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跟在明仪身后的一群仆从战战兢兢地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 为首的刘管事悄悄捏了把汗。 摄政王夫妇素来感情不睦,成亲三年,长公主从未踏足过宜园一步,今次是刘管事头一回与长公主相处。 他早就听闻长公主难伺候,而今看来,这位主的脾气似乎是真不怎么好的样子。 刘管事心中难免有几分忐忑,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得罪了眼前这位祖宗。宜园这份活计,他也是托了人费了好大劲才得来的,全家老小都指望着他,可不能出什么差错。 明仪在宜园转了一圈,眉头深皱:“我觉着这园子需好好修葺一番。” 刘管事忙应道:“殿下说得是,这园子有些年份了,先前王爷吩咐过,若是殿下对园子有什么不满的地方,可着人修缮一二。殿下只管跟老奴说便是。” 明仪面色无波地点了点头。 “这园子里的栏杆、门窗、桌椅都旧成什么样了?这烂木头随手一掰都能拿去当柴烧,全给我换了,换成紫檀木或是黄花梨,堂前的椅子全部嵌上松花石,桌面要漆心的,栏杆上必需雕上像样的纹饰……” “整个后花园就种了这么几株草,不知道的还以为这里是西北荒地呢。给我把这几株草拔了,全换成十两一株的名品牡丹。再请十数专人悉心打理,务必不要让我看见任何枯枝烂叶。” “还有那边的水坑……” “殿下那是青莲池。” “浴盆那么大点地方,也好意思叫池?填了重挖,新池也不必太大,自西向北贯穿宜园便可。池心处可建一座八角凉亭,不至于让池子看着太过单调。池边再装一排水力转动的风扇,以供排解酷暑。” “本宫的衣裳不能堆在仓库发霉,西苑那空着的一排客房全给我拆了,改成储衣房。” …… 刘管事掏出帕子擦了擦额头渗出的汗水。 这、这是修缮一二?差不多快折腾得把整个园子都换了,起码也得花上万两。摄政王把祖宗接回来,怕不是想做散财童子。 “暂就这些吧,其余的容我再想想。”明仪说着,目光朝刘管事看去。 刘管事打了个激灵,生怕明仪一个不高兴要把他也给换了。 明仪盯着他看了会儿:“你这身衣裳也太旧了吧,着实碍眼。我身边的人不能穿旧衣,吩咐下去,请裁缝为府中每人添衣,以后按例每月添一次。” 刘管事愣了愣:“是、是。” “还有,我身边的人不能太磕碜,吩咐下去,园里每人每月工钱多添三成,办事得力的,年节可多领三个月工钱。” 刘管事瞪着眼张了张嘴。 明仪扬了扬眉,瞥他一眼:“怎么?你有不满?” 刘管事忙摆手:“没有,没有。” 每个月都能添新衣,月钱还涨三成,有这么好的事,怎么也得值得喊一句—— “殿下英明!” 谢纾端坐在洗墨堂,隔着一片翠竹林,听见众人齐声高呼“殿下英明”的声音。 未过多久,刘管事带着长长一串清单来了洗墨堂,将明仪觉得住不惯的地方跟谢纾交代了一遍。交代到最后,眼角余光扫了眼正在批奏折的谢纾,声音忽轻了下来。 “这细细算下来,修葺宜园约需一万八千两左右,您先前只吩咐了修缮一二,眼下这花销比原先预想的多了十倍不止。” “另外长公主还以您的名义为自己添了一批的首饰,说是为了彰显您与她之间深厚的夫妻情分,总共两千两。” “这些全都记在您的账上。” “知道了。”谢纾抬指摁了摁跳动的右眼皮,在刘管事递来的清单上批了个“阅”字。 禀完了明仪的事,刘管事说起了接风宴的事。为贺摄政王自西北大捷而归,小皇帝今晚在麟德殿设了场接风宴,宴请群臣贵眷。 “方才宫里来人带话,让您和长公主今晚早些过去。” 谢纾点了下头,问了句:“长公主眼下在何处?” “在长春院。” 长春院,杨柳依依,疏风郎朗。婢女们穿梭在廊下,正忙着收拾行李。 明仪坐在正堂。 宜园的管事婆子梅娘,向明仪递上了一本外皮通红的小册子。 明仪翻开一看,见册子上一个字也没写,不由问道:“这是什么?” “回殿下是房中账。殿下乃是皇女,依照祖制,您与摄政王的同房事宜都得记录成册。成婚头三年,摄政王去了西北,您与摄政王从未同房,故而这册子什么也没记。如今摄政王回来了,这册子也该用起来了。” 因着明仪刚给涨了工钱,且办事得力之人年节还能多得三个月工钱,梅娘答得格外仔细。 明仪:“……” 梅娘笑着道:“依照祖制,每月朔望都得在这册子上记一笔。当然若是夫妻情深,每月多记几笔也是有的。” 谢纾到了长春院,正准备接明仪一道进宫赴宴,走到正堂前,隔着雕花纸窗听见梅娘所言,脚步忽一顿。 未隔多久,又从屋里头传出了明仪的声音。 只听明仪视死如归般地问了句:“那恩爱夫妻一个月要几次?” 谢纾:“……”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4-23 20:32:15~2022-04-24 21:37: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52272923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2272923 6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章 明仪想到如今她和谢纾算是“恩爱”夫妻,犹豫着问了句:“那恩爱夫妻一个月要几次?” “这……”梅娘欲言又止,“听闻平宁侯夫妇恩爱非常,夜夜要水,有一次一晚上要了三回之多。” 平宁侯原是草莽出身,天生神力,因新帝登基得以重用,京中贵眷素来看不上平宁侯的出身,私底下没少取笑议论他家宅中事。说他粗鄙不堪、没有规矩云云。 梅娘自然也听过一耳朵。 可那些贵眷取笑归取笑,心中对平宁侯夫人无不艳羡。夫婿在朝中得用,又对其疼爱有加,家中亦无姬妾婆母之忧。这日子过得太舒坦,难免惹人酸话。 尤其是一些身份贵重,却夫妻不合的贵眷,对平宁侯夫妇最是“嗤之以鼻”。 长公主正好便符合身份贵重,夫妻不合这两点。果然如梅娘所料,在听到平宁侯夫妇夜夜恩爱之后,长公主的脸上露出了一言难尽的神色。 只是梅娘没想到,长公主在露出那番神色后,竟说了句。 “原来三回已经算很多了吗?” 梅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