。” 朱明成看看旁边没人,低声说道:“我追上来就是要说这件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