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站书 > 未来科幻 > 全京城都在我这吃瓜 > 分卷阅读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2(1 / 1)

理寺。今日若我因言获罪,多少同僚侧目,又多少人因此惶惶!” 安平公主看着他,微微俯身,香冽的气息弥漫鼻翼,她与这个官员的距离拉近,能细细看到这个官员细长的眼尾,以及因长期通宵而憔悴的眼眶。 她拉近距离看着这个官员,眸中渐多思索。这位官员的情绪逐渐变成紧张,以至于期盼——公主殿下就在他眼前,似乎触手可得。 “你说得有道理,本宫确实不能因为这一句话要你死。”安平公主点了点头。 这个大理寺官员的神情便成了抑制不住的惊喜。几乎就要下拜叩谢了。 ——“可惜啊,你做的,并不只是一句话。来人,杀了。” 安平公主浅淡的一声令下,很快来了个提刀的宫女,还没等这位大理寺官员的尖叫声响起,宫女就已经高高扬起刀,手起刀落—— “啊——” “公主殿下三思!” “万万不可啊!” 随着后知后觉此起彼伏的伏地劝说声,那名大理寺官员的头颅也滴溜溜滚到他们面前。浓重的血腥气迅速弥漫,和着这个官员临死前惊恐而生的腥臭气息,迅速占领整个议事堂。 安平公主带来的宫人早有准备,迅速开窗通气,拿草席滚上这个人的尸体,运出去。血液覆上细细的沙子,接着把迅速变为暗红色的沙子一起扫掉。头颅擦干净,单独放在装满石灰的盒子里,摆在桌子上。最后把剩下溅出来的血点子擦掉。 不消片刻功夫,议事堂就清理完毕。有的人原本吐了,吐的痕迹也被清扫干净,于是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只有一个关得严严实实的盒子昭示着发生过什么。 “刚才被本宫杀的人,正五品大理寺令丞,马安德。收了潼西李家的千两银子,一对美妾,还有一场和吏部侍郎相见的酒局。于是他帮着把潼西李家所有人的罪都一笔勾销。” 在场的人原本有一些难以言明的不安定感,安平公主的话一出,顿时大家都噤声下来,再不敢出声。 安平公主想了一下,一下子还想不起来,索性拿出苏宝珠写的名单,念下去:“被他一笔勾销的罪包括,强占农田,逼良为奴,谋害当地秀才,侵吞修渠款项,贿赂当地通判等,罪同共犯,故以斩立决。另外,潼西李家涉事人员已全数由李六姑娘依律处罚。” 良久的沉默。 沉默里,垂首,忍耐,信服,担忧,恐惧……无数情绪凝练在这沉默中。 终于,有人小心地问道:“但是,没有罪证,罪证已经被烧了。公主殿下真的可以直接把人杀掉吗?” “罪证? ”安平公主笑出声,扬了扬手上的名单,“你们似乎有一点没想明白。本宫没和你们开玩笑,也不是来查案的。” 门口似乎经过不少侍从,不少人的心都漏跳了一下,但安平公主神色如常。 “本宫是来看看,你们为官如何的。因着小苏大人给了一份名单,所以姑且先按这个名单重点查找。” 几个内侍搬来了尘封在仓库的材料文书。接着进来了几个吏员和举人,一躬身后,也不多说,就开始翻阅这些材料。 主簿看着这些一瞬间面露痛苦,想起了之前加班的苦痛。而御史大夫在旁愣住。他确实不爽大理寺很久了,他和自己的朋友抓住的人,总是被大理寺用各种理由减免罪责,甚至除了免官无事发生。 但是,真的就这么把历史的材料都翻出来找吗?这么……认真? 不过想想也是,不管证据是否被烧,查经手案件的判案是否有问题,还是要翻从前的档案。 御史大夫还有些事不关己,只是围观监督的闲暇之意,看着感慨也就罢了。而涉事的官员早就面如金纸,身子都忍不住颤抖了。 “臣愿以公主殿下马首是瞻。” “臣家有老母,不堪此罪……” “公主殿下不知法不责众么!” 开始跪地恳求的,开始发癫怒骂的,开始躺平索性不理会一切外界的。什么样的人都有。 安平公主静静看着这一切,忽然意识到为什么苏宝珠要躲这件事,安心呆在苏府了。 因为苏宝珠不打算展示查抄大理寺,威胁六部自查的力量,更不打算展示一刀杀了臣子威慑大家的力量。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僭越。 而她自己有这种力量,并且她也有能力,有心思,且能名正言顺地来使用这股力量。 安平公主甚至琢磨开了。苏宝珠甚至可能想到了一个可能性:大理寺的官员会在极度恐惧中跪拜求饶,以此来看着,她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她可以声称法不责众,把这些人的财产收割入库,也是一项政绩,保住他们的命和官位,让他们感激涕零,成为助力。 她会这么做吗? 想着苏宝珠详细到每件礼物来源明晰的清单,安平公主摇了摇头。 不仅是这些大理寺官员已经烂到骨子里,非得把所有淤泥都挖干净不可。还有一点。 安平公主心里有一把秤,这所有大理寺官员的价值,在她心中,都不如苏宝珠一个人重。 第72章 第七十二片瓜 大理寺内一片死寂, 只有几个举人和吏官翻阅档案的声音,沙沙沙的响,像是蛇行噬人的声音。 议事堂一片死寂, 因着恐惧, 因着无力, 还因着战栗。 安平公主坐在主位上,托腮看着。不时有宫人和内侍传来新的消息, 带来一些书信。安平公主也十分自如, 一一回应着。 但底下的人, 没一个敢当做出些小马脚的。 大家都逐渐开始承认一件事——安平公主,切实有掌控他们的权力。 令他们胆战心惊, 令他们心悦诚服, 令他们俯首膜拜。 ……像一个真正的君主。 与大理寺的沉默不同, 其他的地方各有各的热闹。 凤台负责总领朝议,与圣上议定国家大事, 敲定旨意。一些寻常循例的事项, 凤台可不必过皇上,直接颁令, 要求六部行事。凤台令又名凤相, 但现今的人更愿意称为左相。 与左相相对的是右相,鸾台令, 负责政令拟稿, 整理收发, 六部九寺诸勋贵有事要上朝禀报时, 往往拟成议题, 先过鸾台。而皇上与凤台定的旨意, 也会过鸾台, 由鸾台负责拟稿修缮以及下发。 鸾台会抽不少翰林院使,作为御用刀笔吏。皇上之前下的罪己诏,就有不少鸾台的润色。 安平公主要求六部自查的令旨过凤鸾二台时,左相意思意思遣人问了皇上一声,以做确认。遣人的人过去时,恰好柳妃送的端茶内侍在为皇上倒茶,于是皇上直接说可以。刚好苏侍郎又来拜访,左相寻思片刻,索性抬手放了。 李废后的那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