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6(1 / 1)

很多字,可等她驾崩后, 这些字中唯一留存下来的, 是汉字“曌”。此字意为日月当空, 普照天下,是她的名,因此才得以流传下去。而她造的其他字都被废了。” 李治@武则天(女帝):“日月当空,普照天下?不愧是阿武,果然好气魄!” ?? 柳洹实在想不通,这有什么可笑话的?人死之后哪能管得了后世之事? 若是你们废除这些的时候她跳出来说不同意,那岂不是更可怕?! 反正就是见不得女帝好,给她添堵呗?真是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膈应人! 柳洹@李隆基:“此言差矣,她的大写数字也流传后世。据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金石文字记》考证,大写数字最早出现在武则天在位时所立的石碑上。除了曌字,在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出现了大写数字,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用于增加涂改帐册的难度,防止官员贪腐。 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在位时(发明)出现,由朱元璋完善并且规范使用,并一直沿用至今,悠长绵延。” 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正默默潜水安静吃瓜呢,没想到一不留神儿话题就扯到自己身上了。 不过,一直沿用到后世? 这咱可没想到! 这是好事儿啊,咱得和大家好好说道说道。 朱元璋:“不错。当时咱在查办重大贪污案“郭桓案”时,发布了一条法令,明确要求记账数字放弃使用简单汉字,改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等复杂的汉字,防范官员们篡改数字以达到贪污腐败的目的。 ” 雍正@李隆基:“大写数字真是防止贪腐的利器,后世都在用。你们废除了只能说你们不能慧眼识珠呗,还好意思说?” 朱棣:“若是他们有那眼光,那里还轮得到我爹?就这还好意思笑话别人,殊不知自己成了笑话。” 武则天(女帝)@李旦:“今天,现在,给我好好的把李隆基揍一顿!” 李旦@武则天(女帝):“儿臣遵旨。一定把这小子打的屁股开花!给他点颜色瞧瞧!” 李隆基:…… 眼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挫武则天风头的理由竟然又失败了,他不仅有些气闷。 好在他还有一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勇敢地接过接力棒: 赵佶:“暂且不说其他。就武则天弑子杀女怎么说?太子李弘为两个获罪的姐姐求情,因而触怒武则天,不久便去世。武则天为了陷害王皇后,掐死了安定公主,虎毒不食子,这般心狠手辣的人怎配上榜?!” 李世民@赵佶:“此话当真!竟有如此,如此……” 杨坚:“私以为此事没那么简单。柳洹怎么可能将这样的人排入榜单?” 李渊@李世民:“老二莫急,且看看柳洹怎么说!” 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平复了心中的恼怒,转头注视着年幼的武则天,反复打量了她好几眼,总觉得她不似这样的人。 且再等等吧,看柳洹怎么说。 亲子尚且如此,旁人又该如何? 若真是狠辣之人,实乃李唐之祸,他断断留不得她! ?? 不会吧,不会吧? 这年头还有人相信武则天弑子杀女嫁祸王皇后? 柳洹也有些不高兴,不就是出了一个女皇帝吗?这些人非要栽赃她,把她的名声毁的一片狼藉。 “唐朝之后人尽皆知,武则天亲手掐死亲生女儿安定公主。可唯独唐朝的人不知道。并且,唐朝的任何一本史书,文案,笔记,墓志铭中,都从未记载这件事! 唐朝的所有文献对安定公主之死都是众口一词:是因病夭折!《唐会要》明确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很明显这是突然暴毙,是自然死亡。 即使是距离武周100多年后的唐宪宗时期成书的《大唐新语》,其中记载了大量唐代历史人物的言行故事,但此书中也没提及武则天杀女之事。 而《旧唐书》是唐朝末代五代十国编写的史书,亦没有推翻安定公主暴毙的记载。只说武则天有可能利用女儿之死嫁祸王皇后,并没有说武则天杀女。 唯独到了几百年后才写成《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说法突然就变了。《新唐书》中说是武则天杀死了自己的女儿,但没说是用什么方法杀的,《资治通鉴》就立即补充说是掐死的,不仅描述的极为生动形象还颇为合情合理。 王皇后被废掉时,安定公主都去世了一年多了!李治在废后时详细列举了王皇后的罪名,其中并没有掐死安定公主这条。 还有,骆宾王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缴》中痛诉了武则天的所有罪行。只要是当时的坊间流言,不管真假骆宾王都会写入,用来攻击武则天。可在这篇专门针对武则天的缴文中,却偏偏没有提到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女儿?这说明什么?说明安定公主的去世根本没有任何流言,就是病死的! 我就问,难道司马光也可以时空穿越?回到了唐高宗时期,亲眼看到了武则天掐死自己的女儿?又或者他们挖坟掘墓,地下考古,又发现了新的史料,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不然怎么比唐朝人还要了解唐朝发生的事?” 赵佶:…… 赵佶@柳洹:“这安定公主的事我说不过你,那太子李弘呢?你怎么说?武则天与萧淑妃有仇,萧淑妃所生的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年过四十却一直囚禁于掖庭、没有成婚。李弘见之就上疏请求释放两位姐姐,并让她们择婿出嫁。而武则天对儿子的“吃里扒外”极为不满,故意将两位公主嫁给了身份低贱的卫士。这件事你怎么说?” 怎么说? 用嘴说,用文字骂你! 柳洹:“太子李弘应该也是病逝。《新唐书》说此时二位公主都已经年过四十,这是胡说,宣城公主墓志铭记载,她时年22岁,大致推算一下,义阳公主不会超过25岁。 而这两位驸马爷也不是普通侍卫,一位是颍州刺史王勖,出身于太原王家,一位是桂州都督权知节的儿子权毅,他爷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嫡系是门阀!两位都出身世家大族,是国公子弟,小公爷!这样的身份配公主还低贱?难不成得配龙子凤孙不成? 而且这两个驸马娶了公主之后,武则天立刻给他们升官,直接升成了四品刺史!要知道,六部尚书才是三品,三省的负责人、位同丞相也才三品!可以说,武则天把这两位公主的婚事安排的极为妥帖。 由此可见,武则天真的对李弘疼爱万分,不愿意伤李弘的心。所以李弘提出了要善待萧淑妃的女儿后,即使武则天与萧淑妃有仇怨,她还是满足儿子的心愿,把两个公主安排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