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2(1 / 1)

防御。可赵光义性情急躁,为求速胜,就屡次攻城。导致宋军每天都伤亡颇大,但依然攻不下幽州城。” 辽国承天太后:“后来辽国的十万援军抵达,赵光义分兵三部,为了鼓舞士气亲自率军攻击。于是在高粱河这个地方,两军对峙,那时你们宋军也不弱,奋起余威拼死作战,一举伤了我们辽国的主将耶律休哥,辽国军队也逐渐不敌。” 辽景宗耶律贤:“关键时刻,身受多处外伤的耶律休哥率领兵马直扑赵光义的中军大帐,赵光义当时就吓坏了,扔下黄罗伞盖就逃跑。赵光义孤身逃命,休哥率兵追杀。在休哥追杀赵光义之时,辽国主力还在逃命,宋军主力还在奋勇追杀,双方都不知道主力军队发生了什么。 后来宋军发觉赵光义不见了,还以为他驾崩了,兵困马乏,本来就已经疲惫不堪的宋军就彻底崩溃了。于是宋军连夜南退,而辽军知道后战局就彻底逆转,宋军都在逃命,辽军都反身追赶,在道路上争相踩踏、逃亡被杀的宋军达数万人。” 辽国宋国王耶律休哥:“当时赵光义惊慌失措慌忙逃跑也与宋朝的将士们失散了。而且他的大腿中了一箭,不能再骑马颠簸,于是他身边的大臣们就找了一辆运粮的破旧驴车,让他坐了上去。我也因身受重伤而不得不坐在战车上指挥追击,但最终没能将他生擒。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我乘坐的可是马车,怎么会追不上一个驾着破旧驴车、腿上中箭的瘸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赵光义,这就是你收复燕云的光辉战绩?!就这,还好意思说自己至少和辽国战斗过?! ” 宋太宗赵光义:“……胡言乱语!史书上并未记载此事。我虽然兵败,但……” 赵德昭:“我记得大宋发觉赵光义失踪,都以为他驾崩了。大臣们商议后决定立我为皇帝,结果赵光义逃命归来,连忙写下圣旨表示自己还活着,这才终止了这一场闹剧。” 辽国承天太后:“你们宋人的《宋史》没记载,可我们辽人的《辽史.耶律休哥传》里清清楚楚的地记载着:“明旦,宋主遁去,休哥以创不能骑,轻车追至涿州,不及而还。”(注1)用不用我解释解释这是何意?而且耶律休哥本人也再此,你不妨与他当面对质?!” 辽国宋国王耶律休哥:“嗯?!” 宋太宗赵光义:“……”听我说,谢谢你。 宋太宗位面。 赵光义看着眼前的屏幕,神色难堪,他感觉自己已经痊愈的大腿又开始隐隐作痛。辽国萧太后?宋国王耶律休哥?真是害人不浅! 还有这个德昭,连二叔都不叫了,一点儿也不维护自己,害得自己丢尽了面皮。竖子不足与谋! 我丢脸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乘坐驴车逃命,难道你和大哥就不被耻笑、脸上就有光了吗? 而此时,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发现了问题: 始皇帝嬴政:“燕云十六州?” 汉武帝刘彻:“北方无屏障?” 隋文帝杨坚:“这么说来,宋朝的国土面积……” 唐太宗李世民:“宋朝蒙古灭亡了。@元世祖忽必烈,是你们灭的宋?” 元世祖忽必烈:“准确来说,是我灭的南宋,统一全国。可把我厉害死了,叉会儿腰JPG” 赵匡胤、赵光义:“!!灭我家国、夺我基业,此仇不共戴天!” 元世祖忽必烈:“@宋太祖赵匡胤,你自己不也说了么,这天下能者居之。可赵昺这个小毛孩资质平庸守不住江山,又能怪谁?还有谁?jpg.” 十全宝宝弘历:“@元世祖忽必烈,为何你可以发图片?” 洪武大帝朱元璋:“@元世祖忽必烈,宋末帝还真未必平庸。当时崖山海战兵败,宰相陆秀夫跪地落泪道:“大厦将倾,无力回天。臣要投海殉国,陛下可愿同往,以全名节呼?小皇帝赵昺才八岁虽然声音稚嫩可语气却极为坚定:“十万军民共赴国难,国之将亡,朕虽年幼,亦不愿苟活于世!” 然后陆秀夫背起小皇帝,手捧传国玉玺,君臣二人投海自尽。诸随行的后妃、大臣、士兵、以及跟随的百姓们不愿被蒙元统治,听闻皇帝自尽后,十万人纷纷追随壮烈殉国。可悲可叹啊!” 永乐帝朱棣:“不错,一提起宋朝,就感觉整个赵宋都处于软弱挨打的地位,军事屡屡失败、连年岁币,签订盟约,仿佛从来就没刚硬过,尤其是“靖康”之耻,已经深深的融入汉人的血脉之中。可谁能想到,最终竟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保留了宋朝最后的尊严。” 明仁宗朱高炽:“宋末帝虽然兵败自杀,南宋虽然国灭,但输得悲壮惨烈。大宋军民以身殉国的节烈之气,展现了士兵和百姓们的爱国之心,他们忠贞不渝、宁死不屈的气节让人钦佩不已。” 钱谦益:“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元世祖忽必烈:“这和你们明朝有何关系?反正最终是我统一了华夏。@十全宝宝弘历,评论框旁边有个特殊符号,打开后就有许多图片。另外,你能不能把名字改回来?都多大大人了,还整天宝宝、宝宝的,烦不烦啊?” 大清,乾隆位面。 乾隆皇帝骂骂咧咧的把名称改了回来,可他心里还是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好好忽必烈刺激一番:“@元世祖忽必烈,谁说和明朝没关系?朱元璋是抗元英雄之后,祖先是宋兵,还参加过崖山海战。祖先是抗元宋兵,百年后后人推翻元朝统治,啧啧啧,人家这抗元之心,代代相传啊!大拇指JPG.” 元世祖忽必烈:…… 大宋。 赵匡胤深深地凝视着“南宋国灭”几个字,沉默许久,怅然若失。 宋太·祖赵匡胤:“是个好孩子,只可惜非我血脉。” 雍正皇帝:“赵匡胤,那你可就说错了。赵宋18帝,分北宋和南宋。北宋除了你都是赵光义和他的子孙,后来他有两个后裔带着皇族宗室去雪乡游历,此后一去不复返。而后南宋建立,南宋除了开国皇帝赵构以外,都是你的子孙,你和赵二一人一半,真是天意啊。斜眼笑jpg.” 宋太宗赵光义:“这两人是怎么搞的?燕云十六州收复了吗?大宋统一全国了吗?身为皇帝不思进取,反而整日想着游历,枉为一国之君!!” 宋太·祖赵匡胤:“北宋、南宋?我有一个疑问,他们是自愿游历?还是被迫游历?” 康熙皇帝:“不愧是开国皇帝,眼光果真敏锐。徽宗、钦宗是亡国之君,自然是作为俘虏去往金人的雪乡。啧啧啧,还头裹帕头、袒露上身、披上羊皮,如羊一样,被金人用绳索牵引着行了“牵羊礼”啊,为历代帝王耻辱之最。没眼看jpg.” 经过康熙皇帝这一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