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总能上榜吧,总有一个适合我。他们就不信了,运气这么差,一个榜单都不能入选! 一时间,部分没有入选榜单的皇帝们都各怀心思,走上歪路,还发散思维点亮了许多乱七八糟的技能。 至于柳洹说的“好好治国,提高文治武功”也被他们抛诸脑后、置若罔闻。 十大帝王榜没戏了,那他们就钻研和当皇帝无关的事儿,只要能入选榜单就行,反正就不干正事拼命折腾。 当然,大部分皇帝都选择听从柳洹的建议,在他们看来,无论是否能穿梭时空,身为皇帝,都要以治国安邦为己任,努力治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才是正道。 不管他们做何想法,入选榜单的刘询、赵匡胤、李治、朱棣都激动万分,被这个大馅饼砸的头晕目眩。 刘询(十大帝王):“真是万万没想到,入选榜单竟有如此多的好处!” 赵匡胤(十大帝王):“那,那怎么购买?我这就去筹措钱财。” 李治(十大帝王):“钱都不是事儿,重要的是能……” 说到这里他微微停顿,看向身旁的武则天。 如今他老了,阿武也日渐沧桑,不复青春年少,有了穿梭符,就能见到年轻时的阿武。 到时候,李唐一个阿武,后世一个阿武,就和照镜子似的,想想都有趣。 而永乐位面。 朱棣也被这个消息砸懵了,他呆坐在龙椅上,双目失神。 朱高炽和朱高煦难得放下心中的芥蒂,两人对视一眼,皆有些不明就里。 良久,朱棣才长叹了一口气,神色悲怆:“我倒是能购买这穿梭符,也得到了去后世的机会,还有几瓶延寿药水,可你娘已经去了,我一个人去后世又有什么意思?” 朱高炽兄弟三人这才恍然大悟,父皇这是想起他们的生母、自己的发妻了。 作者有话说: 第54章 鬼鬼!莫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他们长这么大,何曾见皇帝对自己如此客气?何曾见过他们向普通百◎ 提起生母, 兄弟三人也不知该如何劝慰,可他们知道父皇和母后鹣鲽情深、风风雨雨几十年,母后在父皇心中分量颇重。 因此,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能被父皇看重的机会。 三人敛去眼里的精光, 开始各显神通。 朱高煦眼珠子一转, 连忙歌功颂德:“父皇切莫伤悲, 若是母后知晓您有如此功绩, 必定欢喜至极。” 好听话儿都让老二说了,朱高燧只能在心里唾他一口,转而干巴巴的说:“这机会来之不易, 多少皇帝都求而不得,父皇可不能错失良机啊。” 倒是朱高炽挪了挪沉重的身子, 讷讷道:“母后去了, 您才更应该去后世游历一番,百年之后也好将您的所见所闻讲给阿娘听。” 霎时间, 大殿里一片寂静,朱棣微微垂着头,神色难辨。 啊?这…… 身为太子,敢和皇帝提及百年之后?这是赤果果的诅咒! 朱高燧和朱高煦心头一喜, 私以为接下来父皇肯定会勃然大怒,如此一来, 老大的太子之位就要做到头了。 他们竖起耳朵,力求在父皇训斥老大的时候能率先下跪表忠心,甚至, 他们还在暗自思忖, 到时候父皇训斥老大, 我们要不要假惺惺的帮他求情? 当然不是真的求情,而是暗搓搓的火上浇油,力求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才好。 那到底该怎么说呢? 一定要痛哭流涕、言辞恳切,一切都得分毫不差,务必要让父皇看到我们的忠心和孝顺,才好突出老大的狼子野心。 兄弟二人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还时不时的对视一眼,都视彼此为眼中钉肉中刺,认为从今以后只有对方才是自己最大的阻碍。 就在这时,却听朱棣的声音中略带了几分振奋:“老大说的不错。你母后看不在了,我才更该去看看,以后到了地下也好言之有物。” 啊?竟然同意了? 不是该怪罪老大的僭越和不孝吗? 朱高燧和朱高煦急忙刹住要弯下去的膝盖,脸上可怜巴巴的表情显得既扭曲又滑稽。 这剧本不对! 怎么跟我们想的不一样? 知子莫若父,朱棣一眼就看出两个儿子的心思,一瞬间,他心中刚升起的那点儿喜悦又荡然无存了。 以前当皇子的时候,他总觉得父皇偏心,总想要争一争,可如今自己当了皇帝,看着这些各怀鬼胎的儿子们,他才感到头痛欲裂。 这些都是他的亲儿子,怎么能坐视他们骨肉相残? 他突然意识到,把这兄弟三人都放在京都,是极其不合适的。 身为太子的老大受尽委屈,战战兢兢度日,而老二老三自以为能有一争之力,整日里都睁大眼睛盯着老大的错处,只等着把他拉下马,自己取而代之。 长此以往,再兄弟情深也会被磨灭的一干二净。 或许,玄武门之变就是前车之鉴! 他强压下心中的紧迫感,面无表情的说道:“老大去筹备资金吧,老二老三,若是无事就择日回封地去。” !!! 朱高燧和朱高煦大惊失色,几乎以为自己幻听了。 回封地? 那还有机会继位当皇帝吗? 老大不是朱允炆,他们也比不上父皇,可不是人人都有父皇的运气。 兄弟二人立刻换上一脸的孺慕之情,绞尽脑汁的请朱棣收回成命。 “父皇,可北征还未结束,我怎能……” “母后已经去了,儿臣想在父皇身边尽孝……” 听着两个儿子口是心非的借口,朱棣更是面色不虞:“行了,北征之事暂且搁置,需得从长计议。老子还活的好好的,日常起居有的是人伺候,即使略有不适,也有老大服侍汤药。” “这……”“我” 还不等他们再说什么,朱棣就冷冷的扫视着这两个儿子,神色中带的莫名的意味:“身为藩王,留在京里像什么话?若有要事朕自会召你们回京,到那时,再替朕北征、床前尽孝也不迟。” 听他自称“朕”,朱高燧和朱高煦便知晓,父亲这是以皇帝的身份和他们说话,此时此刻,他们不是父子,而是君臣。 君无戏言! 事已至此,两人也只能苍白着脸色,掩饰住心中的不甘,讷讷称是。 而还未走出大殿的朱高炽却身形一顿,万万没想到父皇为何会突然做此打算。 他还以为,这两个弟弟要在京里待到天长地久呢。 可无论如何,他们回封地也是一件好事,至少他不必再畏手畏脚。 朱棣看着这两个倒霉儿子,心里也一阵厌烦:“行了,你们也退下吧!” 听父皇如此说,朱高燧和朱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