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1 / 1)

力、疆土领域都超越前任几任帝王。在他统治期间,汉朝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四海咸服,综合国力最为强盛,史称“孝宣之治”。】 接下来一段视频浮现,一个小小的襁褓出现在视频中,幼年惨遭灭门深陷牢狱之灾、童年流落乡野受尽苦楚,少年时恢复皇族身份、由掖庭供养,后来与许氏女成婚俩人情投意合,不久后生下一子,日子虽然平凡,但一家三口也算其乐融融。二十岁时被迎回皇宫坐上皇位,却备受掣肘、大权旁落。 权臣霍光联合诸位大臣上书,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做皇后。 可是,汉宣帝却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诏书:“诏求微时故剑''。(意思是我在地位贫微之时很喜欢一把古剑,现在我十分想念她,你们可有办法帮我把她找回来呢?) 大臣们纷纷揣摩圣意,不禁想到了汉宣帝年少流落民间时所娶的妻子许平君(当时为婕妤),因此力荐许平君入主后宫。 落魄之时曾经用过的一把旧剑尚且如此在意,更何况流落乡野时一起共患难的妻子,于是许平君得以立为皇后,霍光之女霍成君则为婕妤。 要知道,当时霍光权倾朝野,掌握着朝廷的军政大权,而刘询仅有皇帝之名,事事都要听从霍光的安排、绝不敢有丝毫的违抗。可是他却为了许平君敢与霍光对着干,足以看出他对许平君的情意有多深厚,在他心目中纵使有佳丽三千,恐怕也抵不上许平君一人吧。 这就是“故剑情深”典故的由来,这大概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浪漫的诏书。贫贱不相离,富贵亦相知。这道史上最浪漫的诏书,见证的是一位市井贫女与一位尊贵帝王之间最宁静温情也是最旷古绝今的真挚爱情。 可惜好景不长,三年之后,皇后许平君再度怀孕,临产时霍光的妻子霍显派女御医在汤药中投进孕妇禁服的药物,许皇后服用后不久便毒发身亡,年仅十九岁。 汉宣帝十分内疚和悲痛,对临终前的许平君说;你在南园等我。而后他追封爱妻为“恭哀皇后”,并把爱妻葬在了杜陵南园。 南园是他成为皇帝后为自己修建的陵墓,约好了到时他去南园找她。 这就是“南园遗爱”的由来。 第5章 眼里为你下着雨,手里为你打着伞,心里为你撑起天 ◎他颠沛流离,一生受尽苦楚,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想着为百姓撑一把伞。◎ 他虽出身皇族却是戴罪之身,自幼便身陷牢狱,回宫日子也不好过,旁人都对他退避三舍生怕被牵连。只有许平君不嫌弃他,反而常常鼓励他,后来更是与他结为夫妻,两人虽生活困苦却也琴瑟相协。 可如今,她也离开了…… 他终于明白了,原来生命中遇见的每道光都是有时间期限的,时间到了便会离去,只是往后无数个孤独凄冷的黑夜里,再没有懂他的人。 后来,霍成君得偿所愿,她入主后宫成为霍皇后。 直到公元前六十八年,大汉一代权臣霍光去世,不久后霍氏谋反,全族被诛,汉宣帝刘询废黜了皇后霍成君,不久后霍成君自杀。 隐忍多年,他终于为亡妻报仇雪恨,也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他开始施展自己的抱负,大汉帝国在他的治理下,海清河晏、四夷宾服,史称“孝宣中兴”。 后来,在教育太子刘奭治理国家时他说要“王霸结合”,要对大臣们“恩威并施”。可太子刘奭却不大认可,认为应该多重用儒生,他觉得依靠儒家学说来治理天下会更为稳妥、长久。 于是汉宣帝焦急而失望的说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 可由于太子刘奭是嫡长子,其余诸子都是庶出。因此只要太子不犯大错、他就是大汉最名正言顺的继承者。再加上太子是皇后许平君所生的嫡长子,天生就占尽了优势,不但赢得了儒家弟子的认可,也同时得到了朝中诸位大臣的支持。 最终,受“巫蛊事件”连累、从小受人欺凌的汉宣帝没有改立太子,因为废太子的风险实在太大了。 黄龙元年(前四十九年),汉宣帝去世,在位二十五年,享年四十四岁,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 太子刘奭即位,是为汉元帝,元帝登基后,由于自身才能平庸,魄力不足,无法驾驭群臣。自汉元帝始,朝中外戚、儒臣、宦官三股势力相互倾轧。汉元帝之后的汉成帝沉迷酒色、荒废朝政,导致外戚擅政,政事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所掌握。最终,西汉在明争暗斗和无穷无尽的内耗中走向了衰落。直至后来外戚专权,王莽窃夺皇位,灭亡西汉,建立新朝。 汉宣帝一生坎坷,多有不幸。以一个囚徒的身份遭人排挤,受尽欺凌,尝尽了世间辛酸。直到遇到许平君才得到了关爱和尊重,许平君不顾世人的眼光,不嫌弃他囚徒的身份嫁给了他。可自己深深挚爱的人却被霍光的家人害死,两人相亲相爱却最终阴阳相隔,与君相伴到老的誓言终究没有做到。 大抵是自小流落民间、体会百姓疾苦的缘故,汉宣帝深知百姓疾苦,称帝后决心为人民谋福祉。 他颠沛流离,一生受尽苦楚,生命的最后一刻仍想着为百姓撑一把伞。 幼年失孤、少年困苦、青年丧妻,兢兢业业的治理天下几十年,年老体弱时还发现继任者无才无德,可木已成舟,他只能怀着无尽的忧虑去世。 …… 历朝历代都为汉宣帝刘询坎坷的一生而叹息。 汉宣帝刘询位面。 汉宣帝刘询和刚刚还政的权臣霍光面面相觑,皆是面带尴尬。殿中的诸位大臣的脸上也笑意尽失,神色凝重。 霍公已经辞去辅政大臣一职,难道陛下也要行狡兔死,走狗烹之举,处置了霍家? 可霍公独揽朝政数十年,从未有僭越之举,若有谋反之意又何必等到今日?若是处置了霍家,陛下难免落下诛杀功臣的骂名,流言猛于虎,人心惶惶也不利于大汉的统治。 殿中一片沉默,似乎连空气都停滞了。 几息后,霍光长跪不起:“请陛下恕罪,拙妻目光短浅竟敢以下犯上、谋害皇后,霍氏族人胆大包天竟行叛逆之举。请陛下治罪。” 汉宣帝刘询沉默片刻,起身走下丹陛将他扶起:“霍卿是霍卿,另妻是另妻,霍卿于社稷有功,而另妻与霍氏一族如今也未有谋逆之举,霍卿不必请罪。只望霍卿今后要约束好族人,若真如仙家盘点中所说——谋逆犯上,朕也留不得他们了。” 霍光心神大定,连忙应到:“多谢陛下宽宏大量。臣必定会对拙妻和族人严加管教,若还有心怀不轨之人,臣必定亲手处置了这些祸端。” 霍光理政数十年,汉宣帝刘询知晓他为人刚正,尽职尽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