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之后,他似乎这才终于想起了一件正事。
不对呀,他来之前的那件事情到现在还没问清楚呢。
于是,杨秋还没来得及离开,蔡邕就已经询问起他一直想要问的那件事。
“将军,你借给我的那些书籍,我近日发现所有的字体竟然都是一模一样,所以这些书籍并非由人抄写而成,对吗?”
这个问题,杨秋先是看了令狐邵一眼,只见令狐邵上前一步开口了。
“蔡先生是想问这些书籍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为何能够做到字体保持一致?”
蔡邕连连点头,此事实在是太过重要了,重要到让蔡邕觉得,似乎这件事情能够给这个世道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初我也曾前往洛阳见过熹平石经,先生所做的事情,千秋万代都会被后人铭记。
而我们杨家军则是将字的反向刻在木板之上,然后再印刷在纸张之上,所以字体都能够保持一致,此种方法我们称之为印刷……”
“原来如此,竟然是这样!吾刚刚竟然未曾想到。”
蔡邕瞬间惊叹不已,他怎么就没想到运用这种方法呢?
其实这根本算不上什么奇妙非凡之事,就如同官员们平日里所使用的印鉴一般。
这本来已经运用在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但是竟然没有人想到用纸张来印刷。
但随即,蔡邕又意识到,真的是没有人想到吗?
其实是因为纸的成本过高,像杨家军这般大量印刷书籍,在汉廷那边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更何况,身为世家大族出身的蔡邕,他瞬间就洞察到了印刷之术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倘若能够大规模地印刷经学典籍,并且还能像杨家军这样开办大量的学堂,教导众人读书习字,那岂不是天底下千千万万的人都能够识字读书了?
这是一件多么冒险的事情,蔡邕不由得震惊地看向了杨秋。
“将军竟欲使天下之人皆读书习字?”
这世上当官的位置只有那么多,若是人人都读书习字,还有谁会愿意种地,谁会愿意做工匠,届时这天下岂不是要大乱?
蔡邕所认为的天下太平,就是人人各司其职,每人都安分守己,在自己所属的阶层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就如同先贤所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般,君要有君的样子,臣要有臣的职责,父要尽父的义务,子要守子的本分,如此各安其位,天下方能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