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棉花就想到被子下面的事,一看到有男有女就能想到乱搞。这个问题难道不严重吗?” 张书记:“……” 他愣了一会儿,赶紧替“这些人”开脱:“小杨,你这么说也不对,青年男女整宿聚集在一起,确实容易出事。” 杨君苏故作惊讶道:“不会吧,老张,难道你也这么想?在我眼里,你是一个充满了高级趣味的,一个纯粹的人,你该不会也跟这些人一样的想法吧?” 张书记急忙否认:“我不是,我没有,我才不会。” 杨君苏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要不然……” 杨君苏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张,我相信你是一个高级的男同志,你跟外面那些人到中年就满腔油腻、全身哪都不行就嘴行的男同志不一样。这事你就交给我,我去好好地给这帮人上上思想教育课,我用抽水机把他们脑子里的水给抽干了。真是的,领袖思想哺育咱,咱怎能丢他老人家的脸。” 杨君苏一阵风地离开了,留下了在风中呆滞的张书记。他擦了擦脸上的汗,跟杨君苏说话是真难,得时刻绷着一根弦。对了,他刚才还要说什么来着?话还没说完呢。 杨君苏风风火火地来到夜校教室门口,通知大家聚拢到一起,她要开会。 两间教室的学生听到杨君苏要开会,立即放下手里的书本,快速地聚拢过来。 杨君苏也不废话,拿着扩音喇叭,直接进入主题:“大家时间宝贵,我也不忍心耽误大家的时间,我就长话短说:今天,纪书记找我谈话。他很关心大家的复习情况,我向他汇报了你们的近况,这是其一。其二呢,你们中的有些人弄出了一点问题。有人向总场反应,说你们因为参加高考,对平常的工作很是敷衍,有人迟到有人早退。 对此,我个人是表示理解的。但农场有农场的难处,农场不止有你们,还有别的职工。 所以,我希望,咱们双方能互相体谅。你们平常尽量不要耽误工作,能不请假就别请假,如果实在非要请假,一定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手段是次要的,目的是最重要的,你们自己看着忖度。另外就是,有那些容易想得多的人反映,怕你们年轻男女聚在一起,容易滋生出流言。我建议男女分开复习,男同志和女同志各占一间教室。你们觉得如何?” 大家听罢,神色激动,议论纷纷。 有的人说道:“我就知道,肯定是我们二分场的领导去告状了。” “我们一分场的肯定也去了。” “三分场的也跑不了。” “这些人闲得蛋疼。” …… “还有人说咱们乱搞男女关系,都有病吧?复习时间都不够用了,谁还有心思想这个?我都没注意我旁边坐的是男是女。” “你是学傻了吧,我就坐在你旁边,你说我是男是女?” “不好意思,忘了我旁边坐得是你。” 大家哄堂大笑。 不过,说笑归说笑,大家还是决定男女分班。 这样一来,女生就自在多了,因为女生人数比男的少得多。教室十分宽敞,男生那边更拥挤了。好在这种时候大家也不在乎,能凑和就凑和。 杜娟一看教室里空地多,就跟大家商量搬两张行军床和被子过来,谁学累了就在教室里眯一会儿。 这一提议得到大家的赞同。 杨君苏开的会还是很有作用的,一二分场的年轻人生怕他们的领导再生幺蛾子,也不忍心让杨君苏为难,毕竟人家也不是他们的领导,这事人家本来可以不管。 他们回去商量一下,大家悄悄地凑了几份礼物,给领导们送去,堵堵他们的嘴。 同时,他们用烟酒请吃饭等各种好处,让不参加高考的同事帮他们多分担一些工作,大家用了各种手段,总算把这事摆平了。 几天后,杨君苏也收到了温北伐的来信,信中赞成她和温明知参加高考的决定,老人家还特地寄了一包学习资料和一箱补品,让他们好好复习。 杨君苏还收到了高歌红寄来的一包吃的和一封简短的信,信中说,她这人从小不爱读书,一看书就犯困,再加上有孩子绊住,就不参加高考了,希望她能成功。 除了温北伐和高歌红的信,陈南方也给她回信了,随着信一起寄来的还有一份学习资料,这份资料特别珍贵,杨君苏特地让杨秋复印了几份,拿给杨婷婷杨春他们,剩下两份拿给杜娟和李卫红,让她们多复印几份轮流传阅。 大家收到杨君苏给的复习资料,既激动又震惊,他们可是竞争对手,这么宝贵的学习资料,她竟然愿意无私地分享。换了他们自己,都未必愿意这样。 杨君苏倒无所谓,她的竞争对手是全国的考生,也不差他们这些人。 杨君苏这一行为让大家更加发自心底地佩服她,有人提议大家集资给她送一份厚礼表示一下。 但很快就有人提出异议:“杨场长从来不收礼,这是规矩。大家别送了。我们对她的感激不是一份礼物能表达的。以后的路还长着呢,大家有机会再报答吧。” 李卫红知道后,过去跟大家说道:“我们杨姐注定是要干大事的,你们好好努力,以后大家在高处相逢,你们再好好为她效力吧。” 大家笑着附和道:“李姐你说得对,我们不反对。” 李卫红得意地笑了,最了解杨姐的人还得是她,她的地位这么多年来无人能撼动。 第一百九十章 通知书 天寒地冻, 冷风呼啸。 杨君苏和温明知坐在温暖的炕上,认真攻读,奋笔疾书。 每学一个小时, 杨君苏都要下炕活动活动手脚, 歇息十分钟再继续学。 温明知也趁空跟杨君苏拉家常:“也不知道于飞和念初在爸妈那儿乖不乖?”两个孩子正是淘气好动的时候, 爸妈怕孩子在家会影响他们两个学习,就把两人接到镇上的家里去了。 杨君苏说:“应该没事,现在跟他们分开也正好是提前适应适应。” 一想到以后要跟孩子分开, 温明知的心情难免有些低落。 杨君苏鼓励道:“先别想那么多,眼下我们最重要的事先考上大学。这十年积攒了这么多届学生, 竞争是空前的激烈。”事实上是空前绝后的激烈, 好像录取率不到百分之五。 温明知点头:“你说得对,我们得先考过再说其他的。” 考试时间定在12月6日7号, 还有二十多天的复习时间。大家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几瓣用。 天冷, 大家又努力学习,不少人手上生了冻疮, 握笔都疼。但谁也不肯休息, 全都拼了命地学习。 孙展青来找杨君苏汇报工作时,看到她在认真复习,既羡慕又感慨:“要是我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