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第406章(2 / 2)

所以,杨秋几乎在瞬间便决定启动自己的备用计划,设置一个司法院,专门负责修订律法。

毕竟,仅靠荀攸一人肯定是不够的。

所以,当杨秋说出自己要成立一个司法院修订法律,并且让荀攸任职的时候,荀攸其实是有些诧异的。

他虽然确实偏向法家,也觉得应该修订法律来重整一下世道风气。

但他没想到昭王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竟然让他担任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

“大王,攸初至昭国,对昭国上下之事尚不甚明晰。

大王委我以重任,我恐不能即刻做好,我需再仔细了解昭国具体情况。”

荀攸这番谦虚的言语让杨秋想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公达,你莫不是以为修订法律之事一年半载便能做好?此事做个几十年都有可能。

我并非让你在汉律之上修修补补,而是要修订一套全新的法律。这件事情需要极为漫长的时间,也需要极多的人力物力。

公达未来若有这方面的人才,尽可以招揽过来。当然,我知晓公达在兵家之术上亦颇为擅长,所以我对公达的期望不止于此。

眼下暂时无大战,所以公达不如先做此事。”

这一下子,荀攸听出了杨秋的潜台词。

“大王所谓的全新法律,主要是指?”

“乱世当用重典,难道公达觉得这世界上有几个老百姓值得用重典呢?

天下士族、地方豪右、皇亲贵族,他们才是需要用严苛法律限制的人群。

所以此事需考虑周全,公达,做这件事情可是要得罪许多人的。万一修得严苛了,恐怕会有很多人找你麻烦!”

士大夫阶层为什么喜欢讲道德,因为从道德水平来判断人,这里面的操作空间太大了。

但是要用法律条文来限制人,受伤害最大的绝对不是底层百姓,而是中间这群士大夫阶层。

如果在法律上明确限制了他们,并且还制定了严苛的刑法惩罚他们,那一定会让他们很痛苦。

所以没有一定的能力,那最好不要参与修订法律这件事情,因为很有可能会下场凄惨。

“大王这是真的不在意身后事了?”

荀攸自然懂这件事情的危险,他倒也没有惧怕,反而笑问着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名声于我而言只是浮云,毁誉参半才是常态,若人人都夸赞我,那只能证明这条路是错的。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公达,你敢接下这一项重任吗?也许未来千百年后,公达的身后名也会是诸多骂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