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25(1 / 1)

因为,在他们看来,如今在位的皇帝,不敢说像秦皇汉武那样明察秋毫,可对比其他大宋皇帝来说,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 甚至可以说,是三代皇帝中最有作为的那个。 先且不说其他的,先帝在时曾与西夏交战两次,皆败。可当今皇帝在位时却把西夏按在地上锤。 即使老百姓们嘴上不说,可心里却是对这位皇帝极为满意的。 先帝没能做成功的事,官家却做到了,咱老百姓们可真是挺直了腰杆、扬眉吐气! 可如今,令北宋灭亡的那个宋徽宗真的是他选的吗? 这…… 百姓们半信半疑,可出于对当朝皇帝的信任和爱戴,一时间,倒也没人骂他。 宋神宗位面。 看到自家儿子求告无门的凄惨样儿,赵顼心中又是庆幸又是后怕。 还好我聪明,不然,这会儿该哭的就是我了! 他暗自思忖,为了避免自己挨罚,就只能委屈这个儿子了,一定要快点给他定罪,绝不能拖泥带水。 赵顼越想越觉得有理,他仰头看着天空中巨大的屏幕,惬意的捋了捋和下的胡须。 乖儿子,你别怕,爹下手绝对快准狠,一点疼都不让你受…… 咳咳咳,扯远了! 赵顼的小算盘打的啪啪响,若是不出意外,事情会像他想象中的那样发展。 可是,万万没想到的是,即使他有诸多小心思,也架不住有人冒出来科普: 忽必烈:“这我就得说句公道话了,此事确实和宋哲宗赵煦没有任何关系。哲宗突然病逝,不仅没有留下后裔,更没有指定继承人。这就导致皇位出现了短暂的空缺,然后就只能按照你们赵宋传统的“兄终弟及”来传承宗法、确定下一任皇帝。当时向太后与丞相章惇意见相左各执一词。而最终,向太后选择了端王赵佶为帝。” 看到有人替自己申辩,赵煦差点喜极而泣,他当即长舒了一口气。 赵煦:虽然你最终灭了我们大宋,可是,此时此刻,我真的谢谢你! 可再仔细一看,不对啊! 大大的不对! 赵煦:“怎会如此?我与十三弟赵似是同胞兄弟,论和我的血缘关系,十三弟比赵佶更亲近。即使按照正常的兄终弟及,皇位也不可能轮到赵佶,可为何,最终却是他登基为帝?” 嗯?这个问题…… 乾隆:“我知道,向太后以自己无所出,神宗赵顼诸子皆为庶子。宋哲宗赵煦亲政后提升了生母朱氏的地位,将之与向皇后看齐。如果再让朱氏之子赵似继位,那么就必然会再一次压缩向太后的权利,甚至直接威胁到向氏宫中第一人的地位。而赵佶母亲已经去世,因此向太后选择支持赵佶,两人也算各取所需。” 雍正:“在选择新君时,丞相章惇曾明确指出赵佶“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并用宋神宗对第十三赵似的亲口评价来反驳向太后,但谁知,向太后不听劝阻、一意孤行,执意要立赵佶为帝,正是这一决定彻底将北宋拖入深渊。” 宋神宗位面。 赵顼百脸懵逼,万万没想到竟是这个结果。甩出去的锅又自己跑回来了,躲都躲不掉! 他想破脑袋都没想到,最后竟然是自己的发妻选了赵佶当继承人,而原因,竟然只是为了保住自己在后宫中的地位,竟然是因为如此微不足道理由? 可正是她这一个为了满足自己私欲的举动,却差点儿葬送整个大宋,真是…… 何其可笑!何其可悲! 他的胸膛剧烈的起伏着,脑海中一片……混沌。 赵顼不断的回忆着第十三子赵似的模样,当初,自己是怎么评价他的呢? 良久,他神情恍惚,喃喃自语: 赵顼:“我曾说过,简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无论是按照宗法制度,还是才学和人品,都应该由老十三赵似来继承皇位。即便不是赵似,那也不应该是赵佶。” 第83章 刘彻: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朱元璋@刘彻:“金屋藏娇嘛,这故事老有名了,我们都知道。不过嘛……◎ 赵似与赵煦一母同胞, 即使资质不如赵煦,至少也不会差到哪儿去,总之比那个赵佶不知道强了多少倍! 若是老十三赵似能顺利登基, 也许北宋不会那么快灭亡,也就不会发生靖康之耻, 赵家也不必受人耻笑、被历朝历代所轻视。 可如今, 这一切良好的局面都被向氏破坏了。 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和地位, 为了将朱氏打压下去, 她不顾大臣们的意见,不管赵佶的资质和品性,一意孤行, 执意要立赵佶为帝。 想到这里,赵顼不由得心中悲愤、仰天长啸, 眼中也流出两行热泪: “无知向氏毁我基业!” 宋太·祖位面。 赵匡胤深吸了一口气, 想要压制住心中那奔腾的怒意,可是他越想越气, 心头的怒火根本压制不住。 曾几何时,大宋竟要看一个女子的脸色了? 这向氏自私自利、毫无远见格局,实在可恨! 更何况,他在位时未曾有女子干政之说, 那太后摄政的先例究竟是从谁开始的? 赵匡胤(十大帝王):“是谁开启了大宋女主干政的先河?我就是问问,没别的意思。” 赵恒:……大伯, 你说什么我听不见? 赵祯:我……,偷偷下线。 赵曙:“咳咳,……” 赵顼:“咱们, 还是换个话题吧。” 赵煦:“啊?啊!对对对, 咱们先说说怎么处置向太后吧?” 嗯? 赵匡胤(十大帝王):“行啊, 都不想说!” 看到北宋皇帝们要么支支吾吾,要么顾左右而言他的心虚模样,赵匡胤暗骂一声:没用的东西! 嘿!你们以为自己不说,我就没法子知道? 这也太小瞧我赵匡胤了吧? 赵匡胤(十大帝王):“南宋的皇帝们呢?都给我滚出来!一天天的跟闷嘴儿葫芦似的,连个屁都放不出来!既然他们不说,那就由你们来说!” 看到自家嫡亲先祖的问话,南宋各个位面的皇帝们都叫苦不迭。 因为,和北宋的皇帝们相比,南宋皇帝中能拿的出手的就更没有几个,万一太·祖皇帝询问功绩,这不是上赶着挨骂吗? 一时间,屏幕上稍显寂静,可是,在历朝历代的万众瞩目之下,他们也不能装聋作哑。 再说了,即使他们不现身,也难保有后世皇帝们冒出来科普。 难道,他们要永远做个只看不说的透明人不成? 唉~,也罢,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 赵昚:“在下是您的七世孙,是南宋的第二位皇帝,不肖子孙见过太·祖皇帝。” 赵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