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像他们这样会煮饭的男孩可不多,我都比不过。” 宣娆笑眯眯地拈着菜,一口就唱尝出来这是自家儿子的手艺。 比他爹厉害 “其实” “嗯?”宣娆疑惑 曲小碗抬起头,慢慢吞吞地开口,“有没有一种可能,我家柿子是女孩?” 虽然,好像,确实,是不太像 “……???” 宣娆的心情就宛如这一般凌乱,转身再看看,再继续凌乱。 “真的?”宣布绕有些难以接受,“没开玩笑?” 这柿子,明明看上去比她家阿和还要俊咧 这能是一个女孩子? “没有” 宣娆沉默了,行吧,是她见识少了。 “咳,这以后你们都在大队上工作了,这平时就得多沟通沟通,免得到时候和原来的工作对不上。”武曼珠连忙把话题拉回正轨 不想提这让自己心塞的事实 这时候,在一堆沉默寡言的人当中,宋行就发挥作用了。 “对,宣老师来大队的时间还不长,这一次虽然阴差阳错选到了我们,但是这既然选上了,大家肯定都得好好干。” “这是自然” 虽然说这对于宣娆也有些意外,但是能选上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尤其是,大家都是新人,都是同一边阵营的。 在大队上根植越深,对于她而言越安全。 “这后面方会计他们肯定会找事情的,这别的不说,宣老师尽管来找我家小碗,找不到找柿子也可以。” “她力气大,大队上大家都会避着些。” 宣娆沉默了,这个避着不会是她所想的避着吧? “我们请宣老师过来,也是知道你是大地方来的,懂得肯定比我们多,不是知道你有什么建议?”宋行难得正经 他对自己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虽然嘴皮子溜,比起其他人小聪明多了一些,但是真要是大发展这些,他这辈子最远就只去过公社的人,他还真没有懂多少。 但是没关系,这不是就有个现成的吗?大地方来的年轻教授,这不是专门给他们送主意的吗? “说到发展,大体上能猜出一些,但是真要说出具体的,我还真不知道。我这学的是数学方面的,知道的都是些数字逻辑的,可不懂这赚钱的事。” 宋行有些不死心,这不应该啊 “不过吧,我知道谁懂这些?”宣娆来了个大喘气 在大家急切的目光中,她伸了伸手。 作者有话说: 小桃桃:嘿哈,鱼鱼鱼鱼都过来 第13章 大家顺手看了过去 ??? “小桃桃?” “柿子?” “老七?” 说完,大家又纷纷摇头。 “宣老师说笑了,这几个孩子那里懂这些,就只知道玩。” 宣娆手再偏了一些,指着少年白净的侧脸,笑眯眯说道,“我说的是我的儿子” “哎?” 看出大家不信任的目光,宣娆解释,“你们别看阿和年纪小,也不是我自夸,这孩子从小聪明,自小就是在学校图书馆里泡着,各种书都看过一些。” “你们看他做饭,就是自己做饭学的,他还自己动手做个肥皂,做过电子玩具,养过花草,养过鸡鸭兔子虫子……” “反正就各种东西都会,不说都精通,但是基本上能做出来” “真,真的?”大家伙震惊,再看向那边蔺清和的目光都变了 这,这还是个小天才? “儿子,你过来?”宣娆冲着那边蔺清和挥挥手 他们几桌的位置有些距离 蔺清和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叫他,但是还是很快放下筷子,一步步走了过来,神态沉稳清和。 “妈,怎么了?” “来,小子,过来坐这里。”宋行往旁边推了推,给他留出位置。 ? 蔺清和有些不解,这一个个看他的目光,怎么看上去有些不对劲呢? “阿和啊,听说你会做肥皂?”宋行双眼发光 刚才一通话中,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能做肥皂了,肥皂哎,肥皂哎 “能是能做” 蔺清和秒懂宋行的想法,直接打碎他的梦,“但是大队开肥皂作坊不现实,这东西需要肥油,队上根本拿不到。” “小打小闹,也弄不成规模。” 肉联厂的肉要票,大队上的肉又要上交又要分,一家都分不到几斤的,哪里有多的可以用来开作坊。 “那要是开个养猪场……” “小型养猪场大队上现在不是就有?至于大型的,生产投入都太大了,其中的风险也很大,养猪越多,消耗的粮食也越多,算下来其实不划算。” 被肥皂冲昏头脑的宋行也算是冷静下来了,揉了揉脑袋。 “也是,这事不能急” “不过吗,这一年下来,我倒是觉得大队上还是大有发展的。” “?” 这叫什么?柳暗花明又一村? “你小子有话就直说,别在这逗叔,再逗,下次就不让你带小桃桃了。”宋行挑衅 “……”曲家人无奈闭眼 这德行,可真是没眼看 蔺清和带着些贪玩地笑了一下,也不开玩笑了,说道。 “大队上盛产红薯,红薯可以加工成淀粉,再制作成粉丝,到时候直接找各厂合作,他们肯定会要的。” 真要说起来,大队上每年多余的红薯也是有人过来收的,但是数量有限,价格也不高,只能赚些辛苦钱。 每斤只能卖个两三分钱,一千斤也才二三十块钱,可赚不到什么钱。 大家赚不到钱,这积极性也就不高,开垦荒地的也少。 “一斤红薯外面过来收购贵的时候三分钱,便宜的时候一分钱,大家根本挣不到几个钱,还不如哪来喂猪。” “但是如果做成粉条,三毛钱一斤,打六斤产一斤粉条,成本也就一毛多,中途损耗去掉,净赚一毛多,大队上每年红薯产量几十万斤。” 剩下的,都不用多算,这都是一笔不小的钱,尤其是,如果这样的话,大队还可以继续扩大红薯种植面积,甚至把红薯种植比例扩大。 要知道,他们这会虽然上面对于种的粮食有要求,但是各大队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在只有分配一些。 总而言之,若是这样子看来的话,他们大队上小作坊大有前途啊。 一年粮食两收,一次几十万斤,去掉上交的以后,可还有大几十万斤红薯。 一年就是好几万 算明白这个账以后,曲家人都不由捂了捂胸口,一个个都受到了巨大冲击。 这可是好几万啊 不是几十几百几千而是好几万,要知道他们大队的账上往年别说是几万了,能够不拖欠大家工分,那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