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到可怕,对亲近人更是十分上心,他是个好孩子。 程涛睡了这么久,屋里还是暖呼的, 就知道外面灶口一整天持续加着柴呢。 程涛无声笑笑,随便披了件单褂就往外走, 果然看到程传阔和他家崽儿正在写字。要说他们俩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现在已经完全体现出来了, 传阔到底年长,在接受新知识方面要优秀太多, 把知识搁脑子里过一圈转化为自己的这一点的能力也很强。 相反,程小墩一直是捡芝麻丢西瓜,跑去追西瓜这边芝麻又洒了的状态。不过他年纪还小,没有定性, 学十存二都算是不错的成果。 程涛走出西间的时候, 就看到程小墩趴在桌子上一边练习写字, 一边“叭叭叭”说个不停, “小阔哥, 你说爸爸什么时候才醒啊?” “不知道。”程传阔专心做着数学题, 头也不抬。 “那小阔哥,你说爸爸醒来之后会给我们做好吃的吗?”程小墩继续问道。 “到晚上该吃饭的时候,你才能吃到下一顿。” “啊?那我现在就有点饿了,咋办?”程小墩讨价还价,他的小肚肚现在都空空的了,想吃饭。 “谁让你不好好吃我给你做的饭的?那可是我最近苦练出来的手艺。”说起这个,程传阔可有话说了,这个小家伙竟然还挑食?平常自己在家的时候,他都是擀杂面面条的,今天这不是看他叔和小墩都回家来了,他专门擀了白面面条给他吃,没想到竟然不受欢迎。 他这么一说,程小墩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他还是选择实话实说:“小阔哥,面条咸,不好吃。” 程传阔当然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他并不胡搅蛮缠,自言自语的嘟哝,“等下次,我跟涛子叔好好学两手。” 他这样说着,想着家里还有没有吃的能给程小墩垫肚子,转头就看到站在西间门口,含笑看着这边的程涛。“叔,你歇好了?” “爸爸,”程小墩利落滑下凳子,跑到程涛身边。 程涛拍拍他的脑袋,抬头看向程传阔,“中午做饭了?有我的吗?” “有,有,我去给你下一碗面条?”他多擀了好些面条,就是留给程涛吃的。 “嗯,去吧,我还真有点饿了。”程涛一边说一边坐下。 程传阔答应一声,去厨屋忙活去了。 “爸爸,小阔哥的面条不好吃,咸。”程小墩跟他爹告状。崽子现在大概还不清楚这已经是背后告人小状的范畴,最好压低声音,就这么大喇喇说出来是不可取的。 程涛扯着他的腮帮子,“有的吃就不错了,今天要不是小阔哥你就要饿肚子了知不知道?你刚有没有跟他说谢谢?” 程小墩摇摇头,“没有。” “那一会要记得说!”程涛命令,然后语重心长:“小阔哥刚开始学做饭,不好吃是正常的,咱们不能要求太高!” 程小墩似懂非懂点头。 不一会儿,程传阔给程涛端来一碗面条,还用了葱花鸡蛋炝锅,看上去就很有食欲。鸡蛋成块,面条软硬适中,味道还算可口,因为程小墩在旁边馋的流口水,程涛拿小碗给他分了两筷子,崽子吃的津津有味。 “不错!”程涛夸奖。 程传阔摆摆手,“叔,你可别夸我了,中午我没掌握好度,小墩刚还说太咸了呢。” “有进步就是好事,我现在夸你,关上一顿什么事。”程涛不以为意。 程传阔咧嘴笑。 一碗热腾腾的面条下肚,程涛感觉好多了。他把锅碗刷干净,然后洗漱,换上厚衣裳,领着程小墩出门去程大江家。 冬天的农村,街上很少能见到人,再加上这两天天气不好,阴冷阴冷的,更是没有什么人上街。除非你专门去人场,就比如大队部、知青点,还有就是妇女主任家,这几个是村里集中干活儿的地方,平常人也很多。 程涛领着程小墩来到程大江家,比平常少花了好些时间。 程大江家并没有关们,程涛推门直接就进去了。如果是以前,就算没锁门,他也要敲敲提醒屋里有人来了,毕竟那时候家里还有嫂子在,他作为小叔子得时刻注意着。 现在,明确知道李盼弟不在家里的情况下,他就没那么多顾忌了,反正他亲哥不会跟他一般见识的。 程大江应该是知道他们已经从省城回来了,看到他进门,只是抬头瞥了一眼,并没有激动或者是其他过度的反应。 “哥,我回来了。” “嗯,”程大江应了一声。 “还有我,还有我,大爷,我也回来了,”程小墩挣脱他爸,小步跑到程大江身边,搂着他大爷的胳膊晃了晃,“大爷,我都想你了。” 说完,就往他大爷身上爬。 程大江对程小墩向来纵容,不仅不阻止,还在他快没力气的时候帮了一把,让他稳稳坐到了自己身上。 “大爷也想你,让我看看瘦了点没。”程大江捧着程小墩的脸蛋仔细打量。 程涛抽抽嘴角,这半个月他吃好喝好的,要是还能瘦就奇了怪了。 “哥,你知道我们回来了,怎么不上家看看去?”程涛从堂屋拖出一个板凳,坐在离程大江不远的地方。 “你们刚回来,正是想好好歇着的时候,我去干啥?和住在你家的三狗子大眼瞪小眼。”程大江没好气的说道,反正歇过来之后总会带孩子来看自己,他着什么急! 程涛“嘿嘿”直笑。 程大江不理他,拿出这几天自己无聊时候做的木头玩具车哄程小墩高兴。 程小墩兴奋的抱着木头车满院子撒欢。 程涛开始和程大江说起自己这趟去省城的见闻和遇到了什么事。 首先,他郑重的告诉程大江,程红秋、他和程小墩的身体都很健康,包括他因为先天性的原因不能受刺激的事情也没瞒着。 “严重不,大夫怎么说?”程大江皱眉看过来。 关于程涛先天不足这件事,整个程仓里就没有不知道的。除了有些碎嘴子在背后说程家这一支子嗣凋零,程涛就不该出生这种说法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更科学、更感人和更有可信度的说法。 毛凤莲本来是战地护士,是正经卫校读出来的,因为战争,她比一般医生做过的手术都多。退伍回乡之后,她就在万福公社卫生室工作,直到一提的是,不是因为万福公社有卫生室,她才有了工作岗位?是因为她需要工作岗位,才有了公社卫生室的存在。 这是公社领导们对她的信任,当然也有压力。就算是怀上程涛之后,毛凤莲也没有歇过,那时候程仓里到万福公社的路可不比现在平整,很长一段时间,毛护士都要住在医务室。 来回的颠簸虽然解决了,该接患者的还是得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