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线,然后用水冲洗干净,剥掉鱼皮,涮成了鱼片。 等他回过神,挺大的鲤鱼只剩下鱼头和鱼刺排。 “哇!涛子叔,你可以啊!”李涛惊叹,这手艺,必须得赞一个!他姥娘家住在江边,他娘处理鱼都没涛子叔利落。 “这算什么,等会让你尝尝我的手艺。不过事先说明,想吃重口肯定不行,只能尝个鲜香。”程涛端着盆去了厨屋。 他昨天已经看过了,家里还有一把小葱,两颗蒜头,另外猪油、盐、酱油还有直接用花椒轧成的花椒面,再加上墙边咸菜缸里的酸白菜和酸豆角。 虽然调料和调味品少的可怜,但能做出味道。 说干就干,程涛先往鱼片里打了一个鸡蛋清,又加盐和花椒粉,抓拌均匀。 然后往锅里添了几瓢水,点火,添柴。等火旺起来,他从咸菜缸里捞出一把酸白菜,洗干净,切成丝,又把葱蒜切成片。 这时候,把烧开的水盛到盆里。刷锅,加入两勺猪油。 现在,农村食用油无外乎大豆油、菜籽油和猪油,这年头油是稀罕物,难得离了又不行,从而愈发金贵。程涛很少吃猪油,不过锅一热,啥油都一样。 昨天他拿来浇酸豆角,也挺香。 油热,放葱姜,下酸白菜翻炒。差不多的时候把开水倒进去,连着鱼头和鱼骨排一起煮。 家里没有馍馍,程涛找出面粉,白面黄面混合和成团,在锅沿贴了一圈巴掌大的饼子。 盖上锅盖,小火焖炖。等鱼汤渐渐变成白色,把鱼片逐片下到锅里。 添了把柴,程涛去外面叫人吃饭,却没看见人影。 正疑惑,就看他们从大门外进来了。 “涛子叔,不能白吃你的,这是我和传杰的干粮。”李顺晃晃手里的布袋。 程涛没说拒绝,他把程小墩接过来,“一顿饭可吃不了这么多,你们这是想拿我这里当长期饭馆?” “嘿嘿。”李涛抓抓脑袋,他这不是想着补贴点,没想到传杰也是这么想的,加在一起,看着就有些多了。 程涛让他们进门,“去洗手,就吃饭了。” “好嘞!” 程涛把程小墩放地上,掀开锅盖,鲜香瞬间从锅里窜了出来。 程小墩深吸一口气,“好香啊!” 程涛看鱼片变色,就知道已经熟了。听见小崽儿的感叹,笑了笑:“你传杰哥和小顺哥送了鱼,你才能吃上鱼肉,一会要对他们说谢谢。” “好。” 程涛把锅饼放在馍筐,又把鱼片盛到盆里,四个人一起上桌。 从吃第一口,程传杰和李顺就再没停下来。 这也太好吃了,鱼片鲜嫩滑,鱼汤鲜香,他们都想把舌头咽下去! 推碗,两个大小伙才开始不好意思,刚才还说不能占涛子叔便宜,这还没咋呢,盆都被他们舔干净了,锅饼也一个没剩下。 程涛倒是不在意,看别人吃得香,他食欲也跟着好了不少。 因为不好意思,两人开始忙这忙那,然后被找过来的李顺奶奶提溜着耳朵拉走了。虽然程涛表示他不介意,鱼也是他们送来的,但李奶奶仍然坚持俩人该收拾一顿。 “你看你俩多大脸,恁涛子叔都受伤了,还伺候你们吃喝,越大越没眼色。” “涛子叔做的鱼好吃,我们可做不出来。”李顺低声嘟哝。 “你说啥?”李奶奶大喝一声。 “奶奶,小顺的意思是我们知道错了,在涛子叔伤好之前,我们都只帮忙干活,不吃饭了。”程传杰赶紧开口。 李奶奶这才满意。 看着这一幕,程涛想起了程红秋。他该找个时间去看看她,不知道看到自己受伤,她会是什么反应。 送走三人,程涛带程小墩睡午觉,他的伤需要养着,得多休息。 再次被拍门声吵醒,程涛也是没脾气,看小崽儿迷迷糊糊的要醒不醒,他趿拉上鞋去开门。 刚拿下门栓,大门就被推开了。 一个身穿靛蓝棉布上衣的妇女走进来,直接拽住了程涛的耳朵。 程涛愣住了,根本忘记了躲开。 奶,奶奶? 第12章 有姐疼的弟弟是个宝 程红秋收养程涛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生活的困苦在她面容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让她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沧桑许多。 唯一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被她像宝贝一样收着,程涛还是在收拾遗物的时候仔细打量过。黑白照片和现实重叠,眼前的妇女个头高挑,中短齐发,靛蓝上衣黑裤子,脚上蹬着塑料凉鞋,看着就是个麻利人。 性格更是十几年如一日,一如既往的风风火火。 你见哪家姐姐进门就拽弟弟耳朵的,程红秋就是。 “你能耐了,家里发生这么大事情,你不通知大姐就罢,竟然不想法子给我捎个口信?她孟晓琴不要脸皮,你还能一辈子不见娘姐?”程红秋气急了,话像是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往外蹦。 “姐,二姐,疼疼疼疼疼。”被扯着耳朵,程涛只能随着她的力道摇摇摆摆。 “你还知道疼?”瞥见小弟脑袋上缠着的绷带,程红秋终是松了手,然后又问:“大夫是怎么说的?需不需要去县医院检查一下?” 程涛鼻头一酸,“二姐,现在已经不咋疼了,本来也不严重。” “怎么就不严重了?她倒狠心,要是这一闷棍打巧了,你还能在我跟前站着说话。”再严厉的父母教训孩子,都舍不得打屁股以外的地方,更何况是脑袋,孟晓琴倒是心狠。 想到这里,程红秋咬牙,当初高月兰要把孟晓琴说给小弟,她就不该松口,要不然也不会形成今天的局面。这是小弟没事,要是有事,她怎么跟爹娘交待? 虽然是姐姐,但因为年龄差距高达十岁,程涛几乎可以说是大姐程红春和二姐程红秋带大的。小时候不懂事,程涛还把俩姐喊成娘,感情不是一般姐弟能比的。 爹娘去世的时候,程红春已经出嫁并且即将随军,程红秋也已经和县城运输工订婚,眼看着就要结婚,不过俩人还是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 已经出嫁的姑娘隔三差五回来不现实,但每次回程仓里,但凡知道谁欺负过自家小弟,姐妹俩准要大闹一场。她们闹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和谁吵几句嘴,那是数次把公社领导请到村里来评理。 公社领导被闹的不行,到最后直接下了死命令,无论如何都要好好照顾程涛。他在谁任上出事,谁就负全责。 这是后面程涛在公社和大队得到特殊照顾的原因之一,程家姐妹俩太难缠,当然那些被他们父母救下来的人也发挥了很大作用。 程涛就这样慢慢长大,姐弟感情日益深厚。 分岔点出现在程涛不顾反对娶了孟晓琴之后。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