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大宋的开国之路, 难道真的是天不佑宋? 如此大事若是传扬出去,只会动摇民意,令百姓人心惶惶,对大宋来说无异于灭顶之灾! 可转念一想,不可能! 天命在我,苍天必佑大宋! 他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无视了柴荣的讥讽。 自己正是严格按照种植手册上的方法来培育秧苗的,可为何会如此? 难道是下面的人阳奉阴违没有好生培育,这才误了他的大事? 真是一群蠢蠹之物! 反而连累他背了黑锅! 虽然他认为此事与自己无关,可难保百姓们不会相信柴荣的话。 此时此刻他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柳洹身上,希望她能够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不然这天不佑宋之说只怕要深入人心,立刻引起百姓的不满了。 柳洹:…… 得了吧,即使你得了奖励,也依然专注于书法和绘画。 这一个个的,真是普通且自信! 柳洹@赵匡胤:“与天命无关。由于各个朝代的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时间流速也随之发生变化。秦汉:隋唐:宋元:明清:现代=10:7:5:3:1,也就是说,大宋过去了5天,而大汉已经过去了10天了。” 呼~ 赵匡胤松了一口气,与天命无关就好,他真怕这后辈说农作物不发芽是因为他的问题。 不过…… 嬴政:“时间流速?又学到了一个新词!” 刘彻:“好神奇,在我们看来时间明明是一样的,可没想到时间也有快慢之分。” 杨坚:“原来如此,我就说大秦怎么那么快就造出了自行车?原来是他们的时间走的很快。” 看着那一片生机勃勃的秧苗,历朝历代的百姓心中难免生起一股对生活的憧憬。 有了高产的作物,大家再也不用忍饥挨饿,这日子也有了盼头。 …… 第二天,柳洹按时起床,打开电脑,今天照常盘点。 【“历史十大帝王——第六名” 在华夏民族五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前后出现了83个王朝,共计559个帝王,其中包括397个“帝”和162个“王”。但颇有建树又极具争议的,非他莫属!】 【他的一生,跌宕起伏、波澜壮阔,险象环生、堪称传奇。 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既平稳的延续了历任皇帝的辉煌基业,又为下一个盛世的来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执政的过程中虽然任用了一些酷吏来排除异己,但他赏罚分明,明察善断,不问出身,选拔了一批杰出人才,成为朝堂的中流砥柱。又继承了唐太宗的怀柔政策和“降则抚之,叛则讨之”的政治策略,对吐蕃、契丹、突厥等国家的侵扰和叛乱,采取抵抗、讨伐的方式,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文治上:他重创了门阀士族,又推行均田制,减免赋税、七州移民,薄赋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经营屯田。还编写农书《兆人本业》,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有效缓解了逃户问题。 并完善科举制,创立了自荐、试官、殿试和武举制度,下令九品以上民吏及百年自举。使很多出生贫寒的有识之才能够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推动了人才的流通。她知人善用,独具慧眼的选出狄仁杰、姚崇和宋璟等优秀人才,为开元盛世储备了贤相能人。】 画面一闪,一个模糊的身影高坐朝堂之上,在他执政期间,政通人和、国家蒸蒸日上,粮食产量提高、百姓安居乐业。 看到这里,部分皇帝们已经心中了然。 朱元璋:“狄仁杰、姚崇?我知道是谁了。” 康熙:“殿试、武举?无疑是那一位了!” 李隆基:“我也知道,乱我家者!哼!” 武则天(女帝)@李隆基:“怎么,三孙子你有意见?” 李隆基:“……” 看着这祖孙俩的对话,人们不禁冒出一个不可思议的答案: 李治@武则天(女帝):“阿武,你就是这位皇帝?” 李旦@李治:“完全对的上。除了陛下,别无旁人。” 这一下,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个三位李唐的历代先帝都双目炯炯的盯着屏幕,想看看这武则天有什么功业,竟然也能够上榜? 而历朝历代的人们也瞪大了眼睛,也想知道这位千古女帝究竟有何实力?竟然越过诸多男性皇帝登上帝王排行榜? 而有些男性皇帝更是不服,甚至安排文武百官一起讨论,若是武则天的功绩不足以服众,他们就打算好好的挑挑刺儿! 如果说,汉宣帝文治武功俱佳,在位期间的治国理政比大部分的皇帝都要强,入选第十名,大家也毫无异议。 而第九名的赵匡胤,虽然有些忘恩负义,但人家征伐乱世、结束唐末以来的分裂割据政权,又有开国之功。在治国安民方面,也算是可圈可点。 除了后周皇族对赵匡胤这个“乱臣贼子”有意见以外,大部分人还是认可他的功绩的。 第八名的李治也很了不得,打下了了华夏千年以来最大的疆土,开疆拓土之功颇为惊人,文治也不错,大家都心服口服。 第七名朱棣更是五征漠北、七下西洋,眼光独到、四海臣服,单就封狼居胥的功业和航海先驱的称号就足以服众。 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只入选个第七名太委屈朱棣了,他的位次还可以再往前几名升一升。 但是这个后辈竟然把武则天一个女人评为了第六名,排在朱棣、李治之上,这实在太过分了? 一个女人,强势的抢夺了儿子的江山,废子自立当了十几年的皇帝,本来就已经让天下所有男儿心生恼怒、面上无光了,你还敢将她排到第六? 虽然你也是个女子,偏袒她一些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是也不能如此离谱,她的功绩实在是难以服众! 看到武则天的文治,部分男性皇帝们显得很不以为然。 赵祯:“啊?她治国理政还可以,可武德……,实在拿不出手。” 朱厚熜:“一个丟疆弃土的女人还能被评为明君,排在我们家成祖之上?这个后辈是个无脑吹!” 李隆基:“虽然皇祖母文治尚可,最后也把国家大权交还给了我们李唐,但是她位列第六明君,你这后辈是不是太偏爱她了?如果是这样,那朕也可以入选!” …… 这一刻,一部分男性皇帝们愤愤不平,自觉功绩比武则天还大。 等着吧,她丢了大唐一半的疆土,就这武功,也能上榜? 你就吹吧!看你一会儿怎么收场! 柳洹对这些疑问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一切等盘点完武则天的武功再说。 等完全了解到她的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