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顺势将她抱起来,就得到小姑娘两个香吻:“小芸姐姐,我可想你啦,想得晚上都睡不着啦。” 顾芸开心的笑起来,忍不住对着她的脸颊亲了亲。 顾亮星在旁边喊道:“快让表哥也亲亲,你想不想大表哥?” 谢谢犹豫了一下,勉强回答:“也想,但是你不能亲我。” “为什么?”顾亮星故意逗她。 谢谢解释道:“你是男生,我是女生,我妈妈说了男生不能亲女生。” “那你怎么老让我爸亲?”顾亮星不依。 谢谢理直气壮的说:“大表哥,你跟舅舅怎么能一样呢,舅舅是舅舅,大表哥是大表哥额。” “嘿,小家伙人不大,架势倒是不小。”顾亮星偏要闹她,“不行,今天我非得亲你不可。” 谢谢被他闹得大笑起来,搂住顾芸的脖子不肯让他碰。 顾亮晨扯住大哥的衣领子,警告道:“闹得差不多就得了,待会儿闹哭了你自己哄?” 顾亮星这才罢休。 谁知下一刻,谢谢伸出小手臂:“阿晨哥哥抱抱。” 顾亮晨刚伸手呢,顾亮星就给接过去了,口中喊道:“小谢谢你偏心,为什么让小芸跟阿晨抱,就不给我抱?” 小谢谢被他闹得大叫:“阿星哥哥快放开我,别扎我,不然我要喊舅舅啦!” 最后还是顾芸伸出援手,救下了可怜的小谢谢。 结果等吃饭的时候,顾亮星就说:“小谢谢,待会儿哥哥带你出去玩好不好,到时候我们去小河边捞鱼。” 小谢谢一听,顿时眼睛亮了。 顾明东敲了一下大儿子:“别去深的地方。” “爸,你就放心吧,保准不让表妹下水。”就算小谢谢愿意,他也不敢啊,所谓的小河边捞鱼,其实就是田里头的沟渠,三岁小孩也不怕会淹着。 刚才还因为爸爸妈妈离开,心底有些失落的小谢谢,听说能去捞鱼,三两下吃完自己的饭,欢欢喜喜的跟着走了。 顾芸不放心粗手粗脚的大哥,跟着一道儿去了,免得这两人玩疯了闹出事儿来。 顾亮晨顺手收拾了碗筷,口中道:“爸,最近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没心思上课了,都想着参加今年的高考呢。” 这一年的高考在七月份,距离现在也就两个月了。 顾明东笑道:“持续不了多久。” 越是往后,高考越是规范,同时对文化课的要求也越来越大,甚至因为报考的人数太多,直接开始采用预选制,这样就等于刷下了大部分人。 两人正说着话呢,顾三叔皱着眉走进来了。 瞧他脸色不大好的样子,顾明东连忙招呼他坐下。 顾亮晨泡了茶出来:“三爷爷喝茶。” “哎,阿晨可真懂事儿。”顾三叔忍不住夸了一句。 双胞胎虽然从小没了娘,但被养的极好,长得高脑子聪明会读书,更难得是孝顺,看得别人都觉得眼馋。 顾三叔自家也有三个孙子,除了小的看不出来,老大顾军已经去参军了,去了之后了无音信,几个月才来一封信只说还好,就跟断了线的风筝似的。 老二顾勇还在备考,为了高考如今有些疯魔了。 左右两个不如双胞胎聪明不说,也不如他们孝顺懂事,一点都不知道体谅老人。 顾明东笑了笑,开口问道:“三叔,您这是有啥烦心事儿吗?” 一提起这事儿,顾三叔就叹了口气:“哎,现如今政策放宽松了,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顾明东笑道:“那肯定是好事儿,至少我们家不缺鸡蛋吃了。” 这要是以前,家里头鸡都是有数的,生产队不少人家都舍不得吃,藏起来卖了换盐和糖。 顾三叔一想也是,不说别人家,如今他们家的鸡也多了。 只是想到生产队的事情,顾三叔还是拧着眉:“是啊,大家伙儿日子是好了。” “可是你说说生产队现在的风气咋回事儿,大家伙儿下地干活都不积极了,原本四月份能干完的活儿,现在到了五月份还没干完,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顾明东知道这种变化的原因。 时代在发展,如今心思灵活的就开始做点小买卖,甭管是卖自家做的米糕,还是茶叶蛋,甚至是山上的菌子,竹林的笋子,都能挣到不少钱。 对比起来,每天辛辛苦苦下地干活挣到的那点工分,一年到头顶多就能分到三十块,性价比实在是太低了。 社员们也不傻,明眼人都知道怎么干才更好。 再有一个,不管干得多还是干得少,只要你下地了,户口粮食关系在生产队,那到了年底,生产队都是要给你分粮食的。 工分会影响数量的多少,可影响的实在是优先。 于是有些聪明人便觉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也不错,摸鱼下地多轻松,也能凑一口吃的。 这可愁坏了顾建国,他是大队长,连着几年上河村都是先进生产队,可临了临了,老天爷风调雨顺,社员们却撂摊子了。 “你说他们到底咋想的,再这么下去咱们上河村的粮食产量还能跟得上吗?” “是不是过了两年好日子,他们就忘了饿肚子多难受了,如今吃饱了饭也不肯下地干活,一群懒鬼,老子这几天嘴皮子都要磨破了。” “懒驴上磨屎尿多,我也不能天天跟在后头追着打着吧?” 顾建国倒是想追着赶着,可惜他在的时候,社员们就好一些,他一旦走开又故态复萌,而且他就一个人,也不可能盯着每一个社员。 顾明东耐心的听着他的抱怨,等他说完了,才推过去茶杯。 顾建国端起茶杯灌了一口,叹气道:“哎,世道变了,好日子都没有人想过了。” 顾明东却问道:“三叔,你有没有想过现在大家一起劳动,最后一起分粮食,这样的状态跟以前吃大锅饭也差不离。” “这怎么能一样,大家也是记录工分的,多劳多得。” “但是在多劳多得之前,还有一个按户分配。”顾明东提醒道。 顾建国眉头皱得更紧了。 顾明东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当年吃大锅饭的时候,每个社员都生怕自己少吃一口,如今反过来,大家伙儿都生怕自己多干一点。” “这是千古以来人类的本性,反正干得多干得少的差距都不大,那光靠喊口号,一年两年还成,长此以往肯定是助长惰性的。” 顾三叔哪里不知道这个道理,拧眉道:“道理是这个道理,但这也没办法啊。” 就像是王麻子一家,王麻子跟刘寡妇干活都不行,但他们的户口在,一家四口的粮食就得有所保证。 总不能有些人吃饱喝足,有些人却饿死,不符合共产的口号。 顾明东却说:“三叔,那是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