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孙子和孙媳妇都是皇帝,还好孙媳妇功绩斐然,又还政于李唐,我接受、我可以。 可现在,这个叫李隆基的,他的治国举措实在令人难以理解。 接连的打击让他几乎承受不住,一想到李唐将亡,他的心中就有一片冰凉、欲哭无泪。 累了,毁灭吧。 这一刻,他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奢侈败家的乾隆皇帝会说李隆基和他没什么两样。 呵,这两人真是同行中的卧龙凤雏!可以在败家皇帝排行榜上一决雌雄! 作者有话说: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十二月辛亥,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号曰万象神宫,宴赐君臣,赦天下,纵民入观。” 《旧唐书·礼仪志》:“自明堂成后,纵东都妇人及诸州父老入观,兼赐酒食。” 《太平御览·礼仪部·卷十二》:“自明堂成后,纵神都妇人及诸州老人入观,兼赐酒食。” 第42章 为什么是7?因为6死了! ◎朱元璋@杨坚:“你怎么划的重点?重点是谁更高科技吗?我就想问问,位◎ 李渊@李隆基:“这个节度使制度, 你是认真的?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给节度使这么大的权利?是觉得李唐江山太安稳了吗?” 李世民@李隆基:“你是怎么想的?让地方官员全权掌握所辖的军队、不用兵符随时调动,税收也不经过中央政府, 直接就地获取钱粮供应?!真是活久见!” 李治@李隆基:“愚蠢!你这个三孙子!我还以为你有多通天彻地的本事,敢跟你祖母逞口舌之快。“安史之乱”?原来这就是你的功绩?果真是不同凡响!” 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终于平复了心情, 他反复浏览着“安史之乱”四个大字, 再细细一想, 心中突然生起一阵惊恐。 不好!安禄山的权利竟如此之大! 他现在才回过神儿来, 顿时极为慌乱,地方势力做大对大唐极其不利。 真是该死! 当初给安禄山封官的时候怎么就跟鬼迷心窍了似的,如今才想起不对劲儿了? 可如今怎么办? 而安禄山, 他真的会起兵反唐吗? 他回忆着安禄山那壮硕的身形,这是一个淳朴、憨厚的胡人, 还认了贵妃为他的义母, 那自己就是他的义父。 而且他每次进朝之前都会先来拜见贵妃以示忠诚,这样简单老实的人怎么会叛乱? 如果安禄山叛唐, 那岂不是说明我错了,我可是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明君,怎么可能会错! 难道是李亨在胡说? 对,一定是这样!安禄山怎么可能会叛唐呢? 而另一边, 这个话匣子打开后,唐肃宗李亨父子俩也想发发牢骚。 李亨:“安史之乱的第一年, 也未必不能平定叛乱,可我父皇却在军事决策上连番失误,导致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前线溃败, 他不思反省, 反而听信谗言, 处死了带兵打仗的的高仙芝、封常清将军。我不李姐gif.” 李豫:“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都已经提出建议:潼关出师,有战必败。可他非是不听啊!派使者屡次催促重病缠身的哥舒翰出潼关决战,导致哥舒翰被俘虏,叛军也引兵西进,攻下潼关。 这个祖宗用一番世人看不懂的谜之操作,亲手掐灭了大唐翻盘的希望,就这,还好意思享有唐明帝的谥号?我都替他脸红!揣手手gif.” 李隆基:…… 一派胡言! 我是什么谥号,要你管?! 他越想越气,越看越觉得李亨和李豫父子俩心怀叵测。 对!安禄山忠心耿耿,我也不会有错,都是李亨和李豫在蛊惑人心! 我是唐明帝,不可能犯错! 河东。 安禄山正和属下们坐在厅中,憨笑着看着盘点,可看着看着就发现不对劲。 安史之乱,莫非在暗示着什么? 安指的是我安禄山没错了,这个史又是什么意思?安禄山创造的历史? 还不等他想出个所以然来,就感觉四周的光线突然暗了许多。 ?? 转头一看,就发现下属们都离开座位,将他围成一团。 这是做什么? 只见属下们挤眉弄眼的互相使眼色,然后七嘴八舌的说道: “节度使大人,天意难违啊!” “皇帝老儿必然也看了这条视频,事已至此,咱们不如……” “大人,这李亨、李豫都承认了有安史之乱,只怕皇帝也即将调兵遣将对付您呐!” “大人,这皇帝不干正事整天只知道和贵妃玩乐宴饮,依属下看,天命在您……” “噤声!陛下待我不薄,我怎能行如此不忠不义之事?” 安禄山义正辞严的打断了属下的撺掇,好一副忠肝义胆的做派,可他闪烁的眼神却出卖了他的心思。 属下们与安禄山共事多年,自然一眼就看出他的言不由衷。 他亦有反意,只是抹不开面子,缺个台阶和理由罢了。 属下们心知肚明,便再次说道: “大人此言差矣。皇帝和贵妃穷奢极欲,非百姓之福啊!” “不错,这贵妃原本还是皇帝的儿媳,他罔顾人伦、为父不慈,真是天理不容!” “身为孙子,他还把女帝的天枢推倒了,是为不孝。” “皇帝还一日杀三子,是为不仁,此等不孝不仁、□□熏心之辈,有什么资格做皇帝?” “这?” 安禄山还颇为犹豫,显得左右为难:“可贵妃是我的义母,我怎能……” 此话一出,属下们更是当即找好起兵了理由: “大人,这贵妃本是皇子妃却被老皇帝霸占,身为人子,您更应该为母雪耻才对。” “不错,贵妃与寿王感情深厚,如胶似漆,却被皇帝强行安排进了皇宫。世人还说皇帝与贵妃恩爱有加,真是笑话!” “爱情?可笑!即使将贵妃纳入宫中以后,老皇帝依旧没有失去对女色的喜爱,不过多久就派“花鸟使(专为皇帝搜寻民间美女的机构)”前往民间寻找美女。这样的感情也值得歌颂?” “李隆基比杨贵妃年长33岁,早已垂垂老矣,而贵妃的夫君却是风华正茂少年郎,哪有人会放弃年轻力壮的夫君不要,去选择一个年过花甲的老头?” “是极是极。而且贵妃本是寿王的原配正妃,本来就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跟了老皇帝后反而成了妾室。这是奇耻大辱!” 听着属下们各式各样的辩驳,安禄山暗自寻思,这似乎也是个极好的理由,为义母雪耻,师出有名! 于是他马上红着眼眶,面朝京都而跪,俯下头泣涕涟涟:“义母受此大辱,此仇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