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看望爷爷奶奶。 陶幼心不依,缠着许嘉时,露出小狗狗一样的眼神:“哥哥,你带我去吧。” 许嘉时老气横秋叹气:“我带不走你。” “可以的!”她自己跑到打开的行李箱里,躺进去。 然而她不够瘦,冬天棉袄又厚,躺进去像圆滚滚一颗球,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许妈妈把她抱出来:“小乖乖,别磕着了昂。” 许嘉时走的那天,陶幼心一路跟到车门口,瘪着小嘴依依不舍:“哥哥,我会想你的,你要早点回来。” 许嘉时神色动容:“嗯。” “给心心带礼物。” “好。” “要很多很多好吃的。” “……” 这才是她真正的目的吧。 刚分开的时候,陶幼心一天要给他打无数通电话,旅行路上,总能听见许嘉时的儿童手表嘟嘟响。 儿童手表是许嘉时四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送的礼物。 当时陶幼心见了喜欢,隔天就让妈妈带她买了块同品牌的手表。回到小区,她欢欢喜喜跑去找许嘉时:“哥哥,扫一扫。” 手表就像新玩具,陶幼心爱不释手,挨个给大家打电话。她嘴巴甜,不管谁接到都被甜言蜜语哄得哈哈笑,除了许嘉时。 “嘉时哥哥,早上好呀。” “嘉时哥哥,中午好呀,你吃饭了吗?我今年吃了饺子,好香哦,好好吃……” “嘉时哥哥,下午出来玩,我有最新的奥特曼卡唷。” 陶幼心喜欢芭比娃娃也喜欢奥特曼,可这些东西,许嘉时都不感兴趣。 他拒绝了陶幼心的邀请,陶幼心挂断电话。 许嘉时翻开唐诗三百首,回想刚才陶幼心挂得那么干脆,会不会生气了…… 他按亮自己的儿童手表,在联系人页面犹豫。 三分钟后,他的手表电话再次响起,里面传来熟悉又欢快的奶音,以及屏幕上那张粉嘟嘟的脸:“嘉时哥哥,我想你了,你想我吗?” 许嘉时合上书本:“带着你的芭比娃娃和卡,下楼。” 回忆戛然而止。 许嘉时跟着爸妈进入景区。 视频没挂,陶幼心见到了周围的景色,以及小贩手里插满糖葫芦的稻草靶:“哇,嘉时哥哥,你那里好漂亮,好好玩啊。” 许嘉时:“嗯。” 陶幼心:“以后你也带我去吧。” 许嘉时:“好。” 许妈妈低头提醒:“儿子,走路先别打视频了。” 许嘉时抬起胳膊,对着手表说:“我挂了。” 出游的第三天是除夕,陶幼心跟着爸妈回老家,许嘉时的手表安静了一整天。 晚上,爸爸妈妈带着他去看烟花、放烟花,一家人在景点留下合影照。 后来,许嘉时跟着爸妈逛进一家特产商店,里面各种口味的酥糖糕点。 他听见爸妈商量给什么谁谁寄特产,想起陶幼心临走时的话,在店里有模有样地挑起来。 许嘉时选了整整三盒。 一回头,见妈妈正在跟付阿姨打视频:“瑶瑶,你看看这些口味,选两盒我给你带回去。” 付瑶琴不客气地指了蔓越莓,许妈妈顺口问起:“心心呢?” “在外面跟小朋友玩呢。”付瑶琴笑着把镜头移到屋外,“心心,快过来。” 陶幼心以为有什么好事,赶紧跑过来,看到镜头里的许妈妈,热情地打招呼。 许嘉时一步步走到妈妈旁边。 “看到嘉时……”付瑶琴正要提醒她,许嘉时也来了。 外面的小男生扯起嗓门召唤陶幼心:“陶幼心快来,小火车要开了。” 陶幼心扭头就跑:“康康哥哥,等我。” 陶幼心在付瑶琴的手机镜头中跑远,跟院里的男生玩在一起。 等付瑶琴拉回视线,许嘉时的身影已经消失。 在两位妈妈通话时,许嘉时抱起三盒不同口味的点心放回原位。 他回头,只见爸爸抄手站在妈妈身侧,默默看着他的举动,嘴角挂着了然于心的弧度。 许嘉时撇开眼,不跟爸爸对视。 后来妈妈特意问他:“你要不要自己给心心选份礼物啊?” 许嘉时戴起羽绒服后的帽子,小手揣兜:“不要。” 耳边,隐隐传来爸妈的调侃。 “儿子这脾气真是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嗯,随我。” 第4章 ◎许嘉时笑了◎ 3月2日晴 我没告诉陶幼心,她跳舞的时候像摇摆不停的小鸭子。 旅游结束,由于许妈妈带了很多东西回去,陶幼心根本没察觉大人送来的礼物跟许嘉时单独送有什么不同。 她全然忘记叫许嘉时带礼物的事,直到许嘉时往她手里塞了一片金叶子。 陶幼心好奇:“这是什么?” 许嘉时回答:“书签,看书用的。” 一听见跟书有关,陶幼心头都大了,顿时递回去:“不要不要。” 她讨厌看书,才不需要什么书签。 许嘉时捏着金色叶形书签:“这是给你的礼物。” 陶幼心试探性问:“可以换个礼物吗?” 许嘉时一口回绝:“不行,只有这个。” “那我不要礼物。”宁可放弃,也不想看书。 “不行,这是专门给你买的。”许嘉时帅气的小脸写满认真,不容拒绝。 最终,陶幼心万分为难地收下这份不合心意的手信:“那,那好吧。” 她想,下次再也不要嘉时哥哥带礼物了。 看到陶幼心满脸愁容,许嘉时这才决定原谅她不打招呼的事。 寒假在欢乐声中结束,迎来新的一学期。 春季开学,老师抽问小朋友们都写了什么日记,有人回答豆芽,有人回答家里种的花。 轮到陶幼心时,陶幼心晃晃悠悠站起:“我写了爸爸养的乌龟,我们家的乌龟太能吃了,我去喂他,他没吃饱,差点咬我手手,幸亏我……” 小嘴叭叭不停,最后连老师都受不住,笑着说:“那你以后要小心点,别被咬到咯。” 为防陶幼心滔滔不绝,李老师主动点名不爱说话的许嘉时:“嘉时,你观察的什么呢?” 许嘉时:“青梅。” 李老师一下子想到青油油的梅子,这倒是不常见,不愧是高智商小孩,观察的东西都这么与众不同。 直到一学期结束,李老师看到小盆友们交上来的日记本才发现,此青梅非彼青梅。 所有人都不知道的是,许嘉时的观察日记也没有在一学期后截止。 两个月后,他们终于成为大班小朋友。 一年后,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又变成戴红领巾的小学生。 陶幼心对新校园生活充满期待,甚至在开学前一晚,让妈妈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