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在我朝编修的史书中,死于大火中的不是建文帝,只是他的皇后马氏,他则不知所踪,有人说是从地道中逃亡出去。而朱棣撒了谎,谎称他已经死了。” 雍正:“连崇祯帝朱由检都表示:建文无陵,从何处祭?若是尸体不确定,那自然没有陵墓。” 康熙:“我还听说郑和下西洋宣扬国威并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的目的就是追寻朱允炆的下落,害怕他在海外收拢势力卷土重来。” 郑和:“啊?……这西洋宣扬国威的事儿,怎么能说是去追建文君呢?” 朱允炆:“建文君?” 雍正@朱允炆:“就是你失踪后,朱棣将你去帝号,改称建文君。” 朱元璋:“……” 朱标:“……” 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和朱标面面相觑,根据清朝这几个皇帝的说辞,也确实找不到朱棣杀害朱允炆的证据。 如此一来,众人心中也好受了一些。 朱标:“那允炆又进行了哪些改革,究竟是好是坏?” 朱高炽:“朱允炆一改□□时期的重武轻文,优待儒家文官,放宽刑罚,平反冤案。但是,他是儒家思想的忠实信徒,所以在方孝孺的建议下,他锐意复古,试图恢复早已被历史所抛弃的井田制,又盲目追崇周礼,屡次对大量的官名、宫名等进行毫无意义的更改。甚至直言不行井田,不足以行仁义。” 刘秀@王莽:“这操作不能说和你别无二致,只能说是一模一样。” 商鞅:“我在秦国推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实在没想到后世还有人逆行倒施?” 王莽:“……” 朱标:“……,所以,允炆的政绩就是胡乱改革,无故削藩?” 康熙:“倒也不是,他的主要政绩是逼死叔父。滑稽jpg.” 朱元璋:“……” 朱允炆:“……” 大明。 朱元璋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允炆输得不冤啊。 这井田制是两千多年前周朝时期的田亩制度,一直被儒家所推崇,直到秦国的商鞅废除了井田制。 而到了西汉末年王莽篡汉的时候,自诩大儒的王莽就曾经恢复过井田制,田租几乎都流向了贵族的腰包里,百姓贫苦、国库也日渐空虚。 王莽也因倒行逆施,胡乱改革的恶劣影响而亡国。 朱元璋眉头皱的可以夹死一只苍蝇,他也想不通,有王莽的前车之鉴,朱允炆为什么还要实行井田制? 他想起自己曾经无意中摸了一下朱允炆的后脑勺,然后发现这位长孙的后枕骨上有块软骨,或者说有块空洞。 他捋着胡子暗自寻思,难道说这孩子真的脑袋有问题? 他抬头瞄了一眼长子,嘴巴开开合合,到底没忍心告诉他这个真相。 可他心里却有了别的想法,要是朱允文再这么胡乱改革下去,大明迟早要出事儿,说不定就得二世而亡。 而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确是实实在在的挽救了大明。 这一刻他对出朱棣篡位自立、造反称帝的行为也没之前那样抵触了,老四可是挽救了大明呢! 看着大家都在积极补充朱允炆的光辉政绩,柳洹无奈的笑了笑,这朱允炆简直让人无语。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朱棣登基后的所作所为,看看他和朱允炆两人,谁才适合作明太宗。】 【朱棣在位期间,一改朱元璋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的先例,逐渐设立了内阁制度。这项制度既避免了因为皇帝昏庸无能、享乐怠政而导致政府不能顺利运行的窘迫,又避免了由于皇帝乾纲独断、一意孤行而带来的无法挽回的损失。这是一项极具政治意义的创举!】 【更为人所称道的是,对于大明朝来说,最大的外患威胁是北方的蒙古各部。为了保证边防稳固,就必须驻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积,又很容易尾大不掉拥兵叛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选择“天子守国门”,他迁都北平,将中央政府定在边境线上,有效的管理和控制王朝的边防。从此内外合一,开创了“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的先例。】 【文治方面,他继续实行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还修编《永乐大典》这一旷世奇书,整理了从先秦到明朝的文献资料,收录入其中的图书均未进行删改,完全没有任何美化和篡改。这是一部集华夏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也是世界公认的一部大型百科全书。】 【武功方面,他五次亲征漠北,派兵攻占安南;积极经营边疆,又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于西北设置哈密卫,在西南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对南海地区积极经营,对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五出蒙古,三犁虏庭。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封狼居胥、打到斡南河的皇帝,永乐年间明朝版图最为广阔,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 刘邦:“乖乖!封狼居胥?!” 刘彻:“我何时能得一猛将,祝我扫平匈奴,一统大漠?羡慕gif.” 杨坚:“这武功确实厉害,竟然能以皇帝之身封狼居胥。一个字,绝!gif.” 李世民:“我也觉得。不过@刘彻,得一猛将?小了,格局小了?若真只有一员猛将,只怕你会后悔的哭爹喊娘!” 嬴政、刘彻@李世民:“此话怎讲?得一员猛将怎么还会后悔?” 嬴政和刘彻根本不明白李世民的意思,能得一员猛将镇守边关,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呀,怎么还会后悔呢? 刘询:“因为我曾爷爷有两员猛将,卫青和霍去病,一位是我曾奶奶卫子夫的弟弟,一位是她的亲外甥。” 赵匡胤:“我知道我知道,这两位一位龙城之战、收复河套,一位封狼居胥,打的漠北无王廷!合称大汉双璧,堪称史上最豪华的嫁妆!” 刘弗陵@赵匡胤:“还不止呢。我和病已的辅政大臣霍光与冠军侯霍去病是兄弟,因此,孝武卫皇后总共带来了三位陪嫁!” 刘恒:“嘶~,真是个好嫁,咳咳,好皇后啊。恐怖如斯!gif.” 刘启:“要是我的皇后也有这样的嫁妆,又何至于诛晁错?” 王志:…… 汉高祖位面。 刘邦捋着胡子,呼吸急促。 史上最豪华的嫁妆?扫平匈奴? 这不是为自己洗刷了白登山之耻么? 他不由得看向吕后:瞧瞧人家这嫁妆。 两人夫妻数十年,吕后一眼就猜中了他的心思,当即没好气道:“怎的,羡慕了?你创业之初,我吕家也对你多番资助,我的兄弟也为你冲锋陷阵,驰骋沙场,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倒想问问你,那戚姬的家族兄弟又帮了你什么?” “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