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细节需要商议一二。” 迟将军点了点头, 当即遣侍从买单, 他已然往外牵马,带着几个侍从往城外去。 他与司宸娴等人商议的时候,往往是在关下十里之地。司宸娴和他俱身份特殊,有着最基本的疑心,司宸娴不会入城,他也不会出城太远。 当然,最安全的方法是互相递书信。但许多事,用书信沟通是不如见面讨论高效的。 例如他们这一次的规划—— 龙城军要开龙城关,放北狄进入中原抢掠,让北狄好好地在中原发一次财,也再一次加大司宸娴的威望。 北狄要深入中原,威胁京城,以帮助龙城军以“清君侧”的名义要求朝廷处置安平公主。逼迫朝廷处置之后,再起兵“抵御”北狄兵。 于是,龙城军和龙城军身边的人得到了对他们来说更舒适的政治环境,北狄得到了飞来横富,司宸娴得到了更多声望。受伤的只有安平公主而北边一些与草芥也差不了多少的百姓。 当然,受伤的是谁,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 他们这一次自然也是会成功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秘密,而共同的秘密会成为两方最牢固的系带。 这位迟将军去关外的步伐十分轻松,他已经预感到,这一次的商谈会和从前无数次一样,为龙城军带来更多的财富,名望,以及对北疆来说更多的掌控力。 龙城关隘因为长年来往的和谐贸易,隘口的门在白天一般都是开着的。迟将军带着自己的护卫,和其他等在门口的护卫一齐从隘口出去,没有任何阻拦。 大家都习惯了,迟将军时不时会“巡逻”关外治安。因此甚至只是目送着他们出去。有人说迟将军在关外有着相好的女子,他是去私会,不过也只是说说。 迟将军御马五六分钟,就到了约定的地点。 关外十里,是一片山坡,此时已经是冬季,化不开的雪覆盖山坡草地,望着一片坦荡。 司宸娴站在雪地之中,正百无聊赖地挥舞迟家剑法,赤狐皮制成的大红披风在她身后笨重地扬起弧度。一行人的动静传过去后,司宸娴连忙收了剑,朝他们来的方向扬起笑意。 不得不说,司宸娴真的很美,明眸艳唇在雪地中分外夺目,朝他们笑的时候,也富含女子特有的吸引力。 迟将军见着稍稍让马行驶慢些,心下不免也微笑。 硕福长公主终究对迟家念念不忘。迟家之后或许有可能纳她进门。 北狄和迟家现在的关系已经持续太久了,没什么关系是可以永恒的。尤其是北狄,这种异族人,就算首领是燕朝人,也没有长久合作的道理。 迟家和那些从京城出来的人其实已经议定了些许章程:等到清君侧成功,安平公主得到处理,那接着,他们就把关隘一关,对北狄玩一个瓮中捉鳖。 毕竟,只有死人,才会保守秘密。 想到这里,迟将军有些失笑,他如何能想这么许多?还没到那种时候呢,现在尽胡思乱想。 他就要翻身下马,过去和司宸娴一处。 “咻——” 凌厉风声穿透重重寒雾,精准地击中他的胸腹,击碎了他的护心镜,啪嗒一声,几乎把他的胆也击碎了。 马匹惊恐地发出一声,四周的侍从警觉拔刀,要把迟将军护在中间。 然而很快,接连百来枝箭咻咻地飞来,成为近乎夏日暴雨的箭雨,完全没有给迟将军留下躲避的空隙。 侍从纷纷成为刺猬,倒地而亡,迟将军稍微好些,护心镜和软甲挡住了大部分的箭。 然而司宸娴远远站着,还是那副近乎惑人的笑意,远远一拉弓—— 迟将军的思维停滞了,他抬手一摸,额头多了一只箭,有细细的血痕沿着箭流下来。 血一时半会儿流不尽,迟将军缓缓坐到地上,靠着同样被射死的马身,眼睛瞪着,看着。 白茫茫的草地掀出不少绵白羊皮,不少狄人面孔狰狞而兴奋,越过他,冲向关隘。 司宸娴站在狄人这些野兽群的末端,四周是那些狄人冲向关隘的声音,她慢悠悠地走向迟将军,还是那无所谓的笑意。 “只有死人才会保守秘密,你安心去吧——我去京城逛一圈后,会增你死后哀荣的。” 战马嘶吼,仿佛大地都在震颤。无数的北狄奴隶、北狄人,都往龙城关冲去。 迟将军的意识已经近乎彻底恍惚了,他有一种错觉,自己已经看到了北狄人屠尽龙城将领,打开仓库,先是找回被龙城军“暂时保管”的货物,而后是毫无节制的大肆抢夺。 他的迟家,精致的花园被肆意踩踏,仆从奔忙四散,家人子女哀鸿声声,血流汇聚成河。 已经无法阻止了,没人能阻止北狄了。迟家因北狄而兴盛,也因北狄而覆亡。 意识消散前的最后一刻,迟将军禁不住想。 ……如果,他当时听从了文穆公周家递来的信,老老实实和迟家说明厉害,把那几仓库的财宝先上交,站定态度,现在会变成这样吗? 没有如果。 . “……不仅是龙城军精锐全数被歼,狄人甚至在五天内连克三关,现在北边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片坦途,北狄以骑兵为主,不消十天,他们就能冲到京城。” 小朝会上,兵部侍郎简短地汇报了情况。 气氛肃穆,皇上面上还有倦色,听着偏过头,小声问安平公主,“不是说龙城军会反叛吗?” 安平公主回了个很无奈的眼神,一开始她就说会是龙城军反叛,纵容北狄南下,但是父皇好像并不是很能理解。似乎对父皇来说,龙城军反叛,就是会一同举旗。 不过皇上很快就摆摆手,一副不在乎答案的样子,问道:“事已至此,爱卿们有何良策?” 苏宝珠第一次来仅二十来人的小朝会,就面对这种紧急情况,一时好奇,打算听别人都说什 么。 左相拱手道:“硕福长公主从前一直恪守燕朝礼节,护了北疆十多年的和平,此次狄人大举入侵,或许真的是因为龙城军太过分了。如果朝廷出面劝和,应该能请北狄退兵。” 右相提出不同意见:“北狄气势汹汹,来者不善,不能当硕福长公主还是和亲公主了……还是须以柔克刚,以对应北狄为主,劝和为上。” 新上任的吏部尚书,原先的御史大夫有些忧心忡忡:“不论议和与否,都需调天下兵马前来勤王。也不知是否来得及。” 同样是新上任的禁卫长也道:“要做好守城的准备,住城外的百姓需要引导,城墙上要加大排班力度,做好补贴、器材补充等各项事宜。” 代户部尚书听着叹气:“国库刚有充盈,就又要耗费——这也罢了,但是钱不能当饭吃,虽然秋收刚过,但粮食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